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美術課中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與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發散思維的特點很多,如靈活性、獨特性和流暢性等,能夠促使人產生新的想法,提出適合的多種方法,并能使思考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較多的聯想,它突破了傳統習慣思維的限制,更能得到不同的答案和結論,從而得到身心的發展。著重闡述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關鍵詞:美術課;發散思維;訓練;培養
  發散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它強調運用豐富的聯想和遷移對已知信息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從而形成盡可能多的答案,從中找出最適合的結論。在小學美術的教學活動中,對孩子們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和培養,教師可以為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提供更多的想象發展的空間,以此幫助孩子們開闊眼界、豐富想象、提高興趣、激發創新熱情,形成獨特的思維形式。
  在日常教學中有些老師認為:上美術課時只要讓學生照搬臨摹,依葫蘆畫瓢,最終出幾張畫,課堂上不要出現不和諧的問題就可以了。事實上,課堂并非這樣,這樣的課堂只能培養出類似復印機式的學生,抹殺了孩子們的想象創造思維,對培養他們的個性形成了障礙,因此在美術課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在美術課上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呢?個人總結了幾點,如下:
  一、在教學中要注重“內在圖式”的積累
  何謂“內在圖式”呢?它是指儲存在頭腦中的各種信息、各種表以及概念,“內在圖式”是訓練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的基礎,是學生從事美術活動的原材料,在學生的頭腦中有了豐富而具體的物象,對教師運用發散思維進行美術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我教學生畫《花兒真美麗》的圖畫,首先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觀看有關花的錄像,認識各種各樣的花,說出它們是什么花,各是什么形狀的,又是什么顏色的,從而啟發學生說一說自己還不知道哪些花,最喜歡什么花,它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在孩子們說出花的同時,老師隨手將學生所描繪的花的形象,逐一在PPT上或運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繪畫出來,從而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不同的花,同時也豐富了學生頭腦中的“花兒”的表象,為后期進行創作《花兒真美麗》這幅畫提供了較多的素材,這時學生再做起畫來就輕松多了,畫面也會千姿百態,各有千秋,讓欣賞者仿佛走進了百花園,賞心悅目極了。
  二、培養學生在繪畫時用發散思維去創作想象
  在美術教學中,要想讓孩子們進行創作并不是簡單的事,孩子們一直停留在臨摹階段,已經習慣了,習慣性思維占據了學生的腦海,不想動腦了,這樣一段時間后,孩子們的發散思維就會相對減弱,從而影響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當出示繪畫題目讓學生創作的時候,學生就會覺得很難,無從下手,什么也畫不出來,不如照課本上直接畫簡單省事多了。其實出現這種現象,罪魁禍首就是孩子們長期臨摹的結果,想象力被抹殺了,這樣發展下去,學生只會墨守成規,再也離不開書本、學校,更離不開老師了,將來會一事無成。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們不要急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也不要急著出示作業要求,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去想象,讓他們充分討論、交流,看看誰的想法多,說得更有新意,更加獨特。例如:我在教三年級 《迷彩服》一課時,學生只局限于課本上的幾種動物,不知別的動物身上的斑紋,更不敢想象歸納它們身上的圖案用什么要素去畫。我就適時引導他們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大膽地去想象總結它們身上的斑紋像什么。教師再講解一下制作方法,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想表現的欲望就更強烈了。這時老師就趁熱打鐵,讓孩子們開始動筆繪畫制作。教師再進行講解制作方法后,學生開始制作,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制作完后,教師進行實時點撥,還可以怎么樣進行添加,讓形象更加完美。這時有個學生添加了幾棵高大的樹木,教師給予鼓勵,這樣孩子的發散思維充分調動起來了,使孩子們的畫更加具有創新性,畫面更豐富。
  三、給學生創設多種情境,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一線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以及創作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探索、研究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也會不斷激勵他們去發現、探索、研究、創造,不斷地挖掘自身潛能,奔向屬于自己的成功彼岸。如何創造情境呢?
  在教授《我和我的小伙伴》這課時,學生用自帶的橡皮泥捏出不同姿勢的小伙伴的立體造型,這不但要把握人物的比例,更要了解人物的不同動態,加以不同的面部表情,體現出同學之間的友情,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思維能力,同時也體驗了一把當設計師的滋味。教師根據人物的照片,進行適時講解如何來捏制,如何添加動作以及表情,運用發散思維,可以設置一個場景,更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欣賞一下同齡小朋友的作品,豐富學生頭腦中的“內在圖式”,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激勵他們大膽地想象,運用夸張的表現手法,設計出有自己個性的人物造型。通過這課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創造的機會,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更使他們了解了人物的動態及比例,訓練與培養了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管是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還是進行美術創作,只要注重從小、從嚴刻練,訓練學生運用發散思維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就能使教師教得活,學生學得好,更重要的在于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從而提高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走向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梁盼盼.淺談當下小學美術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J].藝術科技,2016(2).
  [2]謝智敏.探究創造性思維在學前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8).
  編輯 郭小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4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