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新課改的作用下,教師也以新課程的理念指導和改進著科學教學,逐漸改進了現有的教學模式,摒棄了老舊的思想觀念,逐步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增強小學科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有效性;探索
  在小學階段,科學課程是對小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的啟蒙課程,其內容涵蓋了豐富的自然知識和生活常識。所以小學科學老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和客觀的邏輯思維能力,以開放的觀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強化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深入發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科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經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感官和肢體來推動學生的智力發育,增強小學科學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結合實際,深入挖掘科學教材內容,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計教學環節,促使學生主動融入科學課堂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的探究過程。同時,教師要恰當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創設問題情境等,引導學生的探究方向,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快速跟隨課堂探究步伐。
  例如,在學習“空氣在哪里”一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本課教學目標,其次結合課本內容,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根據生活經驗和你的了解,說說空氣是什么樣的?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空氣?利用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快速參與課堂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譬如,有的學生說:“空氣在空中?!庇械膶W生說:“空氣在教室里。”還有的學生說:“空氣在操場上?!蹦敲纯諝鈺囊粋€物體到另一個物體嗎?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帶著問題去做實驗探究,拿兩個空玻璃杯,一個裝滿水,一個是空杯,把空玻璃杯倒扣在水里,漸漸歪斜,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這時有的學生說:“看到從水里冒出了氣泡?!弊詈蠼處熞龑W生總結,實驗中的氣泡就是空氣。用這樣直觀有趣的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空氣的可視化,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究熱情,還能夠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科學知識,從而達到優化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拓展延伸,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視野
  新課改要求在實際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所以教師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可以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融入大自然,擴大學生探究學習的空間和時間。
  1.融入自然
  例如在學習“巖石的科學”一單元時,假如教師只讓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課,只用科學課本生硬地講解巖石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小學生的實際要求,所以教師要依據學校當地的資源,帶領學生外出觀察巖石,讓學生近距離地觸摸巖石,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融入巖石的成因、形態的探索活動中,跟隨教師及全班同學一起學習,共同探究。
  2.掌握搜集查閱信息的方式
  在信息化的影響下,大部分小學科學課堂都普及了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搜索科學相關的知識,為實際科學課堂增光添彩。例如,在學習六年級“珍惜的動植物”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上查閱世界上稀有的物種和已經滅絕的物種,進而向學生傳播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眼界,還給學生提供了新穎的學習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積極參與科學競賽及實踐活動
  對于每年學校或者科協及教研室舉行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像文化節、科技節等,教師要激勵學生踴躍參加,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積累。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要進行激勵,對于表現不太理想的學生也要適當地實行鼓勵。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科學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進而提高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倡導小組合作,實現知識共享
  在實際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性格特點和學習成績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育學生的凝聚力和分享精神,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還可以讓這些學生主動思考,取長補短,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增強小學科學課堂探究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太陽和影子”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分工合作,讓學生依據不同的時間段測量自己影子的變化,并認真做好記錄。并在課堂上分組依次展示實驗成果,在學生匯報完實驗成果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一天中,什么時間影子最短?什么時間影子最長?”讓學生根據自己做的實驗進行激烈討論,教師跟蹤指導,有的學生說:“中午的影子最短。”有的學生說:“下午的影子很長?!北娬f紛紜,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實驗的結論:一天中,午時的影子最短,早上和太陽落山時的影子最長。接下來,用多媒體技術把學生的實驗還原成動畫,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再次感受科學的力量,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涵蓋了生活中的各種小知識,教師在設計科學教學預學單和共學單及延學單時,需要引用生活中的實例或者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親自感受科學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培育學生的科學意識、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增強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小學生以后的生活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丁虎元.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學周刊,2019(6):66-67.
  [2]張連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47).
  編輯 李燁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7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