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各項新要求與新任務,凸顯出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作用。目前。讀寫結合教學法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它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拓展知識層次,完善語言結構,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全面提升。針對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專項研究,希望相關建議可以有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法;策略研究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法,可以達到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教學效果,能有效啟發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基于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科學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應針對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與分析,發揮出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積累語言詞匯、提高知識層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充分結合教材,實現以讀帶寫
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感受作者的寫作方式與寫作技巧,并且逐漸對這些方式與技巧進行消化吸收,為今后形成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教材收錄的課文全部都是名家之作,是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的優質資源。因此,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熟練閱讀,體會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及表達方式,并且針對作者寫作時所處的境遇展開聯想,感受作者在寫作時的內心情感。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學生將逐漸掌握寫作技巧,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二、學生用心觀察,增加生活閱歷
有的小學生在閱讀中不能正確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生活閱歷還不夠豐富,對生活中的細節缺少觀察與體會,導致對文章中所描述的生活景象或者思想情感無法產生共鳴。因此,要想培養小學生的讀寫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再對這些現象的形成原因及背景進行探索;同時,在與人交往時,力求做到理解對方所說的每一句話及每一個肢體動作,以此來了解對方的心理活動。學生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促進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與有效提升。
三、開展仿寫訓練,實現讀寫結合
對于小學生來說,剛剛開始接觸寫作知識與寫作技巧,寫作能力還有待于逐漸培養與提升。因此,在實施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初步掌握寫作技巧的基礎上,開展一些仿寫訓練。學生在進行仿寫練習時,依托某篇高水平的文學作品,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從而實現讀寫的有效結合,促進寫作水平全面提升。
四、合理布置作業,鞏固讀寫能力
讀寫結合教學法的運用,不局限于課堂教學,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后作業這一載體,引導學生進行延伸閱讀,運用到日常寫作訓練中,以此來實現讀寫能力的有效融合。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通讀整篇文章,對文章形成整體的感知,然后再一起分析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中心思想,最后讓學生圍繞著這篇課文寫一篇讀后感。還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成員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探討,最終形成一篇讀后感并且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朗讀,最終評出一篇優秀文章并給該組成員頒發獎勵,鼓勵學生進行分享交流,開展探究式學習。這樣的課后作業,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讀寫水平,還可以全面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綜合素質。
五、加強課外閱讀,增加語言積累
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涉獵大量的課外知識,接觸到更多的寫作手法與寫作技巧,還可以累積大量的語言素材,為寫作能力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將那些優詞美句摘抄下來,并且在腦海中形成深刻記憶。這個過程,其實是引導學生將課外語言納入自身知識結構當中的一個過程,以便于在今后的寫作中,對這些優秀的寫作素材進行靈活運用,最終創作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因此,加大課外閱讀量,不但是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的必經之路,而且是豐富學生閱歷,提高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讀寫結合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和有效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與閱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掌握正確的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逐漸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所獨有的寫作技巧及寫作方式;同時,借助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實現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發展,進而促進當代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唐桂華.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2013(10).
[2]秦志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7).
[3]李柰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7.
編輯 劉曉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