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三年級統編教科書“1+X”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1+X”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改變傳統的單篇課文教學形式,因此成為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一大趨勢。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這一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把握,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更加完善?;诖?,本文從“1+X”群文閱讀內涵及意義作為切入點,根據自身教學實踐,以三年級統編版教科書為例,提出幾點具體運用策略,以期促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統編版教科書
  “1+X”群文閱讀主要是根據教學內容的轉變,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教師也要盡量避免各種低效教學的行為,從而為學生提供大量課堂閱讀時間與空間。
  一、 “1+X”群文閱讀內涵
  語文課標要求,要加大小學生的閱讀量,擴展其閱讀范圍,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增加學生閱讀時間的同時,對學生的閱讀方法等也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在小學語文課本當中,每一學期的課文數量都在30篇左右,如若按照傳統的每篇課文用兩到三個課時來講解的話,直到學期結束,教師也不會有多少時間用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然而,學生在完成課本要求的閱讀內容之后,又沒有時間再進行擴展閱讀。
  現在,“1+X”群文閱讀教學逐漸興起,它主要是在語文閱讀課堂的基礎上進行群文閱讀。其中,“1”既指課本中可以作為閱讀教材的課文,又可以指課文中的某一典型特征,如課文主題、表達情感以及所寫人物等;“X”則主要指的是多篇與所學文章主題相匹配的已學課文或課外文章。在“1”與“X”相結合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對閱讀課文的認知,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1+X”群文閱讀教學就成為結構性和組織性都比較強的一種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主要就是通過充分發揮語文課堂的作用,融入更多相關閱讀內容,轉變傳統閱讀教學中“分析多于閱讀”的狀況,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發散空間,促使學生課堂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進而激發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 “1+X”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由于需要在原有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引入課外文章閱讀,因此原有課文講解課時需要進行相應的縮減,以此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對此,語文教師必須要仔細甄選“1”部分的教學內容,對課文核心問題進行重點講解,使得語文課文的講解在無形中就進行了“由繁到簡、由簡到精”的轉變,從而促進課文閱讀質量的大幅提高,進而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緊抓核心問題的能力。這一過程中,既為引入“X”創造了有利條件,又能促使“1”的教學效率獲得有效提升。
 ?。ǘ?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1+X”群文閱讀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對文章層層深入的講解轉變為結構化地閱讀一系列文章,從而讓碎片化的閱讀整體化。而從學生角度來看,增加了閱讀任務及信息量。這時,語文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如略讀、跳讀等,并讓學生在進行大量閱讀過程中尋找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視野與知識網絡也獲得相應的拓展。
 ?。ㄈ?升華課本內容
  “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要求語文教師在不改變教材內容要求的情況下,在日常語文教學當中引入課外讀物。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選擇課外文章時必須要謹慎,只有與本次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相符,才能順利引入課堂,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將單篇文章單一、離散的講解轉變為一種系統的教學方式,在給學生營造理解課文內容的語境時,可以將一些結構性的文章匯集之后,再讓學生進行閱讀,使其通過對課內外文章進行對比或補充閱讀,從而強化學生對課文的創作背景、表達情感及事件描寫的認識。
  三、 “1+X”群文閱讀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 確定“1”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1+X”群文閱讀教學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定“1”(議題)。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采用如下方法:以教學目標為主要依據,明確課文特點,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選擇與提煉。
 ?。ǘ?選擇“X”
  “X”的選擇是在確定“1”的基礎上,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學段教學目標,選擇一些閱讀和理解難度適中的文章,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就能理解文章大意。另外,文章的篇幅也不宜過長,尤其是課堂上的群文閱讀教學,長度適中的篇幅能夠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領悟文章主體或是與“1”相呼應的地方。
  如在三年級統編版語文書中,《山行》組合的群文是《楓橋夜泊》《秋葉飄飄》,描寫的都是秋天的景色,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不同的文本,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體會詩歌美的意境;《去年的樹》組合的群文是《愛心樹》《七顆鉆石》,這是一組童話故事,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梳理文章脈絡,從而掌握童話故事的主要內容,以此讓學生體會童話的表達效果;《金色的草地》組合的群文是《快樂的球賽》《落滿霞光的竹林》,這組文章主要描述的是兒童生活的豐富多彩,講述有趣故事,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富饒的西沙群島》的群文組合是《天鵝湖》等,這組文章主要為了引導學生領略祖國山河的美麗風光,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由此可見,將“X”引入“1”中,更加能夠凸顯出“1”這篇課文的特點,從而與“1”形成一組結構化的文章,為比較或發現等閱讀策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
 ?。ㄈ?“+”的妙用
  “1”和“X”是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資料,那么,我們如何將資料完美整合呢?“+”就是實現這一過程的主要方式,也是課堂實踐的具體策略。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為例:
  首先,本篇課文主要描寫了一座已經很久沒人住的、一百多歲的老屋,在準備倒下的時候,為了讓小貓躲雨堅持了一晚,為了讓老母雞孵小雞又站了21天,為了讓小蜘蛛織網抓蟲,依然還站在那里,邊曬太陽邊聽小蜘蛛講故事的故事。其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懂得一些預測的基本方法,學習續編故事,引導學生體會幫助別人是快樂的,被人需要是幸福的。   其次,教師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和《不會叫的狗》作為“X”,讓學生將在上篇課文中所學到的一些基本預測方法進行實踐練習,從而鞏固學生的預測思維和想象能力。之后,引導學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礎上,對這兩篇文章進行預測或續編,以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質疑、預測等語文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根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的“1+X”群文閱讀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出,本次教學是以教給學生一些基本預測方法為教學目標而展開,教師引導學生對多個故事進行對比閱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及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進而達到“1+X”群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
  四、“1+X”群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X”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如對比、瀏覽等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想獲得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就必須及時掌握學生實際學習與實際教學的情況。
 ?。ㄒ唬?防止“囫圇吞棗”現象
  在“1+X”群文閱讀教學中,雖然不用像傳統授課模式那樣,對課文進行全面且詳細的分析,但也不能“蜻蜓點水”式的一概而過。這種教學模式對課內閱讀要求更高,必須要緊抓課文核心與基礎,即使引入群文,也必須嚴格遵循課程標準,與所學課文相融合,從而促使“1”(即所學課文)核心目標的學習更加充分與扎實。
 ?。ǘ?防止變閱讀為習作教學
  “1+X”群文閱讀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從而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因此,語文教師在采用這一閱讀教學模式時,側重點必須是學生閱讀的速度與策略,而不是習作教學。
 ?。ㄈ?防止過度分析群文
  在“1+X”群文閱讀教學中,要避免對“X”(即群文)進行過度分析,應該將“1”(課文)與“X”(群文)相結合再進行分析,從而盡量避免由于“X”而引申出更多問題和分析。
  閱讀是一種長期的、沒有終點與止境的“自我教育”,可以說是一輩子的事情。引導學生打開閱讀之門的鑰匙,使其愛上閱讀,從而將閱讀作為一種習慣,一種愉悅,一種享受,更可以是一種境界。
  參考文獻:
  [1]羅明嬌.關注選材:“1+X”群文閱讀教學“無米之炊”的解決之道[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6):171-172+174.
  [2]方東流,王雁玲,黃利梅.基于語文教材群文閱讀的“1+X”教學建?!獪\談“1”的定位和“X”的功能[J].教育科學論壇,2018(13):51-57.
  [3]周麗婷.小學語文“1+X”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2):25-27.
  [4]吳成貴.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和策略探析[J].新教師,2017(12):55-56.
  作者簡介:
   張琳萍,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城關中心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536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