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各階段教育都呈現出新的特點,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有效提升了基礎教育階段人才的綜合素質。利弊同在,雖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其中問題也是不可忽視,我國人才培養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閱讀量有一定要求,因此,要不斷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與授課方式,提高課堂效率,開展群文閱讀,促進小學生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達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147-01
   群文閱讀是基于我國小學教育階段人才培養目標而產生的一種課外文章閱讀方式,就現行教育體制而言,小學結束之后,除了教材以外,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45萬字,但就實際而言,這個目標達成并不容易,基于這樣的背景,群文閱讀方式出現,群文閱讀在于把握閱讀方法,粗度略讀,以文章中心思想為核心,提高閱讀效率,不斷增加閱讀量,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碎片式閱讀,為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積累素材,從而為以后更加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   設計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閱讀量,積累語文知識,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并且群文閱讀是要求短時間快速閱讀大量的文章,因此,開展群文閱讀要設計一個主題,所有閱讀都是服務于這個主題,所有閱讀都要圍繞這個主題開展,才能實現群文閱讀的根本目的。
   而在主題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選擇難易程度適當的主題,主題過于深奧,小學生由于只是儲備限制,無法充分理解主題的含義,過于淺顯又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因此,主題的設計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其次,主題設計不易過多,每次群文閱讀課堂最多設置兩個主題,通常為一個主題,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握,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最后,主題要緊密結合教材,確保任何群文閱讀都是服務于教材大綱,都是圍繞教材大綱進行設計的,這樣才能讓群文閱讀不偏離主題,并且實現增加學生閱讀量的目的。
   此外,開展群文閱讀時,可以整合教材資源,大膽引用學生還沒有學到的課文,這樣一方面起到幫助學生預習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讓群文閱讀更加貼近教材,讓群文閱讀與教材要求更加相符,讓群文閱讀更好的服務于教材。
  2   融會貫通,進行比較性閱讀
   群文閱讀除了要選擇適當的主題外,還要應用一定的方法,融會貫通。比較性閱讀就是群文閱讀的一個關鍵途徑,通過比較閱讀,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知識范圍,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接觸課外知識,更好地進行文學知識積累,開闊學生思路,讓學生在不斷地閱讀中總結閱讀經驗,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
   比較性閱讀的關鍵在于分析歸納,通過對不同文章的閱讀,尋找文章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實現對文章更加深入的理解,真正領悟文章的精髓和中心思想,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實現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毛澤東《卜算子·詠梅》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陸游的《詠梅》,二者都是以梅花為載體,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和對梅花品質的挖掘,一則表現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二則通過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現自己的如梅花的品質,雖然描寫對象一致,但所要表達的感情卻是不同的,通過這樣的對比閱讀,讓學生自己找出其中的差異,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在學生將兩篇文章對比完成后,再引出周敦頤的《愛蓮說》,讓學生通過粗讀這篇文章,說出與之前兩篇文章的差異,這樣就實現了群文閱讀的目的,三篇文章整合到一起,雖然描寫對象略有不同,實則都是托物言志,通過對固定載體的描寫,展現自己情懷。這樣的群文閱讀為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文學常識,同時,比較性閱讀也讓學生思路更加開闊,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3   創新教學模式,有力承載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增加學生閱讀量的途徑,需要一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承載,而創新教學模式,是群文閱讀發揮作用的有效承載方式。教學模式的創新一方面是我國教育改革政策基本要求,也是時代發展對于現代教學課堂的客觀要求,教學模式的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因此,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國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必然發展趨勢。
   小組學習和探究性教學是群文閱讀實現的有效推進。首先,小組學習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群文閱讀時,讓學生先通過小組進行閱讀,并且在小組內發表每個學生對于閱讀文章后的感悟,小組內總結匯總意見,最后由選出的小組長進行代表性發言,說出小組總結的閱讀感想。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在于能夠提高學生群文閱讀的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發表意見,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的信心,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提高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
   探究性學習則是要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在學習完一篇文章后,教師讓每個學生說出一篇相似的文章,集思廣益,讓學生自己提供素材,開展群文閱讀,這樣一來可以檢驗學生的閱讀量,了解學生的只是儲備情況,另一方面通過探究性學習也能有效開動學生腦筋,滿足學生知識學習和提供的成就感,教師再配以適當正確的表揚和引導,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的信心,全面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讓群文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學生受益終身。
  4   結語
   閱讀量對于語文學習尤為重要,尤其是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夯實基礎,積累素材,對于以后語文科目的學習至關重要,因此,開展群文閱讀,創新閱讀方式與教學模式,對于我國人才培養以及教育體系的完善都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玲玲,熊嵐.小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設計初探[J].語文建設,2018(1Z):4-8.
  [2] 趙常姝.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6):117.
  [3] 高麗芬.淡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9(2):118-119.
  作者簡介:魏桂蓉(1978-),女,漢族,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人,學歷:大專,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2377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