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在不斷的完善,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因為新課標明確要求了小學生的閱讀量,再加上“書香社會”的倡導,因此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方式是最為恰當的,這種閱讀方式有助于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本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現狀,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做出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語文素養
引言
群文閱讀是教師選擇一組相似類型的文章,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相比其他內容的教學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群文閱讀教學方法開始逐漸被提倡?,F如今,部分語文教師已經在課堂上實施了該教學方法,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1豐富學生語文閱讀數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圍繞著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開展教學,但語文教材中的部分文章是經過節選的經典內容,學生在對文本的理解方面可能會出現偏差,因此,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至關重要。通過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養成長期閱讀的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就可以積累豐富的閱讀量。群文閱讀是以語文教材內容主體為主來拓展學生閱讀的,在豐富學生閱讀量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通過閱讀課外文章還開拓學生的視野。
1.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無論在任何教學活動中,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單篇課文進行講解,單一的主題很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由于一直都是圍繞一篇課文進行講解,學生在看了很多遍這篇課文后根本提不起閱讀的興趣,甚至會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而在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注重引導學生思考、質疑、提問、探索,尤其是多篇課文結合在一起,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促進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獲得答案。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十分多樣化,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一直保持不減,進而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2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研究
2.1轉變觀念,深化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帶動下,改革的重點已經逐漸從理論層面的改革發展到教學實踐上的改革,如今的課程改革必須要切實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在改革的關鍵時期,教師觀念上的改變革新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如果教師的觀念不變,無論教學技術怎樣先進、教學模式怎樣完美都不過是“舊酒裝新瓶”、“換湯不換藥”罷了。這樣表面意義上的改革并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為了能夠推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不斷發展,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觀念,從理念上不斷進行革新。學校以及相關教育部門可以邀請專家或者是行業骨干,定期進行培訓或是研討會,令教師們有機會針對群文閱讀教學進行研究探討,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令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真的“發光發彩”。
2.2用默讀方法替代朗讀
調查發現,小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采用朗讀方式,每分鐘讀字在130個左右,而使用默讀方法,每分鐘可以讀約300個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默讀方法來替代傳統的朗讀方法。比如,在組織《開天辟地》這一課文教學時,《冰雪巨人伊密爾》《諸神創世》《始祖大梵天》這3篇閱讀材料的字數總和為1300字左右,若采用逐字朗讀的方法進行閱讀,由于在朗讀過程中,為達到抑揚頓挫的閱讀感覺,學生會停頓和注意,從而導致讀文速度降低,學生需要10分鐘左右才可以閱讀完,這樣會阻礙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而采用默讀的閱讀方式,讀完這3篇閱讀材料只需5分鐘,這樣有利于學生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因此,在讓學生接受群文閱讀教學時,應引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替代朗讀,這樣可以使學生的讀文速度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群文,從而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2.3根據文章內容合理設計閱讀任務與問題
群文閱讀教學是在閱讀之前先將閱讀問題和任務布置下去,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開展閱讀活動,閱讀問題和任務的設置是為了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和總結,根據問題對文章內容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整理,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教師要根據文章內容合理設計問題與任務,包括比較性、沖突性等類型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可以刺激學生進行思考,也會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例如在三年級學過一篇寓言故事《陶罐和鐵罐》,其中需要學生通過寓言故事領悟寓言的“對比”表現手法,通過讓學生閱讀更多的寓言故事如《螞蟻和屎殼郎》《小蝴蝶和小礁石》等,設計問題:主人公是誰,特色是什么,結局是怎樣的,找到的對比是什么等具有比較性的問題,從而讓學生能更深入地閱讀,使其明白故事寓意。
2.4“五步教學法”群文閱讀策略
這種教學策略適用于“主題式群文齊讀”式教學范式,也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文本進行一篇一篇的閱讀,形成自己的觀點。這一類的群文數量不能太多,文本篇幅也不宜過長。如選文《掉進井里的狐貍和山羊》《小王子》《獅子、毛驢和狐貍》等篇幅較短的文本,可以采用五步教學法:群讀文本—交流議題—精彩賞析—總結觀點—拓展議題。讓學生快速閱讀這三篇文章,談談對狐貍的認識,在和學生的共同對話中確定議題“認識狐貍”,學生再根據這樣的議題,自主閱讀,在課堂中開始多元、互動、民主的對話,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和賞析,對狐貍的形象有更完整的認識。最后教師可以補充拓展文本或延伸性話題,組織學生課內或課外自主學習拓展。
2.5定位精準,聚焦特點,讓目標更貼切
美國課程專家布魯姆在提到“教學目標”時曾說過:“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的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教師所期望的學生的變化,便是教學目標?!笨梢?,教學目標制定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果的好壞。教學目標能夠為之后的教學活動指明方向,教學過程也都將按照教學目標展開。因此,教學目標應該要做到定位精準,聚焦學科及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設計,群文閱讀教學亦是如此。在開展群文閱讀之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對群文閱讀的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挑選,這樣才能確保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挑選教學內容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意一下三個方面: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來挑選相應的群文閱讀教學內容,必須是與小學語文教材相關的閱讀材料;二,在挑選群文閱讀教學內容之前,語文教師應該對班上小學生目前的語文學習情況以及閱讀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挑選群文閱讀教學內容時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自身特點;三,由于群文閱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一定要提前閱讀好挑選的材料內容,了解文章的行文脈絡、所蘊含的內涵,適當地根據文章的內容與特征進行一定的補充等,這樣才能夠推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不斷發展。
結語
在語文教學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課內外讀物,選出符合主題的文章,然后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閱讀。只有改進文章閱讀方式,豐富文章閱讀方法,并組織閱讀探究活動,才可以真正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率,從而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忠瓊.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9).
[2]季秋菊.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4,(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44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