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而閱讀是最能豐富學生語言的途徑,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又是閱讀的運用。兩者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寫作整合 教學
  群文閱讀是結合閱讀的一個點,將多篇文章整合在一起,以組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群文閱讀是一種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將群文閱讀與寫作融合起來進行教學,一方面有助于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創編能力、信息傳播能力等,升華學生的語文素養?!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的積累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所以,要從基礎抓起,從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和寫作整合出發,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一、群文閱讀的作用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并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由此看出,小學生的海量閱讀尤其重要,但海量閱讀并不是雜亂無章地讀。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識的技能……”因此要使學生有效地閱讀,達到讀寫互相滲透,互相影響,教師必須授之于漁,把閱讀所得的新知識融合于寫作,讓讀寫齊放。
  那么怎樣才能讓二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呢?教學實踐證明:群文閱讀教學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是閱讀和寫作的聯系紐帶,是傳統單篇閱讀教學的有力補充。
  二、小學群文閱讀與寫作融合策略
 ?。ㄒ唬┰鰪妼W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的閱讀大多在于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應該側重從課文中尋找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小學是學生寫作的起點,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對寫作對象的觀察不夠仔細,對寫作的描述雜亂無章,抓不住寫作對象的重點。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在相關的課文中尋找一些對寫作對象有明顯的觀察、描述的文章段落。要有階梯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他們學會把句子連貫起來變成一個段落,形成自己一個最初的表達方法。比如,在鄭振鐸先生的《燕子》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讀出課文中作者是用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去描繪燕子的外形,要在學生無意識的狀態下向他們灌輸這種觀察事物的方法。而在陳慧瑛女士的《梅花魂》中,由梅花引出回憶,從回憶的五件小事中勾勒出一位熱愛祖國的海外游子的形象。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抓住梅花這個重點,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再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讓學生一步一步掌握從觀察事物到寫出事物的規律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閱讀能力的增強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使他們能夠加強。
 ?。ǘ┰谌何拈喿x中進行模仿寫作
  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將閱讀中遇到的一些經典寫作手法、句子結構及修辭手法等所謂切入點,讓學生來進行模仿,以此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單純的語句瀏覽,還要真正讀進去,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閱讀《落花生》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文章第七節中,為什么將桃子、蘋果、石榴進行對比,對比的用意是什么?并讓學生自己總結桃子、蘋果、石榴與花生的區別,并進一步凸顯出花生自身特點。在總結完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依照這種模式來描繪小動物之前存在的區別,以此提高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
 ?。ㄈ┙柚喿x發揮學生寫作想象
  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閱讀中一些圖片來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自己探索圖片與閱讀文章之間的聯系。同時,結合圖文對閱讀思路進行概括,對插圖中一些事物和人物進行想象,抓住閱讀文本主體。比如在進行“狐貍的故事”文本閱讀中,教師便可以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文本中插圖,對畫面中情節、動作等進行分析,揣測人物心理活動,從而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文本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閱讀中一些“留白”對學生想象力進行培養。很多故事作者并沒有將整個故事描寫完整,而是適當留有空白,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空白,來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讓學生能夠化虛為實,從而在今后寫作中能夠發揮想象。比如在閱讀《愛如茉莉》時,當學生讀到“我”為了讓爸爸先吃飯再告訴他媽媽生病住院的事,編謊話不讓爸爸察覺的情節時,引導學生想象文中的“我”會編出什么謊言?爸爸又是怎么發覺我在說謊的?并試著讓學生在此處進行寫作創作,進一步體現出爸爸對媽媽的愛,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寫作能力。
 ?。ㄋ模崿F思維互動促使讀寫轉化
  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都需要借助教師和其他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才能夠完成,并且互動本身也有助于拓寬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知識。在群文閱讀中教師要有意識搭建思維互動平臺,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我觀點,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促使學生靈活地進行讀寫轉化。比如在閱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文本主要是描繪了父母對文中“我”成長的不同態度,對此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開展“家庭生活”情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了解并感受自己對父母的態度,以及父母各種行為的原因,自己面對父母的各種態度又是怎樣?學生暢所欲言表達,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生思維互動,喚起學生對父母的愛,并鼓勵學生以“父親母親”為主題進行寫作。
  結語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相融合是一種新的教學趨勢,有助于拓寬學生本身的語文視野,同時還能夠深化學生的語文素養,升華學生原本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和了解等。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將閱讀與寫作融合在一起,用一體化的結構形式引導學生學習,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語文知識結構,推動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邵菲.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J].考試周刊,2017(3):35-36.
  [2]孟慶瑤.淺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J].速讀旬刊,20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9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