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對于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應結合最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以科學的教學策略,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融入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掌握有效的群文閱讀的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遍喿x在整個語文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需要思考的教學難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群文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呢?
一、教授多種閱讀方法,掌握群文閱讀的技巧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比何拈喿x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取閱讀素材中的大量信息。閱讀講究高效,群文閱讀更是如此,教給學生多種的閱讀方法,以便學生在應對多篇文章的閱讀時,能夠快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高效閱讀離不開多種的閱讀方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之外,還應教導學生采用精讀法、略讀法、速讀法、默讀法等多種方法進行不同文本的閱讀。并且學會在閱讀文本時,懂得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閱讀的速度。
例如,學生在學習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動物”為主題的課文時,教師就可根據閱讀提示,教授給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抓住白鵝的高傲之態學習精讀課文《白鵝》;在學習略讀課文《白公鵝》時,可讓學生通過默讀、瀏覽、合作學習,了解文章大意。對于同一類文體,可精讀更具代表性的文章,略讀其余的文章,這就有助于學生快速獲取文章信息,又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在學習老舍先生的《貓》這一課時,可引導學生找出關鍵句子“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圈出關鍵詞“古怪”,這樣就可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與理解能力?!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多種方法后,學生便可更加容易地進行學習的遷移,從而自由學習同類問題。
二、開發閱讀素材,拓寬群文閱讀范圍
?。ㄒ唬┱辖滩膬热?,加強文本聯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師就得對閱讀的素材進行有效的篩選、歸類與整合,使主題更鮮明,線索更清晰。當前,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強調單元整合,以“單元整組”閱讀教學為主,這為群文閱讀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指引,教師可以挖掘文本的內在聯系,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區域的整體環境進行更大范圍的群文閱讀。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和時間賽跑》的課文時,可以給學生閱讀六年級下冊的《匆匆》,讓學生感受同類主題的課文特點,更好地感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進而更加珍惜年少光陰。
(二)整合課內外資源,增加閱讀數量
新課標規定的小學生要達到小學階段的閱讀量,僅僅靠課本上的信息,是完全不夠的,必須充分利用課內外的閱讀資源,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優質的閱讀資源,進行多素材、多形式的閱讀,“以一篇帶多篇”進行閱讀,達到群文閱讀的數量。
當今,科技發達,教師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如播放音頻、視頻、融入微課等。在課外,教師還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定期定量地推送閱讀資訊給學生,根據生活實際,及時更新閱讀清單,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閱讀軟件進行自主閱讀。這不僅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能加深閱讀體驗。
?。ㄈ┱蠁纹恼屡c整本書的閱讀,提高閱讀質量
整合單篇文章與整本書的閱讀,完善學生的認知系統,倡導高效閱讀。教師可以根據課本的單篇閱讀,選擇更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素材,進行“整本書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耐力和整體把握能力。例如在學習課文《冬陽·童年·駱駝隊》時,引導學生閱讀林海音所寫的《城南舊事》的整本書,更深入地品味林海音的童年趣事,又或者推薦學生閱讀高爾基的《童年》;在學習課文《觸摸春天》時,引導學生閱讀海倫·凱勒所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三、合理設計閱讀任務與問題,提高閱讀效率
合理設計閱讀任務與問題是為了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和理解, 根據問題對文章內容進行系統的學習。在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應將閱讀問題和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圍繞學習任務或研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
學生根據教師設定的研學問題和研學案,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學習,來解決群文閱讀中的疑問。強調學生圍繞學習任務或者研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提出學習疑難,再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分享學習成果,解決組員的學習疑難,最后以展示學習的形式來匯報小組的學習成果。課堂上,生生對話和師生對話,對知識進行深入探討,實現知識的大交流和大提升,最終達成師生的閱讀共識。
四、選擇符合教學主題與學生水平的群文閱讀內容
小學閱讀教學離不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也離不開教材的經典范文,因此,學生得以教材主題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選擇優質的群文閱讀內容,在選擇群文閱讀素材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文本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茖W、理性地選擇讀物,實現“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一閱讀教學的目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文本需要與讀者對話。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是最重要的讀者,教師能夠讀懂的閱讀素材,學生不一定能夠很好地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時不應把自己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閱讀,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體差異性,結合學生實際的閱讀水平與知識基礎給予適當的引導。以循循善誘的方法讓學生逐漸掌握閱讀技能,理解閱讀內容。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通過群文閱讀,學生更能拓寬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進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總而言之,群文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語文課程標準,開展有效的群文閱讀,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龔麗.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實施現狀調查分析[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7.
[4]丁艷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探討[J].求知刊,2016(4).
[5]王敏敏.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
?。ň庉嫞汗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94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