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活\近”是數學練習的重要內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有較高的練習質量作基礎。因此,課堂練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須精心設計。如何讓數學練習散發出新課程的氣息,是新理念下教師們所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求新、求活、求近是數學課堂練習的重要內容。
  1 求新――提供新鮮的東西引起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學生的心理活動就會處于激活狀態,富有滿足感和愉悅感,從而積極性高漲,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我要學”的意識增強。這時,學生的被動學習將會轉變為主動求知,厭學情緒將會轉變為樂學欲望。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學學科中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積極探索,大力倡導。在練習中也要體現一個“新”字。
  1.1 題型新。教材中的題型設計,雖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就習題本身而言,練習形式比較單調。因此,在挖掘快樂因素上主要應在組織完成練習的形式和對習題處理方法上下功夫。可以根據兒童的好動、好勝、好表現的天性,讓學生“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得到快樂;讓學生“比”,使學生在競爭中不斷前進;讓學生“炫”,使學生在考別人中進步;讓學生“用”,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所以在創設題型時,要關注學生,讓他們快樂學習。如有些問題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有些習題用討論、爭議的方法更適合學生的口味,這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
  1.2 題材新。數學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文化。因此,數學練習設計要走出數學學科,讓學生去領略另外學科的精彩。設計時綜合學生所學科目,確立了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情景主題為背景,適時的穿插另外學科知識,豐富發展數學的內涵,讓學生學習數學學科以外的知識,從而領略數學的精彩。
  1.3 方式新。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面向全體學生。在我們平時的練習過程中,練習形式一般有四種即一問一答、板演、筆頭和操作。這樣的形式不能讓全體學生一起思考,一起練習。如果我們精心設計,讓全體學生都加入到這樣的練習形式中,就能體現出教學的全體性。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結束新課時設計這樣一個游戲練習: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學號,按老師要求站立,看誰反應快。①學號是質數的同學;②學號是最小合數的同學;③學號既是偶數又是質數的同學;④學號既是合數又是奇數的同學;⑤學號是合數的同學;⑥沒有站立過的同學。這樣可以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讓學生帶著愉快和渴望學習新知識的心情結束一節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養成學生不甘落后,積極向上的學習品質。
  2 求活――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保持興趣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表現在能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題目進行分析推理,從而獲得不同的結果。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開放式的課堂結構,需要教師設計出靈活性較大的練習題。
  2.1 空間的靈活性。我們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離開座位,教室的每個角落,每個同學都可以作為學生的練習場地與合作伙伴,也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與社會。作為自然科學基礎課的數學只有實現回歸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性目標才能實現。
  2.2 思維的靈活性。為了讓學生在解題時保持興趣,可給學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設計練習不管是練習內容的選取還是練習形式的呈現都應盡可能讓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時空,激發并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2.3 層次的靈活性。由于受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睘榇?,在作業設計時,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使每個學生成為實踐的成功者。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精心設計練習層次,這既是學生能力轉化的客觀規律所致,又是學生認知規律的反映。
  3 求近――揭示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興趣
   “生活味濃”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題的一個重要特點。我們應把生活實踐當做學生認識發展的活水,把數學習題與生活實踐緊密“鏈接”起來,讓學生在這些來自于實際的鮮活的數學事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是快樂的。如學生熟悉的校園、公園、衣服、電話機都可以成為習題的情境;學生喜聞樂見的“手心、手背”“石頭、剪子、布”等游戲也可以成為習題的內容。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有了更好的依托,又讓學生在自主選擇中增強了練習的樂趣,更多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不斷的實踐中,我捂出了這樣幾點:
  3.1 處理書上的練習,使之更加豐滿。小學數學課本上的練習大多來源于生活,而這些生動活潑的內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顯得抽象而單板,如果教師能創造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還原和再創造,將數學練習融入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練習為我所用。
  3.2 運用生活經驗,尋找練習材料。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的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師要積極的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們不難發現,老師只要精心設計,練習無處不在。課堂生成的這些練習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能讓學生體會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數學的應用意識。
  3.3 創造練習材料,感受生活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知識,只是留意,就會發現,要學生明白這個道理,老師就是一面鏡子。我們老師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創設貼近生活的練習,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上,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做數學練習,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的練習,具有活力的東西。
   總之,新課標下數學練習的設計應是集生活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文字于一體,反映現代技術、現代文明和現代教育觀的數學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關注的是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可以說,數學練習的設計也體現了一種文化。可見,精心設計練習不僅能使學生扎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中最基礎的知識,形成基本的數學技能,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學好數學的機會,特別是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637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