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練習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課是小學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學好數學課,不僅可以教會學生算數等數學知識,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對于今后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學好數學是每個老師和家長的期望。而有效的練習是數學課堂中的關鍵。老師必須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目標的有效的練習,才能讓課堂練習有價值。
【關鍵詞】設計練習 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27-01
引言
練習是老師在課堂中的一種重要手段。不論是新知識還是復習舊知識,都需要不斷的練習。有效的練習對于一堂優質課堂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設計好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快速的掌握課堂中的知識點,并了解如何運用,提升學習技能和智力。所以,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研究如何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練習:
1.聯系生活,注意應用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把抽象的數學理念轉化成簡單易懂的話,再將之轉化成能讓小學生理解的教學行為。任何學科都是離不開生活的,數學也是一樣。在我們設計課堂教學中的練習時,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出合理的課程練習。教師要盡可能的將數學練習設計的生活化,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這樣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理論和知識,提高數學成績。優秀的練習設計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讓他們在不同的場景中了解如何用不同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如學習《圓的面積》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練習:有一根繩子長31.4米,小紅,小東和小林分別想用這根繩子在操場上圍出一塊地,怎樣圍面積最大?請你幫助他設計幾種圍法?因為不同學生的發展速度、方向以及自身經驗都是不同的,所以對于這道題的答案肯定也是不同的??赡苡袊砷L方形、有圓形、正方形等。這樣的練習,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現實,讓學生有極大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并鍛煉了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2.循序漸進,注意層次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表示,我們不僅要讓全部學生都接受著數學教育,而且還要注意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需求,作為教師,必須滿足他們在數學上的需求。所以,在設計數學課堂中的練習時,應該時刻注意教學的層次化。應該從每一名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學生掌握新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能夠顧及每名學生差異性的優秀練習。另外,在設計時還需注意難易程度的變化,結合學生的自身發展情況,用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來練習,要循序漸進,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3.一題多練,注意趣味性
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教學理論也隨之更新,我們要引導學生如何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練習中,讓學生了解一個問題也可以有多種的解決方法,在解題過程中,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結合題目中已經給出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能夠啟發學生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4.合作交流,注意開放性
合作和交流指的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多種形式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比如小組交流、合作實驗等,注意課堂的開放性。這種“餐桌式”的練習模式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對數學更加有興趣,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交流學習也是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在這種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會比平時更積極、更主動,在與同學、老師思維火花的不斷碰撞中,一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結果會讓他們在合作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對合作交流的興趣,讓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作為老師,必須要為每堂課設計精彩的課堂練習,這樣可以讓課堂練習有價值。另外還要重視每一名學生不同層次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能夠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練習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0):59-60.
[2]李春河.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練習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6):4.
[3]劉紅.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設計[J].科教導刊,2015,(18):146-1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