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命拒絕樊籬――巴金《家》鑒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個家族,一個時代!
  不同的抉擇,不同的命運!
  一個人物的覺醒,一個時代的覺醒!
  “家”的舞臺上,有著不同的人生角色和不同的人生抉擇!身份的不同,造就了他們對人生命運決然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處世哲學:覺新采取作揖主義與不抵抗主義;覺慧、覺民堅持反抗主義,沖破家庭“牢籠”;許倩如勇于突破思想束縛,活出自己;鳴鳳無奈掙扎以死抗爭;瑞玨委曲求全終成犧牲品……
  巴金的《家》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他筆下性格鮮活的人物一個個都活在封建家長專制的黑暗王國里,是選擇做一個逆來順受的奴隸,還是選擇做一個沖破牢籠的叛徒?覺慧說:“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卑徒鹜ㄟ^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命運來發出吶喊:“舊的在黑暗中消去,讓新的與光明同來!”
  
  
  他給我們展示了一幅五四以后一般青年反抗封建勢力,反抗吃人禮教的鮮明動人圖畫。這是一幅充滿著血與淚,愛與恨,歡樂與受苦,有形的斗爭與無形的斗爭的圖畫?!谶@里,舊勢力在崩潰,在滅亡,然而它還在掙扎,更猛烈地掙扎;新勢力在萌芽,在發生,然而它還在受苦,更慘死地受苦。不過舊勢力是一定要滅亡的,而新勢力,則正有著最好的前途。
  ――徐中玉
  《家》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創作的風格:只求與青年讀者情緒溝通,不求深刻雋永,傾向單純、熱情,以情動人,感情汪洋恣肆,語言流水行云……整體上卻有一種沖擊力,能滲透讀者的內心。這種風格自然與巴金激情化的寫作狀態有關。巴金寫作時通常是非常沖動,全副身心投入,忘情地參與他所構設的文學世界,他的作品總是能煽起大悲大喜的恣肆。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
  
  
  不屈的婢女:鳴鳳
  “我在這兒過了七年了,”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它近來常常折磨她。七年也是一個長時期呢!她常常奇怪這七年的生活竟然這樣平淡地過去了。雖然這其間流了不少的眼淚,吃了不少的打罵,但畢竟是很平常的。流眼淚和吃打罵已經成了她的平凡生活里的點綴。她認為這是無可避免的事,雖然自己不見得就愿意它來,但是來了也只好忍受。她覺得,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一個萬能的無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自己到這個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罷。這便是她的簡單的信仰,而且別人告訴她的也正是如此。
  可是在她的心里另外有一種東西在作怪。她自己也不知道有這種東西存在,但是它開始活動起來了。它給她煽起了一種渴望?!拔以谶@兒過了七年了,看看就要翻過八個年頭嘍!”她突然感覺到這種生存的單調,心里有點難過,像那些與她同類的少女一樣,開始悲嘆起自己的命運來?!按笮〗阍诘臅r候,常常跟我談起歸宿,不曉得我將來的歸宿在哪兒?”她的眼前現出了一片茫茫的荒野,看不見一個光明的去處。一張熟面孔在她的眼前晃動著?!耙谴笮〗氵€在的話,那么還有個關心我的人。她教我明白許多事情,又教我讀書認字。她現在死了。真可憐。好人活不長!”她自言自語,說到這里,淚水濕了她的眼睛。
  旁白:鳴鳳白天因受到覺慧的“愛情”糾纏而毫無緣由地遭到年僅十四歲的淑華(覺慧的妹妹)的責罵,于是悲嘆起自己的命運前途。不過覺慧的憐憫愛意卻又能在短時間里給她帶來短暫的慰藉!但她最終的命運卻只能是以死來延續與覺慧的愛情悲劇,因為她不想舍棄覺慧而成為馮樂山的姨太太。
  解讀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活著就一定要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認真地思索與規劃,而不能像流水那樣隨勢漂流,畢竟人生就是一次沒有返程的旅途!
  解讀二:身份的卑微、地位的低下,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名片,更不能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有人生信仰的人會把它作為人生歷練的手段,而無人生目標的人只能被它湮沒。
  【適用話題】人生信仰、規劃人生、人生歷練、憧憬夢想
  
  具有雙重人格的“斡旋家”:覺新
  他的心里充滿了悲哀,他為死去的父親而哭,他卻不曾想到他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可悲了。他的悲哀不久便逐漸消去,在父親的棺木入土以后,他似乎把父親完全忘記了。他不僅忘記了父親,同時他還忘記了過去的一切,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青春。他平靜地把這個大家庭的擔子放在他的年輕的肩上。在最初的幾個月,這個擔子還不算沉重,他挑著它并不覺得吃力??墒嵌潭痰臅r期一過,許多有形和無形的箭便開始向他射來,他躲開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射到了他的身上。他有了一個新的發現,他看見了這個紳士家庭的另一個面目。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他看見了仇恨和斗爭,而且他自己也成了人們攻擊的目標。雖然他的環境使他忘記了自己的青春,但是他的心里究竟還燃燒著青春的火。他憤怒,他奮斗,他以為他的行為是正當的。然而奮斗的結果只給他招來了更多的煩惱和更多的敵人。這個大家庭是由四房組織成的。他的祖父本來有五個兒子,但是他的二叔很早就死了。在現有的四房中,除了他自己這一房外,三叔比較跟他接近,四叔和五叔對他不大好,尤其是四嬸,因為他的繼母無意中得罪了她,在暗中跟他這一房鬧得厲害,五嬸受到四嬸的挑撥,也常常跟他的繼母作對。由于她們的努力,許多關于他或者他這一房的閑話就流傳出去了。
  他的奮斗毫無結果。而且他也疲倦了。他想,這樣不斷地跟長輩沖突有什么好處呢?四嬸和五嬸,再加上一個陳姨太,她們永遠是那樣的女人。他不能夠說服她們,他又何必自尋煩惱,浪費精力呢?于是他又發明了新的處世方法,或者更可以說是處家的方法。他極力避免跟她們沖突,他在可能的范圍內極力敷衍她們,他對她們非常恭敬,他陪她們打牌,他替她們買東西……總之,他犧牲了一部分的時間去討她們的歡心,只是為了想過幾天安靜的生活。
  旁白:他既是舊家庭中暮氣十足的少爺,又是接受新思想的新青年!處在表面和平、底下卻仇恨涌動的家族環境中,面對權威、非難、不理解,他選擇了獨自承受,選擇了忍辱負重!這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犧牲了青春、愛情、妻子……而當他跟覺民覺慧等人在一起時,又讓他重新獲得了思想上的進步,心靈上的慰藉!新思想與舊生活在他身上得以完美展現!
  解讀一:對一個剛沒了父親、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如何學會生存,如何學會挑起大梁,是一個深沉的問題,更何況是在一個明爭暗斗、爾虞我詐的“四世同堂”呢。
  解讀二:有時直面沖突并不能解決問題!在生活中,要做一個善于斡旋的外交家,學會轉換一個角度,改變一種思維,化復雜為簡單,化壓力于無形,以風的姿態、水的柔韌來處理人際關系,這樣我們的人生舞臺就會旋轉得更加精彩!
  解讀三:“委曲求全”并非良方,“以退為進”方顯智者本色!冷靜思考、積極應對是我們解決人際爭端的不二選擇!
  【適用話題】涉世、生存、處世哲學、轉變思維、人際關系
  
  敢于突圍的“勇士”:覺民
  覺民跟他的前輩完全不同,他對自己親事的進行非常關心,他一點也不害羞地到處打聽,同時還有覺慧給他幫忙。他跟琴和覺慧差不多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常常在一起商量作戰的步驟和策略,例如怎樣打消這件親事,又怎樣把他跟琴的關系公開宣布等等。
  覺民看見梅的這些舉動,起了種種的感想。他又是悲哀,又是滿意,又是驚懼,又是憐憫,這不僅是為了梅,也為了琴,而且也為了他自己。但是他看見琴的笑臉,又漸漸地恢復了平靜的心境,他甚至找到話來安慰梅道:“你近幾年來境遇不好,所以動輒生悲。再過幾年,境遇一定會變更,你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其實琴妹的環境跟你的比起來也好不了多少,你不過多了那一樁親事,就好比多做了一個噩夢。世界本來只有一個,你從悲觀方面看,所以多愁善感;琴妹從樂觀方面看,便覺得一切都可為了?!?

  旁白:覺民對生活充滿著熱情,對自己的幸福執著追求!面對家族中的重重困難,他沒有氣餒,相反他選擇了主動出擊。因為他知道妥協就是犧牲!最終歷經磨難的他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解讀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是推薦自我的正確人生態度。我們不能因為他人的看法而局限自己,更不能因為他人的說法而否定自己!我就是我,世界因我而精彩!
  解讀二:世界在你心中!如果你是悲觀的,那世界就會為你關閉大門,它給予你的就只能是無盡的愁緒;如果你是樂觀的,那么世界就會為你開啟大門,它給予你的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敞開心扉,適應環境,擁抱生活!
  【適用話題】勇敢向前、適應環境、征服自己、樂觀生活、堅持自我
  
  嚴寒中的風骨:覺慧
  “我們還是往右邊走罷,我曉得爺爺在梅林里頭,”他們剛走進月洞門,覺民這樣說,就往右邊走去。右邊是一帶曲折的回廊,靠里是粉白的墻壁,上面嵌了一些大理石的畫屏,再過去還有幾扇窗戶,那是外客廳的;外邊是一帶石欄桿。欄桿外有一座大的假山,還有一個長條的天井,平時種了些花草;又有一個花臺,上面幾株牡丹的枯枝勇敢地立在寒冷的空氣中,每根枝頭上都包扎著棉花。
  “要這樣才好。雖然是枯枝,在寒風里一點兒也不打顫。我們正應該學它的榜樣。不要像那小草,霜一來就倒下去枯萎了!”覺慧望著花臺發出這樣的贊語。
  “你又在發議論了,”覺民笑著說;“牡丹雖然這樣熬過了冬天,發了葉,開了花,然而結果還是逃不掉爺爺的一把剪刀。”
  “這有什么要緊呢?第二年還不是照樣地開出新的花朵!”覺慧熱烈地回答道。他們又往前面走了。
  旁白:覺慧是高府中的一朵寒梅,在封建禮制森嚴的家族,他敢于沖破重重封鎖,接受新思想;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同舊生活說“不”!他的出現讓整個家族甚至整個社會洋溢著一絲寓含新社會曙光的幽香!覺慧,年輕氣盛亦英雄!
  解讀一:做人就應該像霜雪中的枯枝一樣,堅毅挺拔,而不能像那小草那樣枯萎倒下!
  解讀二:我們不能因為有挫折困難而停止自己的腳步,因為只有堅持了,未來才會更芬芳!
  解讀三:困難與挫折不是上天的懲罰,而是上天的恩賜!其好比嚴寒凍霜,只會讓那些具有梅花風骨的人一展傲視群雄的風姿,一展堅毅剛強的人格內涵!
  【適用話題】做人、挑戰困難、超越自我、主觀能動性
  
  刀尖上的舞者:“龍燈人”
  接著文德、李貴、趙升一班人同時拿了五六筒花炮前前后后地對著玩龍燈的人射,使他們沒有地方躲避。這個辦法果然有效。龍雖然仍舊在拼命亂滾,但是火花卻一團一團地射到那些赤裸的身上,有的馬上落下地來,有的卻貼在人身上燒,把那幾個人燒得大聲叫。于是他們放下手站住不動,把竹竿當手杖緊緊捏住,讓轎夫們來燒,一面拚命抖動身子不讓火花貼在他們的肉上。他們身上的肉已經變了顏色,火花一來便發出細微的叫聲,而且一直在抖動。這時候觀眾們更滿意地笑了。大家便把花炮更逼近玩龍燈的人的身體燒,他們想把那般人燒得求饒。
  后來花炮燒得更近了。他們終于忍不住痛,逃開了。這樣一來那條威武地飛動著的龍就被肢解了,分成了九段,每個人拿著一段四處奔逃,彼此不相呼應。龍的鱗甲已經脫落,身子從頭到尾,差不多燒成了一個空架子。
  “難道人就沒有一點同情心嗎?”覺慧憤憤地說?!澳阏f得太過火了。這跟同情心有什么關系?五舅他們得到了滿足,玩龍燈的人得到了賞錢。各人得到了自己所要的東西。這還不好嗎?”琴發表她的見解道?!罢娌焕橐晃磺Ы鹦〗?,”覺慧冷笑地贊了一句,“像你這樣聰明的人也看不出來。你以為一個人應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面嗎?你以為只要出了錢就可以把別人的身體用花炮亂燒嗎?這樣看來,你的眼睛還沒有完全睜開嘞!”
  旁白:舞龍燈是中國慶祝春節的傳統節目。所不同的是在過去的年代里,舞龍燈的人都是迫于生計的下層貧民,是專門為上層階級帶來喜氣與歡樂的群體。在舞龍燈的過程中,雇主都會盡情地將火炮之類的硫磺物射向龍燈人,以博得一時的快樂。
  解讀一:文中的“龍燈人”跟時下的農民工有什么區別呢?他們出售的是勞動力,貶值的是人生價值,被踐踏的是人格尊嚴!拋棄階級觀念,眼含贊美之光,會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解讀二:同情不是施舍,快樂并非要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乞丐乞討的不是施舍,而是人格的尊嚴!其實,乞丐抑或窮人的敬意往往是衡量世人道德的一把標尺!
  解讀三:不要忽視他們的樸實與堅強,雖然處于社會的最底層,但是他們對生活的執著與熱愛,是值得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去贊美的!
  【適用話題】人格尊嚴、道德標尺、同情憐憫、心存贊美
  
  迷茫的一代:琴
  “倩,我愛我的前途,我也愛我的母親。我平日覺得應該不顧母親的反對和親戚的嘲笑、責難,一個人獨斷獨行。但是到了一舉手就可以如愿的時候,我卻想到我這種舉動會使母親受著多大的打擊,我的心又軟了,我的意志又動搖了。我想她苦苦居孀把我養育成人,平日又那樣愛我,體貼我,我反而給她招來社會的嘲笑、親戚的責難、她自己的希望的破滅等等。這個打擊太大了,她受不住。為了她,我寧肯犧牲我自己的前途?!薄百?,這一點就是我們兩人的不同處,你的理智可以征服感情,我的理智則常被感情征服?!?
  一種渴欲訴諸正義的感情在琴的身體內發生了。幾個大問題在她的腦子里盤旋:“犧牲,這樣的犧牲究竟給誰帶來了幸福呢?”“難道因為幾千年來這條路上就浸泡了女人的血淚,所以現在和將來的女人還要繼續在那里斷送她們的青春,流盡她們的眼淚,嘔盡她們的心血嗎?”“難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嗎?”最后一個更大的問題:“你愿意拋棄你所愛的人,去做別人的玩物嗎?”她覺得這時候她已經跪在那條路上了,耳邊一陣呻吟,眼前一片血肉模糊的景象。她還有什么勇氣來回答上面的問題?正義是那樣地渺茫!她的希望完全破滅了。她不能夠支持下去,便捧著臉哭起來。
  旁白:“蘊華,我了解你,你處境困難”,面對許倩如的熱諷嘲笑,琴無處躲藏!她知道自己要像許倩如一樣去剪頭發是不可能的,因為她的身份不允許,她的母親不允許,她的家族不允許!她只能活在向往與徘徊的矛盾中!
  解讀一:烏鴉尚有反哺之情,人更應有感恩之心,更何況我們是有感情的人呢?生活中年邁的母親不僅經不起折騰,而且更需要扶持,更需要交流,更需要呵護!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繁忙而忽視母親的脆弱,因為耗盡汁液的母親如同枯枝般需要孩子們的滋潤!
  解讀二:理智戰勝感情是一種睿智,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人生走向成熟的分水嶺!當感情與理想發生碰撞時,我們的價值取向該如何傾斜呢?是感情地一時沖動,還是理智地權衡得失?我們需要思索!
  解讀三:莊子有云: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在一條孤獨的而又浸泡了血淚的路上,我們能不能只身前移,就要看我們是否對生活充滿足夠的熱情,是否擁有足夠的勇氣!
  【適用話題】理想激情、理智與感情、勇氣與理智
  
  
  家
  “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這是以往有涵養的大人明智的做法。這種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來,和大人贈給孩子們的那些最精致的禮物一樣珍貴”,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這樣說。的確,家是孩子的依戀,因為那里有慈愛的父母,有父母的絮絮愛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特點。巴金筆下的家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個不幸家庭的悲慘畫面,家幾乎成了覺慧與覺民等進步青年的噩夢,因為那里僅僅是封建家長翻云覆雨的天堂,卻也是青年人斷送青春的地獄!
  挫折
  挫折,是一個煉獄場,能把人鍛造成時代的先鋒!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彼晕覀冊诿鎸θ松煺鄣臅r候,不可一味地抱怨命運的不公,而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只有這樣才能讓生命之花盛開。就像失明的海倫凱勒在無邊的黑暗中尋找到了光明的心靈;受辱的司馬遷在痛苦的陰霾里鑄成了不朽的《史記》;巴金筆下的覺慧沖破重重精神枷鎖,終成舊環境里的時代開拓者!在那些憔悴的日子里,他們雖遭厄運,但他們的心靈卻在飛翔!
  信仰
  信仰是黑夜里的一盞明燈,是迷途知返的一種警醒,更是撬動整個世界的支點!
  人生不能沒有信仰!陶淵明因為堅守人生的信仰,在誤落塵網之后,復返自然,采菊東籬;高覺民與琴在愛情遭遇四面楚歌的時候,因為堅守愛的信仰,讓他們的愛情峰回路轉;商業界傳奇人物史玉柱,在投資幾個億的房地產事業遭受失敗時,他憑著不服輸的信仰,再創神話!
  身處困頓時,信仰就是我們堅守人生理想的原動力,就像巴金所說:“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8799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