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范玉霞
【摘 要】:沒有自身的辦學特色,就難以保證高職教育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本文立足從貴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分析出發,借鑒國內外高職教育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提出貴州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的關鍵在于強化辦學特色的觀點。而辦出特色關鍵在于:基于貴州實際,特別是貴州比較優勢的前提下,堅持政府引導、科學規劃、適度規模、特色發展的基本發展思路,把握住政府和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兩個方面的幾個重點。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辦學特色 發展思考
貴州高等職業教育自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試點和探索以來,歷經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迄今已擁有一批如貴州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已初具辦學規模、有一定辦學特色的高等職業學校,為緩解我省經濟建設人才緊缺矛盾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如何抓住當前國家大力鼓勵和支持發展職業教育歷史發展機遇,突破區域經濟基礎薄弱瓶頸,加快形成貴州高職教育自身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力爭在群雄并起的職業教育體系中占一席之地,這是貴州高職教育工作者急迫且需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之一。
一、貴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貴州高職教育發展,迄今已近三十年,但真正的較快發展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之后。2001年以后,貴州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2001至2005年的五年間,全省新增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學院10所,總數達到15所獨立高職院畢業生數(人)貴州獨立設置的高職學院中,8所為省屬高等職業學院,7所為地(州)綜合性職業技術學院。從行業覆蓋面來看,7所行業性高職學院分別涵蓋電力、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輕化工、公安、航天、航空等行業。從辦學主體來看,公辦14所,民辦1所。從涵蓋辦學層次來看,6所省屬學院和7所地州市職業技術學院均實行中、高職并舉。
(二)主要問題。
1、高職院??傮w上辦學特色不夠鮮明。高職畢業生實踐技能不高,就業不到位的現象還在很多高職院校普遍存在。
2、職業教育自身定位不明確,盲目升格。貴州省15所獨立高職院校大多是從原中專學校升格形成;或由幾所中專學校合并,升為高職院〔?!?高等專科學校又努力爭取升本科。許多職業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只著眼于學校的外在形式的變化,而在教學等本質內容上仍按原來的路子實施。沒有做到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師資和實訓條件也都捉襟見肘,難以辦出高職特色。
(三)地方政府對高職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我省對職業教育的財政撥款數很低,整個“十五”期間職業教育經費平均每年大約4、5億元左右,只相當于省內較大規模一所高校的教育經費。培養應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實驗實訓條件、實習基地、教學設備,教師培養都受到地方財政投入的局限,必然會影響高職的健康發展。
(四)高職院校教師結構不合理。
1、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比例偏低。
“雙師型”教師是指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專業示范技能和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
我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現狀與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還很不適應,存在著許多問題 。特別是“雙師型”教師偏低,難以體現高職特色,更有礙于貴州高等職業教育培育面向基礎、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技術型人才。
2、學歷結構不合理,高學歷教師太少。
3、教師數量不足,遠不能滿足貴州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4、教師來源單一,絕大多數是從學校畢業分配到高職院校任教,專業課教師實踐性教學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普遍不強。
5、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觀與質量標準有些摸糊。
貴州在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即質量觀與質量標準有些模糊。普通教育類型對應的是學術標準,高等職業教育對應的是職業標準。學術標準與職業標準是兩種不同的教育質量標準,它們各有自己的性質、任務、內容、方法研究過程和評價的標準。
二、強化辦學特色,堅持基于貴州實際特別是貴州比較優勢前提下的正確發展思路
特色是高等職業教育得以快速發展的根本,特色是高等職業學校參與市場競爭并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寶,正因為如此,每一所高等職業學校都在挖掘自己的潛能創辦特色。筆者認為,貴州高等職業教育要辦出自身特色,重要的是立足貴州實際,才可能揚已之長、科學定位,實現發展壯大。
關于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問題,周和平認為必須彰顯三個方面的辦學特色:一是以企業為依托的辦學特色,實行校企合作。二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辦學特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勞動力市場分析和職業崗位分析入手,合理進行專業設置,開發綜合性課程。打破原有的教學大綱模式,按照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養要求,重新制定理論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大綱.并突出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在抓好理論課教學的同時,更要抓好在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的實踐課教學。建立一支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
三、遵循教育規律,加快貴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要把握的幾個重點
(一)從政府層面。
一是要充分認識到加快貴州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重大舉措;提高國民素質,提升我國綜合國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實現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要強化政府統籌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規劃、導向和管理職能。實現我省職業教育的宏觀發展目標,加快形成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職業教育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相配套的規劃體系。增加投入,整和職業教育資源,創新機制,加強監管,進一步規范職業院校的辦學行為,引導職業教育健康協調發展。
三是要著力推進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和創新,實行多元化的辦學體制。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共同興辦職業教育。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支持力度,形成國家辦、企業辦、民辦、各種社會力量辦并舉,集團聯合、國有民營、股份合作、個體等多種形式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四是要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各級政府應切實轉變觀念,將職業教育投入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中,將中等職業教育規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必須重視對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條件的改善,重點支持實訓基地建設、師資培訓和貧困生資助;要確保兩項附加按規定比例用于職業教育,以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促進職業學校的規模發展。
(二)從職業教育機構層面。
1、是要切實提高教育質量,以質量求生存。
要遵循職業教育客觀規律,既要從“軟件”上下功夫,如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夠、結構合理、能力強的“雙師型”職教師資隊伍;又要從“硬件”上如切實加強和完善實訓基地建設等,總之,職業教育既要區別于普通教育又要區別于成人教育,堅定自己的辦學特色,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對各種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是切實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為出發點設置相關專業。
要緊緊圍繞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和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建設的實際需要,大力發展如:煤電相關專業;中藥制造相關專業;旅游相關專業;裝備制造相關專業等。以及如電子信息、煙酒業、交通運輸業、計算機軟件、現代農業及生態畜牧業、企業經營管理、現代物流業等其它緊缺專業。
3、是切實要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創新培養模式。
職業院校要真正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就必須與企業建立緊密聯系,改革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勤工儉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應進一步擴大參與學校的范圍,中等職業學校要做到學生最后一年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學校要積極調整辦學思路,瞄準市場對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需求,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學改革,轉變培養模式,開展訂單式教育,強化實踐能力訓練。
參考文獻:
[1]周和平,對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教育與職業,2005/13
[2]范玉霞,貴州人力資本現狀與職業教育發展思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貴州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研究(專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890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