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理性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法春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目前還只有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其體系有待完善,于是有些高職院校產生了升格為本科院校的愿望。鑒于此,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升本科在許多方面存在理論體系不完善、對高職本科人才的認識不到位、辦學條件不成熟、師資數量質量不足、相關制度不配套、國家財力有困難等不足,時機還不夠成熟,急于設立高職本科負面影響較多。設立高職本科是完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必然趨勢,應該以完善理論體系、完善教育制度為重,適量試點,穩步發展。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育類型;高職本科;理論體系;教育制度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08―043―04
高等職業教育經過近十年的飛速發展,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創新的排頭兵。截止到2009年,全國獨立設置高等職業院校1215所,招生313萬人,占普通高校招生總數639萬人的49%,在校生965萬人。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礎力量。隨著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許多高職院校都有升為本科的愿望,大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勢,有些學校在積極做準備,甚至已付諸行動。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應該有本科層次,甚至應該有職業教育的碩士和博士,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但是,目前設立高職本科院?;蚋呗氃盒I駷楸究圃盒?以下均簡稱高職本科)的時機成熟了嗎?
一、高職院校升本科的時機還不夠成熟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雖然已有三十年歷史,近十年來又得到了飛速發展,但要升本科,諸多條件尚不具備,時機尚未成熟。
1.理論體系不完善,升本缺乏理論基石。1980年13所職業大學的成立標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誕生。高等職業教育剛剛三十歲,其理論體系還不夠完善,甚至人才培養目標都幾經變化。80年代以職業大學為主,培養目標定位于技術應用型人才;1995年8月的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研討會定位為高層次實用人才;教高[2002]2號文件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教高[2004]1號文件明確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這一定位在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更加明確。剛剛達成共識,如果又要把部分高職院校升為本科,那么,高職本科培養目標又如何定位呢?是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還是與現在的普通本科相同?所以要設立高職本科,首先要建立相關理論體系,明確其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高職本科設立的軟硬件條件、辦學模式與培養模式。這些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
2.社會對高職本科人才的認識不到位,升本缺乏社會背景。高職院校經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才讓社會對高職有了一定的認同。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職畢業生之所以受企業青睞,不完全是因為高職畢業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職畢業生只是??茖哟?,企業給??茖哟萎厴I生的工資比本科的低。也就是說,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只局限于層次的高低,還沒有真正把它當做一種類型,如何將高職本科與普通本科相區別?如何提高高職本科在社會上的認同度還有一段路要走。
3.辦學條件不夠成熟,升本先天不足。高職院校辦學時間較短,從總體上講,辦學實力還不強,特色尚未形成,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發展還停留在規模發展上,主要精力用在了規模擴張、校舍擴建而不是內涵建設上。2006年啟動國家級示范性院校建設以后,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關注內涵建設。然而,內涵建設不可能立刻見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內涵建設更需要辦學條件的支撐。高職院校由于經費體制缺陷普遍面臨資金短缺、運作艱窘的危機,還不適應規模擴張及內涵建設要求,特別是實訓條件和師資隊伍條件,需要逐步完善。
(1)實訓條件不完善,缺乏技能訓練基地。由于招生人數不斷增多。而經費短缺,導致實訓條件跟不上學生人數的增長,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實習工廠、車間、實訓器材與設備普遍不足,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也受諸多限制,就連國家級示范性院校,大多只是重點建設專業的實訓基地加大了投入,同樣存在總量不足,投入的增長跟不上發展的需要,現有的設備服役期過長、老化陳舊嚴重、更新難的問題。許多專業缺乏技能訓練基地,尚不能滿足大專層次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更不要說本科層次人才培養的要求了。
(2)師資數量質量不足,缺乏“雙師型”教師。目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在數量上一直嚴重不足。根據人才培養水乎評估條件,生師比18:1才算合格,而能嚴格達到這一指標的高職院校幾乎沒有;另一方面,雙師素質教師也不足。由于各學校不斷擴招,隨著學生人數不斷增多,教師人數也不斷增多,導致高職院校只能從高等學校錄用應屆碩士畢業生或博士畢業生。這些新進教師從學校走進學校,接受的是傳統普通教育,沒有企業工作經歷。學?,F有教師也由于教學工作量超負荷嚴重,能進企業掛職鍛煉、參與實踐的寥寥無幾。大多數新老教師不具備雙師素質,更不用說“雙師型”。這對于培養??茖哟蔚母呗毴松写娌蛔?,更不用說培養本科層次的高職人才。
4.人才培養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升本缺乏基礎。由于學校定位不準,條件不完善,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不適應當前高職生源狀況,不適應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的培養,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沒有全面實施,目前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的需要有偏差。表現出來的現象是,高職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較低、就業質量不高。因此,轉變高職教師教育理念,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深化高職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一段時問,盲目升本科,只能誤人子弟。
5.相關制度不配套,升本缺乏政策支撐。完善職業教育體系,設立高職本科,必須有配套的政策制度,特別是高考制度支撐。我國目前的高考是為選拔精英人才設置的制度。以廣東省2010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為例,參見表1(只列出文史類和理工類),共分三批,其中第三批是??茖哟?,無論是3A還是3B都比本科院校低,專科最低分數線比本科最低分數線低100多分(比第一批分數線低200多分)。顯然,高中成績較好的學生都被本科院校錄取,被錄取到高職的學生大都是理論基礎比較差、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學生。如果設置高職本科院校的話,將按什么樣的分數線錄取?按2A還是2B,按2A恐怕高職本科自己都不愿意,因為怕招不到學生,特別是成立之初;按2B獨立學院、民辦學院又不同意,因為高職本科比獨立學院有更強的競爭優勢,同樣是本科,獨立學院、民辦學院是私立的,學費又貴,而高職本科是公立的,學費相對較低。如果在2B下再設一個分數線,實質上又把高職作為一個層次對待,跳不出層次枷鎖,高職招收的學生還是一個低層次的,顯然對高職本科發展不利。如何像西方國家一樣,讓高中畢業生自由選擇接受高等普通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這是一個大的課題,需要改革我國高考制度,變
革教育體系。
6.國家財力有困難,升本缺乏保障。高職院校遲遲不能實現生均撥款,多數高職院校依靠規模擴張支撐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的收入絕大部分是學費收入(民辦院校更不用說)。教育部幾年前就提出的實行生均撥款政策遲遲不能落實,表明國家財力暫時還不能承擔這一要求。如果高職院校升為本科,而資金投入的渠道不改變,投入基數不大大提高,將很難滿足高職人才培養的需要。然而國家財力能否承擔部分高職院校升本科?筆者認為還有很大壓力。
二、急于設立高職本科的負面影響
在以上諸多方面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盲目設立高職本科,將不利于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認同,不利于高職人才培養,不利于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
1.急于設立高職本科不利于社會對高職教育認同。雖然社會對高職教育有一定的認同感,但是離充分認同還有一定距離。相對來說,高職畢業生動手能力強,但并不是所有高職畢業生的動手能力都強于本科學生;相反,本科學生的理論基礎絕對勝于高職生,要讓社會、行業、企業完全認同高職畢業生,各高職院校還需要不斷努力,優化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真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只有高職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完全符合企業的需要,他們素質高、上手快、能力強,高職教育才能得到社會普遍的認同,在這種情況下再設立高職本科才會容易被社會、企業接受。否則,高職本科畢業生將面臨兩難境地,理論基礎不如普通本科生,動手能力又不如高職專科生。
2.急于設立高職本科不利于高職人才培養。自1999年底第一次全國高職高專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以來,高等職業教育得以大力發展。到2009年底,高職院校(含高等??茖W校)發展到1215所,平均每年新設立的高職院校近百所,在某種程度上說高職發展迅速,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高職發展過快,有點一哄而上。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了,普通本科院校還只有1079所,顯然本科院校的發展比高職院校更合理、更科學。如果有第一所高職院校升為本科,其他高職院校將盲目效仿,許多高職院校將不安心??茖哟蔚母叩嚷殬I教育,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升本上,關注多引進教授、博士,將大量的精力、財力和人力等用于升本的運作上,而不是內涵建設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顯然不利于人才培養。因此,高職院校還需要強化內涵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要創新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只有培養的人才質量達到了一定水平才具備升本的資格。
3.急于設立高職本科不利于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急于設立高職本科不利于社會對高職完全認同,不利于高職人才培養,也不利于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在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理論體系不完善、設置標準和條件不規范、教育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盲目設立高職本科將會導致高職本科辦學定位、培養理念、發展方向等方面有偏差,走彎路,將會嚴重制約高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弄不好高等職業教育永遠擺脫不了“教育層次”的枷鎖。因此,理論界、政府、行業企業、高職院校各方面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創造條件,以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從而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
三、設立高職本科及完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策略
雖然高職院校升本科的諸多條件尚不具備,時機還不夠成熟,我國高職教育在現階段應該以專科層次為主,不能盲目升格,更不能不講條件、沒有規范地一哄而起,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到來,我國的產業結構、行業結構和各行業的技術結構將面臨重新調整和升級,這就要求有更多更高級、更專業的應用性技術人才與之相適應,必然對高等職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結構向高層次發展是必然趨勢。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潘懋元指出,高職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高職??啤⒏呗毐究?、高職研究生三者應是從多到少呈金字塔形的結構。因此,高職本科將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設立高職本科是完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一大關鍵決策。首先需要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理論體系,完善教育制度,選擇適量學校試點,然后穩步推進,逐步發展。
1.構建理論體系。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職業教育是一種教育類型,但這一類型到目前為止很不完善,體系存在很大缺陷。雖然近幾年高等職業教育理論有一定發展,但僅限于專科層次的研究,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理論還是一片空白。因此要設立高職本科,首先必須構建其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包括:
(1)明確高職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質量保障體系等。
(2)制定高職本科辦學的具體指標、有關規范。顯然,其指標不能照搬普通教育本科的內容,高等職業教育不僅體現“高”,更重要的是“職”。高職本科指標中的重點在于實訓基地條件、“雙師型”教師比率(而不是“雙師”結構)、技術服務能力(包括服務效益、獲取專利數等)、人才培養質量等硬指標,而不應該是教授比率、博士比率以及科研成果數等。
(3)重組現有普通高等教育體系。其一,應用性本科納人職業教育體系。按照培養的人才類型重新劃分現有普通高等教育體系,培養學術型、工程型人才的院校劃為普通教育類;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院校(以下簡稱應用性本科院校)劃為職業教育類;師范教育、會計、法律等職業性表現明顯的院校,筆者認為也應該劃歸職業教育體系。另外,各類民辦本科院校、獨立學院以及部分地級市主辦的應用性本科院校,他們很難擔負起學術型、工程型人才培養的責任,因此也應納入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其二,成人高等教育劃歸職業教育范疇。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高教發展特殊時期出現的一種新生事物。長期以來,成人教育主要以學歷教育為主,帶有濃厚的文憑補償性質。毋須置疑,成人教育為高等教育作出了一定貢獻,但隨著高校擴招,成人教育生源緊張,分數線不斷降低。面對困境,很多高校對成人函授教育實行經濟承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把成人函授教育給功利化了,只是把它作為學校增加收人的“搖錢樹”。顯然,成人學歷教育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必須轉型。對作為專門培養學術型、工程型人才的高等學校來說,舉辦成人教育已不再合適,成人教育也承擔不了培養學術型、工程型人才的責任,作為一種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教育形式,應該劃歸職業教育范疇,在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理論體系時應該把成人教育納入統籌考慮。
(4)擬訂設立高職本科的方法和方案?,F有高職院校采用“三改一補”的形式建設,高職本科也應用相應的方式來設立,如將現有的應用性本科院校及成人高等本科院校轉型為高職本科;對現有條件好的高職院校(或幾所條件好的高職院校合并)有計劃、有步驟地升格為本科院校。
2.完善教育制度。高職本科的誕生將會對現有的教育制度產生沖擊,特別是高考制度。如果還沿襲現有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職業教育就永遠不能成為一種類型,即使設立了高職本科
它也只是一個層次。職業教育要真正成為一種類型,必須與普通教育處于平等地位,這意味高考制度必須進行顛覆性變革。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實現,打破傳統的高考制度勢在必行,筆者認為有必要借鑒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的先進經驗。
除了高考制度,還存在收費制度、辦學體制、投資體制等設立高職本科需要解決的一些難題。例如,目前本科院校收費標準普遍低于高職院校,這顯然是一種非積極的、非公平的差別政策。設立高職本科后,政府部門在制定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時應更多地參考居民的收入水平,使高職本科與普通本科處于平等地位;還有投資體制。目前,高職院校生均撥款遲遲沒有實現,造成了學校規模發展與教學條件(師資、實訓等)矛盾難以解決。高職院校為了生存不得不擴大招生規模,而招生擴大后又無法相應增加師資,也無法相應投入資金購買實訓實習設備。高職院校經費不足成為人才培養質量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教育教學改革、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往往都是因為經費不足、條件不完善而得不到真正落實。如果投資體制不解決,高職本科依然解決不了目前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困境。
3.適量試點。學者們相繼提出設立高職本科的見解。徐國慶提出:“由于高職院校已有一定的技術教育辦學經驗,積累了一定的適合技術教育的師資和設備。加之有些高職院校還擁有行業背景,因此,讓少量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更容易辦出技術教育的特色?!睏罱鹜烈蔡岢觯骸按_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我國本科層次的應有地位,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客觀需求,既忽視不得,也延誤不得。目前應有少量試點,今后根據社會實際需要逐步發展?!惫P者贊成讓少量條件好的院校升格為本科或將現有部分應用性本科院校轉型為高職本科進行試點。不過,為防止現有高職院校盲目跟風,最好先選擇適量的有代表性的應用性本科院校進行試點,并搭建好中職和高職???、高職??坪透呗毐究频摹傲⒔粯颉?,做好中、高職各層次的有效銜接。一來將構建的高等職業教育理論應用于實踐,指導試點院校的建設,檢驗理論的正確性、科學性等;二來可對該理論進一步完善、深化,為高等職業教育穩步、科學發展積累經驗。
4.穩步發展。通過試點學校一輪甚至兩輪辦學,其理論體系不斷完善,完全有能力指導本科層次的高職院校建設與發展??芍鸩綄F有應用性本科院校、民辦學院、獨立學院轉型為高職本科;同時高職院校經過一段時間的內涵建設,有條件也有能力升格為本科,可嚴格按照指標體系升格一部分高職本科,使高職本科穩步發展,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層次結構多元化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在經濟發達地區以發展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為主,按照需求配置??茖哟蔚母叩嚷殬I教育資源,按照需求適度發展研究生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其實目前的教育碩士、軟件碩士、工程碩士應該屬于職業教育的碩士);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發展??茖哟蔚母叩嚷殬I教育為主。
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高職本科的設立應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不能再走“三改一補”的老路,發展速度不宜過快、數量不宜過多、規模不宜過大、設置權限不宜下放?,F有高職院校,近階段應該安心專科層次的高職教育,需要不斷夯實基礎,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實力;需要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與建設,產學研結合,提高服務能力;需要大膽解放思路,走內涵發展的道路,創新辦學特色;需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這些努力,創造“升本”條件,為完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作出應有的貢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51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