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家庭教育中家長的終身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艷梅
摘要:家庭在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督促孩子成才的過程中有著學校和任何其他社會群體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家長應該加強個人“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和別人交流,并進行自我反省以達到更好的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目的。
關鍵詞:家庭教育;孩子成長;家長終身學習
一、家庭教育呼吁家長的學習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一般認為,教育有三種形式: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從廣義上說,凡是有目的的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以及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品質的活動,都可稱為教育。那究竟何為家庭教育呢?當今流行的觀點認為:家庭教育是指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父母或其他年長者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他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受到孩子各方面的影響。同樣,孩子在接受家長教育的同時也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教育家長,因此,孩子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
可見,家庭教育中家長和孩子都既是主體又是客體,他們之間是互動的。一方面,由于孩子正處于身心發展時期,各方面尚未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很多行為正在不斷養成過程中,因此,他們需要家長或其他年長者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另一方面,孩子處于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他時刻會受到來自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無形中會形成很多社會化的行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家長,家長只有認真對待這種影響,以不斷學習的心態面對孩子不斷變化的行為,并根據孩子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育對策,才可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家長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早在1994年羅馬舉行的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上,“終身學習”就被認為是人類“21世紀的生存概念”。所謂終身學習,指的是“個人在生命全程中所從事之各類學習活動?!逼渲既ぴ谟谑姑恳粋€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適合其需要的教育機會,從縱向而言,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銜接;從橫向而言,是正規教育、在職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的協調??梢哉f,終身學習無所不在――它發生在人類生活的所有空間,在變化無窮的時代,人們的認識不能停留片刻,學習通過一生進行;學習不僅是一個需要持續一生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進行全面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目的是接受社會的變化和挑戰。既然“終身學習”是每個人都需接受的學習理念,那作為未來花朵養育者的家長則更承擔著艱巨的學習使命。隨著如今經濟的快速發展,家庭結構也在發生巨變,各種類型的家庭家教問題凸顯:如在外務工的父母把孩子交給長輩的家庭;工作尤其是生意太忙沒空家教的家庭;高級知識分子卻面臨著不懂與自己孩子打交道的家庭;家長自身文化道德水平影響家教的家庭等等。不管以上家長是有文化還是沒文化,是在孩子身邊還是遠離孩子,他們的家教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需要學習怎樣對孩子進行有效地家庭教育。因為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待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觀念等都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觀點和言行,這種“潛教育”往往比“顯教育”更具影響力。所以,育人先育己,如果要想使孩子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家長就得與時俱進,不斷更換自身的知識結構,認識他們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掌握孩子特有的言行、思維、情感方式,全面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獲得與孩子相處并與其交流的特殊技能、技巧,以正確引導孩子的發展,真正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1.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要求
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向來便受到家長們的關心,“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有個學校體育館里的標語寫著:“自覺加強鍛煉身體,立志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笨梢姡瑢W校和社會對身體健康也是相當重視的。
當然,孩子健康與否并不單純從身體指標來考核,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可忽視。《傅雷家書》的很多內容是傅雷夫婦與其子傅聰探討人生、音樂、藝術、成長、婚姻等,字字句句流淌出他們對兒子無私的愛、真摯的情和無時不在的牽掛。他們可謂是嘔心瀝血、苦心孤詣地培養兒子,特別是當傅沖正處于成長期只身遠在國外求學時,更是諄諄教誨,事業上、生活上字字叮嚀。五六十年代的青年被稱為“反叛的一代”,傅聰卻獨能保持“熱烈又恬靜、深刻又樸素、溫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真”的品性,這很顯然與他父母的事無巨細不無作用。《傅雷家書》吸引我們的也正是其言行對人生的指導意義,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具備完整的人格。然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品德、學習不聞不問,只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更有甚者,晚上家里成了賭博的場所??梢韵胂螅⒆又蒙碛谶@樣的環境,其心理上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要是多一些像傅雷夫婦這樣的典范家長,對孩子多一些教誨、引導,多一些關心、愛護,“馬家爵”悲劇也許就不會上演了。
愛因斯坦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所以家長們平時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健全的問題。如今社會正進行著巨變,孩子所面臨的環境也在變,如果家長不加強自身的學習,而是以自己以前成長的環境或標準來要求孩子,那就很有可能和自己的孩子無法溝通。所以筆者認為在孩子身心健康和性格的培養方面,家長要學會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動態,多向孩子詢問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有必要的話還要學習一些自己可能以前根本不感興趣的知識,如上網聊天,打游戲以便用自己的切身體驗來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并取得他們的信任。為了豐富自己的角色內涵,由此家長應該盡力做到:生活上是關懷備至的保護者、品德上是循循善誘的引路人、學習上是知識淵博的指導者、心理上是洞悉入微的保健醫生、精神上是靈息相通的大朋友、交流中是孩子情感傾訴發泄的聽眾。
2.學校教育的呼喚
在這個“三位一體”(家長、學校、社會)的社會里,隨著社會競爭的劇烈,多數人認為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這就要求整個社會中個人、家庭、團體、學校及各種社會結構的綜合作用。其中,家庭具有其他任何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是一生一世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家長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活動場所,是孩子教育的大本營,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學校并不是培養孩子的唯一場地,學校是學習書本知識的主要場所,在培養孩子人品素質及綜合能力等方面也幾乎成了所有父母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v觀古今,凡是對人類有所貢獻的名人志士,多數在幼兒時期就開始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了,他們的成功都包含父母教育的心血。教育不是學校、老師們的“專利”,恰恰是家長對子女應該承擔的義不容辭的“終身社會責任”。
3.社會發展的需要
西方有句格言說得好:“與其說國家的命運掌握在政治家手中,不如說國家的命運掌握在父母手里,推動搖籃的手也在推動人類的未來。”中國亦有古言:“養不教,父之過?!焙⒆拥呐囵B問題向來就是人類社會得以傳承發展的頭等重要問題,而家長在其中處于關鍵性的地位,家長的教育角色培養要比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依賴于教育,教育的發展關鍵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關鍵則在于家長。據統計,很多家庭教育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如意。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對自身問題似乎沒有過多的拷問,往往歸咎于社會、學校、老師以及子女的不爭氣。客觀地講,家長們必須為此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正是家長們自身教育知識的欠缺影響了家庭教育的質量。
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慨嘆孩子“難教、不聽話”;而孩子則埋怨父母過于嚴厲,不給他們自由,孩子對家長“良苦用心”不予理解的現象給家長的教育帶來了潛在的危機與挑戰,“如何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使孩子在愉快的、輕松的、和諧的家庭關系中主動學習”便成為眾多家長需要學習的緊迫課題!
以上筆者從孩子身心健康、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分析了作為特殊社會角色的家長進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正因如此,要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家長,就必須進行終身學習,以獲取和更新知識,滿足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在當今知識更新速度極快、青少年與成年人間代溝問題凸顯的社會里,父母又該如何把終身學習當作一種生存方式,時時處處抓住學習的機會,使自己成為稱職的父母乃至“教育家”呢?
三、家長終身學習的方法與途徑
1.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觀念是行為的指南。實踐證明,思想觀念陳舊,就不但發現不了孩子的問題,而且還會埋沒孩子的天性。只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把終身學習化為自覺的行動,才能跟上時代潮流,適應孩子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家長首先要放下架子,把孩子當做朋友,用心與其進行交流,尊重他們的自主權與決策權,給予他們一定的發展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與孩子心的交融。由此,家長只有注重培養自己的終身學習意識,才有可能成為孩子喜愛的父母。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當前網絡信息是全社會尤其是城市地區獲取學習資源的重要途徑,也是廣大家長尤其是城市地區家長進行終身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這種學習方式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都可以展開學習,這就為家長了解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規律、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識開辟了新的途徑。面對日益豐富和多樣化的網絡資源,家長既可以登錄相關網站以擴大自己終身學習所必需知識視野,也可以選學網絡教育課程以豐富自身的育人知識,還可以進入論壇以進行自主學習和交流。
3.參加各類家長學?;蚺嘤柊?
家長可以根據自己教育子女的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家長學校和培訓班的課程。如優生優育的孕前教育和胎教,蒙氏(蒙臺梭利)早教中心的孩子早期養育及家長學校等。通過這些方式家長可以學習有關孩子的教育學、心理學、衛生保健知識和教育方法,從而開闊自己的眼界,獲得成功的經驗,同時理論聯系實際,針對當前社會存在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以糾正自己的錯誤,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4.閱讀各類家庭教育書刊
閱讀家庭教育書刊也是家長開展終身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和報刊市面上很多,如陳鶴琴的《家庭教育》,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以及《童年的秘密》、《教育漫話》、《天才教育》、《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卡爾.威特的教育》、《愛彌兒》等;有些刊物,如《父母必讀》、《中華家教》、《家教博覽》等對擴大家長知識面增強教育意識,更正教育觀念具有重要的價值。
5.交流家庭教育經驗并進行自我反省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全面開放的社會,家長應學會與他人交流溝通,善于從他人的家庭教育經驗中吸取經驗教訓。同時,由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也應學會不斷地對自己家庭教育的實踐進行反思,通過對自身家庭教育實踐的反思,使自己成為一個善于從自身的經驗中學習的人。《論語》言:“吾日三省吾身?!奔议L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經常地三省其身,檢視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效果。
總之,家長應重視家庭與學校、社會的聯系,把自身的終身學習作為一項生活大事來做,在堅持不懈進行終身學習的過程中,使家庭、學校、社會教育更好的協調起來,為把兒童培養成為21世紀所需人才而攜手奮進!
參考文獻:
[1]朱紅.搞好家長終身學習提高家庭教育質量.成人教育,2005,3.
[2]劉偉.論“家長”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繼續教育研究,2004,1.
[3]彭書淮.天才書.海潮出版社,2003.
[4][美]M.S斯特娜著.張艷華譯.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京華出版社,2001,7.
[5]高志敏.關于終身教育與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探討.教育研究,20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53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