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維維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既要遵循語文發展性原理、注重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又要引導學生識字、寫字,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進行閱讀、寫作等綜合性學習。即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提高感悟、理解、欣賞、評價、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同中求異,上出自己的特色。在閱讀教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明晰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意義
  
  隨著教學的改革,課堂教學越來越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角色正轉變為課堂中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學習為本,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我發現,自我探索,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但是尊重主體,并不是放任學生自流,一方面,該講的知識教師要做重點講解,另一方面,不要一味地遷就學生。
  
  二、注重學生的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應該放在課堂教學的第一位。只有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后,才能作進一步的分析及感悟。教師在指導學生分析課文時可采取以下三個“角色轉換”,挖掘學生創新的潛質。
  1.師生之間的角色轉換
  教師可提出某種疑問,讓學生幫助解決。這樣做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并在“幫助”老師弄清疑問的過程中,強化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角色轉換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某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好,教師就可以讓他當小老師去教其他的同學學習;如果誰的課文朗讀得好,就可以請他范讀;如果誰理解得深刻,就請他來表演。學習中角色的不斷轉換,能夠喚起學生積極上進的心理,調動學生內在的動因,促使學生不斷地探索知識,完善自我,挖掘創新的潛質。
  3.學生與學習內容中的角色轉換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往往凝聚著作家的靈感、激情、思想,以及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多元化的角色,為學生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讓學生與這些角色同喜同悲,使學生內在的情感與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鳴,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學生的再創造中得到延伸,使學生學習語文的時空得到了拓展,創新的潛質得到了開發。
  
  三、激發學生的“情”
  
  教師在激發學生的“情”時要講究策略、轉換角色,讓學生設身處地進入課文情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聯想、想象,此外,還要聯系學生生活。閱讀中的表情是從句子中、詞語中理解出來的,而不是強加進去的。例如,在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中小女孩渴望讀書的段落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文本背景,抓住重點字詞,體會小女孩渴望讀書、渴望知識的心情,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這樣學生的感情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四、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動手時間,讓學生邊讀邊畫邊批注,然后開展小組交流,最后再回答,這時學生才有感知。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團體協作的能力,使學生不再沉悶地、被動地學習,而是樂于去學,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并“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運用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達到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目的。
  
  五、注重教學側重點,有技巧地引導
  
  教學過程中不要求面面俱到,但重點要突出、要有深度,不要只在面上挖坑。閱讀教學不同于做練習題,不是要求學生解決所有的問題?!澳阒懒耸裁础辈豢缮?,但是中高年級更傾向于揣摩重點段落,整體感知其背景,抓重點句子。例如,在教學《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感受貧困山區孩子們求學的艱辛、學習條件的惡劣,然后針對小女孩那雙“大眼睛”重點感悟課文的第2-5自然段,即文章的第二部分?!斑@雙大眼睛,是那樣專心,那樣明亮。它注視著前方,生怕漏掉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每一個字,生怕漏掉老師講的每一句話?!眱蓚€“生怕”道出了小女孩對知識的渴求?!半m然清晨教室光線并不明亮,雖然她上學前連梳頭洗臉的時間也沒有,可是就連這樣的學習機會她也擔心會失去?!眱蓚€“雖然”告訴學生:小女孩的學習環境是如何惡劣。但是就是這樣的條件她也渴望上學、渴望知識,非常擔心會失去上學的機會。此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重點感悟與揣摩,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拓展訓練:你還能從小女孩的照片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第三部分“大眼睛”照片所展示的魅力和第四部分“大眼睛”照片留存至今的意義。
  
  六、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理解字詞句,不要脫離文本
  
  在文本對話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最重要,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不要長時間離開課本夸夸其談,拓展也不要太多。有些教師在講優質課時,雖然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但在進行文本的感悟與拓展時,往往大談文本之外的東西,脫離與文本的直接對話,這樣整節課就顯得空洞、不切合實際,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時緊緊把握文本,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有價值的拓展訓練。
  
  七、注意閱讀教學中人文內涵的滲透
  
  語文學科是人文學科,人文學科的價值在于使學生在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人文性的滲透。如在教孟郊寫的《游子吟》這一課時,讓學生理解了詩句的含義后,我讓學生談談學了這首詩后的感受,并說說他們的母親又是如何,他們想將來怎樣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學生紛紛說出各自母親是如何無微不致關懷自己的,將來要如何報答母愛。我聽后,及時地加以肯定和表揚,并對學生提出期望,希望他們長大以后能夠真正懂得孝敬父母。這樣便在教學中讓學生懂得了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教師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只有做到這些,語文教學才能真正地體現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859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