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作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作文教學如何順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為學生的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體現“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這一理念,應是作文教學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應對
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眾多,而關鍵在于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作文中有樂趣有收獲。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征發掘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那么,怎樣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開展作文教學呢?筆者就此談幾點感悟。
一、通過閱讀豐富學生的體驗,誘導寫作興趣
優秀的作品往往是對生活感受豐富、細膩、深刻的作品,易于觸發學生的心靈。因此,閱讀是激發、培養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從這個角度說,作文課是不能脫離閱讀課的教學而獨立存在的。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語句優美,感情飽滿,是很好的習作例文。如學習《慈母情深》一課,有這樣一個感人的畫面——“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闭n文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養育之苦,母親的慈祥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情。教師通過剖析課文,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感悟日常生活中與父母、親朋、老師、同學之間的一些感人的事情,體會一份份獨特的恩師情深、嚴父情深、朋友情深,這樣讀寫互動,循序漸進。豐富了學生的體驗,誘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觀察自然生活,積累素材,激發寫作興趣
1. 觀察自然景觀,激發寫作興趣
《課標》中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據此,教師應根據教材中有關作文訓練要求,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活動。如春天帶領學生觀察學校周圍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燕子回歸等春天的足跡,感受春的氣息,觀察萬物的變化。秋天,組織學生觀察上學途經的山坡、田野里豐收的景象。冬天下雪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賞雪景,在雪地里盡情地玩耍,堆雪人、打雪仗……學生肯定能留下深刻印象。通過觀察,學生有了第一手的材料,然后根據課本要求,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學生很快就寫出了生動、具體的習作。
2. 觀察生活,提高寫作興趣
小學生盡管閱歷淺,但他們的生活畢竟還是豐富的,特別是農村小學生有一定的鄉村生活經驗,教師平時有計劃地讓學生觀察老師、同學、家長和一次活動、一件小事、一種花草、一種小動物等,并隨時記下這些材料,根據素材,選擇寫作題目。這樣學生就有東西可寫了,寫起來如同囊中取物,容易多了。
三、組織相關活動,激勵寫作興趣
盡管近年來,出于對安全因素的考慮,學生參加校外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采茶、春游、野炊等活動基本上都已取消。但作為老師,仍應該關注學生的課余生活,經常在校內組織一些恰當的活動。
新課程的探索之路還很長很長,以上僅是本人對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的一些思考??傊瑢W生的寫作興趣一旦培養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高漲起來,就會產生積極向上、強烈求知的情緒,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作文教學將會得到更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霞. 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幾點做法[J]. 讀寫算(教研版),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8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