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形近字教學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 峰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由于形近字在漢字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形近字教學就成為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值得注意的一方面。筆者從多年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總結如下四法,與諸同仁商榷。
一、比較法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對于比較形象的,能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將生字字形生動直觀地與舊字區分開來,注入學生頭腦的形近字,可采用比較法進行教學。
如“喝”字可運用比較法做如下教學:1.找出“喝”字的形近字“渴”。2.聯系生活,形象區分,識記新字:①我們口渴了,最需要的是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口渴了,最需要的是水?!边M而得出:正因為我們口渴了,最需要的是水,所以“渴”字是三點水。②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引導學生說出:因為我們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這樣形象的比較,學生便很扎實地掌握了“渴”與“喝”的區別。
貼近生活,直觀比較,能使低年級學生愉悅準確地掌握新字,同時又能鍛煉其辨析字形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類似“悄”(消)、“莖”(輕)、“跑”(抱)、“籃”(藍)等形近字都可以采用比較法進行教學。而對比較抽象的、不便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區分其與舊字異同的形近字就不宜采用比較法教學。如“了”字,我采用此法將它與“子”比較,還編了句口訣:“子”字去掉一橫就是“了”。起初是有效果,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斷出現類似“桃了”、“小鳥飛走子”等錯誤,并且很難糾正。
為什么抽象的形近字采用比較法教學,學生反而會出錯呢?
1.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負遷移帶來的“泛化”。
所謂負遷移即前攝干擾。從兒童心理發展來看,初入學兒童的識字是從字形結構的感知開始的。大體輪廓的知覺占優勢,精細的辨別能力不高,空間知覺的精確性和“分化”性較低。
新授生字時,學生對才建立起來的新字表象印象較膚淺,在這種薄弱環境下引入學生印象很深的舊字,就正好對學生起了一種暗示強化作用。即比較法為舊字表象的再現創造了條件,使舊字先入為主占據了學生的頭腦。從而使新舊字在學生的頭腦中混淆、糾纏、互相干擾,也就產生了負遷移。這就是漢字教學中的泛化。
同樣,形象的形近字教學中如果使用時間過早,也會導致泛化現象。
新字教學中過早地出現反例也同樣會給學生掌握新字帶來極大的心理干擾。即后攝干擾。如“武”字,新授時我將它當作一般的生字來教學,指導學生分析其字形筆順,當堂書寫時幾乎沒有學生出錯。課堂練習前,我無意中強調了一下:“武”字沒有一撇。不曾想到的是,許多學生的作業中偏偏出現了多一撇的“武”字。
“武”字的教學失誤,也正是由于“武”字的表象在學生的頭腦中尚未牢固的基礎上出現了反例,從而產生了后攝干擾,導致學生的錯字出現。
2.從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接受知識的能力和辨析能力較差,新授生字時,采用比較法,學生定會在頭腦中重現舊字形象,如此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與我們的教育宗旨是背道而馳的。
綜上所述,形近字教學中過早地使用比較法或出現反例會導致“泛化”,無益于學生對新字的掌握。因此,比較法一般不宜在新授生字時使用,應待學生完全準確地掌握了形近字后使用,讓學生在不斷的比較、識別、練習中作出區分,實現“分化”,以至逐步達到準確性、精確性,從而提高自身精細的辨析判斷能力。
比較法在新授生字時有一定的弊端,而以下三種教法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比較法的缺陷。
二、淡化法
新授時,避開舊字的形近之處,不出現反例,將形近字淡化為一般生字,指導學生分析其字形筆順,而后,在反復書寫中使學生掌握新字。如“了、武、試”等字,就適宜采用此法教學。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前攝干擾和后攝干擾。
三、強調法
針對淡化法而言,是在淡化法教學的基礎上對于重要筆畫加以強調。如“綠”字的教學。新授時,對于“綠”字右下部分與“水”的形近避而不談,將“綠”當作一般生字進行教學。指導學生課堂書寫時,對綠的右下部分強調左邊的筆畫是“點”和“提”,而后在反復的書寫中強化學生對字形的識記。課后作業如出現把“綠”的右下部分寫作“水”,我們還是通過強調筆畫名稱幫助其糾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泛化”。再如“尖、光、黨”等字的教學也適宜采用此法。
淡化法和強調法對抽象的形近字教學較為適宜。
四、描繪法
即用生動的語言將生字字形描繪在學生頭腦中。此法是就形象的形近字而言。如“鳥”字,可不與“烏”比較,而是做如下描繪:“鳥”字就像一只停在樹上的小鳥,你看見小鳥的眼睛了嗎?對!就是那一點。這樣,學生對“鳥”字有了一個符合生活實際的真實印象,“鳥”字的一點自然不會漏寫了。再如“島、果、籃、悄”等形象的形近字都可以采用此法教學。
總之,在形近字教學中,只要我們善于想象,就能變字為畫,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也會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當然,教無定法,形近字的教學也是如此,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把握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地選擇教法,便可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準確掌握形近字,同時還能促使學生的辨析判斷能力日趨精細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96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