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故事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能以故事為載體,將英文單詞、詞組、短語、句子等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故事的形式傳授給學生,那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幾點看法。
  一、開展故事教學的意義
  1.故事教學符合英語新課標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根據學生喜愛故事特點,借用興趣盎然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徜徉在故事的營造的氛圍中學習語言。
  2.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
 ?、賰和脛?、愛說、愛表演,具有“邊做邊玩”的天性。讓學生在聽、演故事的過程中學習,給他們搭起了表演的舞臺,使學生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習得語言。
 ?、谛W生好奇心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故事能充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更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英語課堂中故事教學的實施
  1.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外,還需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童趣去引領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然的語言情境,此外教師要有活潑開朗的性格,要有豐富的body language和抑揚頓挫的音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增強故事的感染力。
  2.對故事的要求
 ?、俟适聝热輵N近學生的生活
  選擇故事時考慮選學生感興趣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要處處留心觀察英語,養成事事、時時吸收、運用英語知識的習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創造性運用英語的積極性。如,開展收集電話號碼、汽車牌照等活動來學習運用英文數字;收集國旗圖樣、世界著名景觀學習英語國名;收集服飾品牌學習英語字母;通過模擬超市、餐館等情境培養英語表達習慣,使學生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去,與實際生活相接軌。
 ?、诠适碌碾y易度合適,適合學生的語言水平
  在實踐中筆者發現只有在學生的能力接受范圍內的才能起到積極的教學作用。在教PEP3 《Let's paint》,筆者選擇了小猴子去果園摘果子的故事,希望通過各種水果的顏色來進行教學,但發現這一題材太難了,原因是本課出現的關于水果的單詞沒學過,學生沒聽懂教師所要講的故事,就更不要說進行顏色方面的教學了;又如在PEP4 Unit 6《At a farm》動物復數的教學中,筆者采用了小動物拔蘿卜的故事,希望學生在熟悉的故事中進行新的語言知識的學習,但沒想到學生對這個故事太熟悉了,而又覺得太簡單了,故對此不感興趣。所以選擇的故事的難易是否合適對我們的課堂教學起著直接的影響。
 ?、酃适碌拈L短合適,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如果故事篇幅太短,學生會覺得意猶未盡,而且語言教學也會不夠完善;如果故事篇幅太長,學生又會覺得疲勞,又會產生味蕾疲倦,語言教學也無法落實得很好,因此合適的故事篇幅也非常重要。
  三、圍繞教學內容,合理應用故事教學
  開展故事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學習故事、理解故事、表演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同時,能夠更充分地掌握教學內容。故事可以用于詞匯教學、句型教學,對話教學及整堂課的貫穿。
  1.巧用故事,增加單詞趣味性
  巧用故事,可以把枯燥獨立的單詞串在一起,增加單詞趣味性,而且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pep3 《 We love animals》有關動物的單詞時,筆者設計一個故事:同學們前往動物園秋游,碰巧動物園在開party,運用“動物們去參加party,有哪些動物來了”的故事把這六個單詞串起來。精講巧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讓學生猜一猜,展開以教師為主導, 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在本堂課中能積極地參與活動、 積極動腦,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容易,學得扎實。
  2.妙用故事,讓句型靈活起來
  采用故事教學可讓學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句型,一般來說簡單的故事生動有趣,學生在故事中掌握句型so easy。如,教pep5《 What can you do? 》時,筆者設計了一個故事就是周末打算去養老院,在課堂上進行志愿者招募,同學們搶答道“I can sing, dance, draw a picture”等。筆者利用事先拍好的一些視頻或圖片將養老院一天的生活花絮制作成ppt,早上起來首先是“make the bed”,然后洗衣服,忙碌了一上午肚子餓了準備吃飯,飯前要先“set the table”,飯后要“do the dishes”,然后下午空余時間“water the flowers”之類的,“last the sun went dow and it's time to put away the clothes”,這樣借用故事,教授句型I can …最后同學你一言我一語的用句型表達了自己會做什么而且要爭著當志愿者,這樣把句子放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教學,不僅學生學得輕松,而且也深刻地記住了句子的含義,并且能在其他情境自如地運用了。
  3.活用故事,讓對話生動起來對話教學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運用故事有助于對話的教授,而且讓對話也生動起來。PEP 4《At the farm》let中教學對話Are they…?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這時,筆者就引入了學生熟悉的故事《喜羊羊與灰太狼》,首先通過創設情景,放上優美的輕音樂,同時配上農場上各種動物的叫聲,營造出一股濃濃的鄉村氛圍,再把故事的動物們都編成一個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通過老麥克唐納對各種動物的呼叫教學和鞏固了單詞,然后初步了解故事內容,讓“灰太狼”通過學生扮演的“動物們”的叫聲來猜他們的名字,如:
  Hens: Cluck-cluck,cluck-cluck!
  Big big wolf: Are they hens/…?
  Cows: Moo-moo, moo-moo!
  Big big wolf: Are they cows/…?
  其他學生當裁判,用“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來回答灰太狼的問題。被灰太狼猜對的動物就給灰太狼吃掉,通過故事學生學習對話也變容易了。
  4.借用故事,讓整堂課豐富起來
  整合課程資源,借用故事,將零散的知識點用故事將整堂課串起來,不但使課堂充滿了整體性而且也豐富了課堂,如教PEP4 Unit 4《my home》時,通過借用學生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運用故事教學法教授本課的新知,筆者是這樣子設計的:借用多媒體呈現卡通人物喜羊羊以及一座花園式房子,引領孩子們參訪他的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living room”, 咦,沒有發現主人翁,帶著好奇心,教師點擊鼠標出現另一個房間,才發現原來灰太狼在那里認真地看書,很自然地呈現“study room”,緊跟著教師通過聲音的效果制造出喜羊羊經過讀書后覺得肚子有點餓,呱呱叫,過渡到“kitchen”吃東西,吃完東西后覺著手上有點臟要到浴室去洗手,就來到“bathroom”最后多媒體出現灰太狼打哈欠的動作并說“I am full and my hands is clean,I want to have a sleep”,來到“bedroom”睡覺,就這樣用故事將整堂課的知識串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其中,在故事世界中,學生帶著興趣,層層深入,從而做到了人人動口,從易到難,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428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