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析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現代,世界是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也就是說現階段我國經濟必將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快速發展著,而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不可以忽視對人才的培養,近幾年,我國教育界提出了新課標教學大綱要求,其中,更加重視了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關于歷史課程,這是一門用來了解世界與中國、古往與今來的課程,而這一門課程的主要培育時期就是初中階段,那么在本文我們主要探究初中歷史的教學。
  關鍵詞:初中;歷史故事;教學;歷史;應用
  引言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銘記歷史而歷史這一門課程從小學就有所涉及,一直到大學仍然存在于我們的課程表中,不過,初中的歷史所包含的內容相對來說是最為全面的,而且初中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其意義是不可忽視的。那么,現階段對于我國歷史教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完成初中歷史教學任務,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就是指的歷史故事教學法。
  1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充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的意義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在初中老師跟學生眼中的歷史更多的是需要死記硬背的,單純的認為歷史是一門相當嚴肅的、專業性級高的學科,因此,雖然目前新課標教學要求已經提出,但是傳統思想并不能一下子摒棄,即便是在教育改革之后,應試教育逐漸被新課標要求所取代,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教育要求,因此,歷史故事教學法由此被重視起來。
  1.1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初中學生的而言,他們的年齡在11歲到15歲不等,他們的思想發育尚未成熟,而且他們也處于一個思想躍度相當高的學習階段,并且伴隨著一定的逆反心理,歷史課程又是一門相對來說較為嚴肅,比較枯燥的初中課程,面對這種種因素,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了一大問題,而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可以增加課堂教學過程的有趣性,是學生更加樂意上歷史課,更加自主的進行初中歷史學習。
  1.2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可以加強教學效果
  我們已經反復提到,歷史這一門課相對于其他課程是較難理解的,而且需要大量背誦,學習起來相對困難,而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也就是說在上課之前通過歷史故事將學生帶入到課堂氛圍,并且將一些知識點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向學生們傳達,比如:關于《辛丑條約》的簽訂,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充分備課,教師要充分了解簽訂《辛丑條約》時的歷史背景,然后將這個知識融入在故事中傳達,故事相對來說趣味性更強,而且更容易被人記住,因此學生所接收到的知識就更牢固,就達到了教學目的。
  1.3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對于初中教學事業而言,教師所講的內容必定是正能量的,對于初中歷史教學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所應用的歷史故事一定也是體現了某個歷史人物的個人特色的,而在眾多歷史故事的講述中,就會在學生心中增加各種各樣的正能量形象,久而久之就會在學生的潛意識中留下一定的痕跡,有利于初中學生形成自己正確的、獨立的人生觀。
  2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充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的策略
  初中學生本身的好奇心較強,而且學生本身也是更喜歡聽故事的,而歷史本身也是一個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既滿足了歷史教學要求的需要,又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那么,如何進行具體的應用才能夠充分發揮歷史故事教學法的意義,接下來,我們對此展開分析討論:
  2.1在初中歷史課程開始時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引入課程內容
  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不僅僅是我國初中歷史課程教學,我國的各類課程教學都是在上課開始時就直奔課程主題,沒有任何的引起工作,然而,這種教學方法太過死板,既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又無法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整體積極性不高就會導致他們所接受的知識點的能力也不強。
  因此,現階段我們要在初中歷史課程開始時就應用歷史故事這一教學方法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課程開始之時就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氛圍。在進行這一工作的過程中,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上課之前充分做好備課工作,做好歷史故事的選擇:對于初中歷史故事的選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其真實性,并且本節課所選擇的歷史故事必須是十分契合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否則的話還會容易造成學生走神的情況;另外,所選擇的歷史故事也要具備充分的趣味性,可以在課程開始之時是學生達到最好的教學狀態。比如在學習秦朝暴史時,可以使用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故事引出課程內容。
  2.2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
  對于初中學生的學習生活而言,他們一節課時間是40-55分鐘,因此,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一節課的時間是相當漫長的,如果僅僅是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開始時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可能并不能保證整節課初中學生的注意力都在學習上,在課程上到一半的時候,初中學生就有可能走神,因此,就需要在課程進行過程中穿插歷史故事。
  在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就是上課的中間時間,穿插上一些歷史故事。比如:在學習我國從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部分時,可以穿插“公租界”的小故事、小史實,既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在初中歷史課程結束時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收尾
  對于一節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而言,最后的收尾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節課,快要下課時,教師要總結整節課的歷史知識點,如果只是單純的列舉一些知識點的條條框框可能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接受效果并不良好,因此,可以應用小的歷史故事進行收尾。
  當然,在初中歷史課程收尾過程中所選擇的歷史故事必須是概括性較強、意義較強、比較簡短的。比如:在學習商鞅變法這一部分內容時,在最后課程結束時可以講商鞅最后被秦王處刑的小故事,既可以起到總結課程的作用,又能夠給學生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結語
  不管我國的經濟如何發展,也不管我國的時代如何更新,我國終究都是從歷史發展過來的,歷史的重要性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在應試教育被徹底推翻之后,在新課標教學大綱的要求下,我國初中歷史教學要求也相應提高,面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這也要求的不斷具體化,我們也意識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我們也分析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法的策略,希望可以做好我國初中歷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陳穎.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未來英才,2017,(2):195.
  [2] 程銀喜.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時代教育,2017,(22):140
  [3] 富慧敏.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2):57-58.
  [4] 張玉影.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神州,2018,(25):111.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邱戰敏(1964.11)男,漢族,湖南邵陽人,??飘厴I,隆回縣巖口鎮大觀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歷史
 ?。ㄗ髡邌挝唬郝』乜h巖口鎮大觀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3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