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歷史故事的巧妙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融入,對增強歷史課堂趣味性,培養學生歷史學習思維具有積極的意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要巧妙地借助歷史故事的融入,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高中歷史 歷史故事 融合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81-01
歷史,是對過往的記錄。歷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歸納和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讓學習者獲得感知和提升。在高中階段,歷史課程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要立足教育改革的目標,改變單一化的歷史教育模式,不斷豐富歷史教育的形式和內容,達到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目的。和傳統的教育內容相比,歷史故事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僅能夠讓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把握歷史知識,同時能夠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當立足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以課本教材為基礎,積極融入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全面提高歷史教學的效果。
1.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歷史故事的意義
?。?)有利于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談到故事,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將其與“趣味”聯系起來。故事總是因其自身富有的趣味性而讓人們充滿著好奇與激情。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歷史教育容易出現照本宣科的教學現象,這種灌輸式的口頭講述方式,容易讓歷史課堂枯燥、乏味和單調,進而影響了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提升。和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同,教師在歷史的教學中融入歷史故事,富有故事情節、趣味性的歷史教育模式,能夠增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讓跌宕起伏的、精彩的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把握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
歷史的學習,并不是“背多分”,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習思維,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歷史問題和歷史事件,方能實現好的歷史學習效果。而在歷史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呢?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融入,是培養學生歷史學習思維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歷史思維本身就蘊含在豐富的歷史故事中。歷史故事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反映,學生通過歷史故事了解歷史,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維;另一方面,歷史故事融入到高中歷史的教學,有助于降低歷史知識學習的難度,激發學生探索歷史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閱讀歷史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歷史知識面的不斷拓展。學生知識面拓展的過程,也是促使其歷史思維形成的過程。由此可見,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融入歷史故事,是培養學生歷史學習思維的有效途徑。
2.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融入的現狀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融入,對增強歷史課堂趣味性,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機械的條款式教學依然是歷史課堂的主流模式,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使得學生長期處于死記硬背的學習狀態。這種機械記憶的模式,一方面抹殺了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影響了學生歷史學習思維的形成,學生的知識面狹隘,導致在遇到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時不知如何作答。這樣的教學現狀,嚴重影響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效果。
3.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融入的對策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當今時代的教育,已經不再是“背多分”的時代。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當擺脫過去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積極在歷史課堂中融入歷史故事,不斷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面,培養學生歷史學習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借助歷史故事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懸念,是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欲望的有效途徑。針對當前很多高中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不會主動預習的現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巧妙地借助歷史故事設置懸念,讓學生有探索歷史知識的欲望,最終促使學生主動預習,夯實學生歷史學習基礎。以“商鞅變法”的教學為例,為了激發學生自主查閱資料、自主預習的興趣,筆者在上堂課結束前,給學生講了一個“立木為信”的故事,但沒有講故事的結尾,而是設置懸念:假如真有人搬動了木條,商鞅會兌現他的承諾嗎?如果兌現了承諾,商鞅此舉的意義又何在?這種充滿著懸念的問題,使得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查閱歷史資料,并結合筆者設置的問題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模式,全面提高了學生的預習效果以及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借助歷史故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和其他科目相同,歷史學科的教育也會有很多重難點需要突破,并不是很多人眼中的“背多分”的科目。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強的批判性思維、理性思維,能夠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的發生和發展,方能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而針對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歷史故事的融入,通過通俗易懂的歷史故事,降低學生理解歷史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解隋唐盛世章節的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對隋唐盛世有更加客觀的認知,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給學生講了一些關于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民間傳說故事,這種富有趣味性的民間故事,能夠讓學生對隋唐盛世的產生有更加全面的認知,進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借助歷史故事導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性環節。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歷史小故事,在學生津津有味地聽故事的過程中跳轉到真正的課堂教學環節,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應當轉變固有的歷史教學模式,積極通過富有趣味性的歷史故事的融入,改革創新傳統的歷史教學,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全面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山虎.淺析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5(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