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略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象形文字認讀與形象思維培養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象形文字是漢字家族中重要的構成部分,是先哲造字智慧的重要體現。從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視角,討論象形文字認讀對形象思維培養的事實基礎和基本依據,總結課堂教學中通過象形文字認讀培養形象思維的一些實踐經驗和具體做法,并對未來語文教學創新中如何更好發揮這些經驗的價值以及前景等進行展望。
   關鍵詞:象形文字;形象思維;小學語文;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90
   象形文字認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環節和內容,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通過象形文字認讀來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并著力打通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聯系,對于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十分重要,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在回顧有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象形文字認讀和形象思維培養的關系進行一般性分析,提出課堂教學中通過象形文字認讀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的一些基本經驗,以便為更加深入的論述和探索提供經驗和素材。
   一、象形文字認讀和形象思維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
   語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綜合性能力,包括基本字、詞、句的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以及通過漢字了解事物聯系和更加廣義的寫作能力等。其中,象形文字和形象思維能力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良好的象形文字識讀教育能夠為提升形象思維能力創造條件。第一,象形文字認讀是語文能力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象形文字認讀能夠讓學生了解漢字結構的形成與演化,并欣賞漢字構造的藝術性,對于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具有很大作用。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一定數量的象形文字認讀程度。第二,象形文字能力是將自然現象等方面的形象思維直接進行系統化符號記錄的能力,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形成和拓展系統思維能力。要通過象形文字認讀培養形象思維能力,就需要從廣義視角分析象形文字與語文能力的關系。象形文字將自然社會等現象的諸多方面進行系統性符號化,以便進行交流和應用。如日、月、水、山等字,直接從自然界天體和景觀的形態方面進行構造,這有助于學生了解先哲觀象于天、觀法于地的漢字構造智慧。第三,形象思維能力是進一步學習語文和應用語文能力的條件。在更加專業的語文教學中,以及更加專業的語文能力應用中(比如寫作詩詞等藝術性作品和祭文等應用性文體),就更加需要形象思維能力來進行各種不同風格的表述,從而體現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乃至語文專業能力。
   二、通過象形文字認讀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事實基礎
   (一)象形文字是培養形象思維的良好素材和媒介
   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是通常的兩種思維能力,實際上兩種思維能力存在連通性。雖然這些思維能力由不同的腦區來調控,但是強化一種思維能力培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強化了另外一種思維能力培養。由于象形文字展示了某種自然現象或者事物形象,乃至某些心理和精神現象,成為通過寫作、陳述等方式展示更加廣泛形象的基礎。因此,這些象形文字作為媒介,能夠作為學生形象思維的拓展基礎或者著力點,并形成象形文字和形象思維之間的某種聯系。
   (二)象形文字的演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形象思維的發展特征
   象形文字演變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維特征的變化,主要是著力通過更加抽象的符號來代表形象事物,從而降低在交流和書寫等使用中的困難,為更加廣泛的交流和使用提供便利。例如,牛、羊、馬等漢字的演化就比較清晰地顯示這個規律,雖然符號更加抽象化了,但是仍然保留著象形圖形演化的印跡,是人類思維變化的體現方式。
   (三)象形文字和形象思維能力存在其他諸多內在聯系
   一些象形文字直接表示了事物的發展狀態。例如,“蒂”字的象形就是花木萌發生機、含苞欲放的狀態,引申為事物發展生機初蒙的含義。這些漢字的認讀直接將事物發展的過程和狀態形成圖景化符號留在學生記憶中,對于構造更加復雜的形象(例如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等)具有積極作用。
   三、課堂教學中通過認讀象形文字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一些實踐經驗
   事實表明,學生能夠通過象形文字認讀在形象思維方面獲得進展,并且在諸多藝術性工作和操作中能夠體現出這些能力。比如,在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創作工作和操作中,象形文字對于這些工作者形象思維能力和具體操作能力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強化象形文字學習對形象思維培養的作用。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實踐經驗。
   (一)在偏旁部首教學中強化象形文字學習和形象思維培養
   嚴格來說,偏旁和部首是兩個概念,部首是表義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與部首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一些偏旁部首本身就是象形字,這對于通過形象思維培養學生掌握漢字的構造規律具有顯著作用。例如雨字頭,本身是對一些降水、降雪和霜降等自然現象的直接表現,學習這些部首和這些部首構成的漢字,能夠讓學生聯想到自然界的天氣現象,增強自然現象符號化思維能力。
   (二)在自然現象感知中強化象形文字認讀和形象思維培養
   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內容需要介紹自然現象,而很多自然現象是直接用象形文字來表示的,如降雨、打雷、降雪、霜凍、花草樹木的榮枯,乃至更加大范圍的火山噴發、洋流、海嘯等。這些表示自然現象的象形漢字的認讀能夠讓學生形成對自然世界的感性和形象認知。
   (三)在古體詩詞的學習中強化象形文字學習和形象思維培養
   古體詩詞是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古體詩詞中有大量的象形文字,也有大量的形象化圖景或場景。詩詞中的象形文字認讀能夠直接強化學生對各類圖景或場景的構造、記憶、歸納和延伸拓展等能力。例如下面這首詩: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中的上、山、門、云、春等字是象形字,并通過這些字構成了邊塞春天的圖景,學生能夠通過這些詩詞的學習形成邊塞自然景觀形象,并領悟到詩和畫之間的緊密聯系。
   (四)在日常寫作中強化象形文字學習和形象思維培養
   小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也有寫作課程培養寫作能力。在寫作過程中強化象形文字和形象思維培養具有較大便利,特別是在具備條件時利用繁體字進行寫作,更有助于學生形成各類的形象思維能力。
   (五)在情景陳述中強化象形文字學習和形象思維培養
   情景陳述是學生口語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例如,讓學生陳述雪景中游戲或玩耍場景,能夠激發學生對雪景各類要素形象的掌握,能夠強化學生對雪、冰等漢字構造的認識,從而提高借助象形文字進行更加廣泛形象或場景記錄、敘述等方面的能力。
   四、教學改革中推進象形文字認讀與形象思維培養的幾點展望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和現代教育技術發展以及腦科學與行為科學知識的應用,語文教學中通過象形文字認讀培養形象思維的教學理念、方式等正在發生變化。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積極適應和推進這個變化,以便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一是通過技術性方法著力增強象形文字認讀的直接效果。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在課件材料中增加很多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對于直接強化象形文字教學具有顯著作用。二是將象形文字認讀及形象思維培養與藝術性思維和能力培養相結合。其實,很多象形文字也是一幅簡單的畫作,這些線條組合的結構、韻律等也具有藝術性。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簡單繪畫過程和象形文字認讀直接進行融合,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對漢字工具性和藝術性的形象感知。三是嘗試將象形文字認讀和腦潛力開發等進行融合性探索。象形文字,雖然直接用符號記錄各類事物,但很多象形文字構造通過形象記錄進而將形象事實上升到哲學層面等,包含著很多事物規律,這對于學生進行更加抽象和系統的認知和分析等,都具有顯著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殷慧.從大腦中揪出畫面——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5(4).
  [2]劉五梅.略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技博覽,2011(25).
  [3]王孟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5).
  [4]高秀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形象思維的培養[J].現代中小學教育,1991(5).
  [5]劉惠華.淺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成才之路,2008(6).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李耀春(1969.7— ),男,漢族,甘肅甘谷人,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