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問題意識是指思維的問題性心理。在人的認知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問題或者是現象,并且通常會產生疑問、探求的心理狀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為學生創造敢于提出問題的氛圍,變不敢問為敢問;要培養學生學會提問,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質疑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能提問的方法,擇準時機,啟之于憤悱之時,問之于矛盾之際,以使學生迸發出思維的火花。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文化素養;問題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獲取知識――這就意味著發現真理,解答疑問,我們要盡量使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可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和質疑,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開拓創新,"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創新活動都使于發現問題,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必須積極鼓勵他們敢于和善于質疑,增加他們的問題意識。
  一、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
  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必須有適當的基礎知識,才有可能對新知識產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識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前提,古人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博采眾長,涵攝百家,這是問題意識產生的前提。只有學好課內知識,又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才能厚積而薄發,形成敏捷的思維,產生各種真知灼見,從而質疑問難。
  二、營造民主平等的寬松氛圍,鼓勵學生敢提問
  傳統的教學總是著眼于讓學生接受和認同某種結論和原則,使學生的思維停留在既有的文明水平,并不注意讓學生通過了解這些科學原理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培養他們的懷疑和探索精神,激發他們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作出新的創造。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由單純的問題提出者轉變為學生提出問題的發動者,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中大膽質疑。
 ?。ㄒ唬┙⒘己玫膸熒楦嘘P系。課堂是師生互動的空間,情感因素對教與學雙方都有重大的影響,我們提倡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語文學科的答案常常不是唯一,我們應該而且必須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詞義的解釋或課文段落的劃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均應視為正確。師生之間應崇尚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本著解決問題的初衷一起分析、討論、歸納,同時,當學生懷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進行探究,可以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這就有助于強化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二)為學生創造敢于提出問題的氛圍。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首先要掃除心理障礙。教師和藹可親的態度,熱情地鼓勵、積極地啟發引導學生質疑,幫助學生多提問,幫助學生找好學習的突破口,必然有助于消釋師生間的心理障礙,讓學生有足夠的安全感,形成和諧、平等的問的氛圍。其次,創造一種全面、和諧、寬松發展的條件和良好的課堂氣氛,師生間自由地交流,讓學生感到親切溫暖,給學生較多的表達機會,是促進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在動機,使學生能主動地提出問題,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一種自由探討的氣氛,變"不敢問"為"敢問"。另外,教師在課堂中努力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大膽探索,大膽質疑,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它能激發學生多思,產生迫切希望找到答案的欲望。
  (三)及時評價,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各種反饋回來的信息,教師應邊聽邊想,迅速判斷,學生表述的語音是否準確,語意是否完整,是否圍繞中心內容來提問等等。教師要能迅速接受并及時處理來自學生的信息,才能對癥下藥地進行啟發、引導、糾正,千萬不要忘記給學生予恰如其分的評價。也可讓學生比較、研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創設機會讓中
  下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對語文興趣不濃的同學發言,哪怕是
  極細小的進步,甚至只要說清楚都要給予肯定,教師的啟發用語
  要精煉、親切,靈活多變。"你還知道什么?""你讀明白了嗎?"培
  養學生大膽質疑要持之以恒,"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
  滿園"始終是語文教師進行問題意識培養的一個終極目標。
  三、舉行相關語文知識競賽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問題是非常關鍵的,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教學前提。比如,可以多開展一些知識競賽活動,用一節語文課開展"成語對對子"競賽活動,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出題,提問相關問題,以此類推,就組成一個環。對回答數量最多的小組進行獎勵,也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主題討論班會,兩個小組一個辯題,一組為正方,一組為反方,雙方可以提出意見的見解推翻對方的想法,可以就"小學生下水救溺水兒童對不對"為論題進行研究討論。正反方要有充足的理由支持自身的觀點,教師為評委最后對兩方的觀點進行總結。教師給予勝出的一方某些實質性的獎勵,也可以由輸的一方主動幫助贏的一方完成他們的心愿,這種實踐實踐競賽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索精神,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比較提倡的教學模式。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學生積累基礎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教會學生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獨立探究能力。新課程教學背景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從細節問題抓起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此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合理規劃課堂教學時間,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懂得根據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差異設置語文問題,對重難點問題進行統一分析,以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賀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語文天地.2016(11)
  [2]邵建剛.學本課堂從"問"開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基礎教育參考.2015(01)
  [3]蔡影勤.快樂課堂輕松創新--論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才智.2012(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4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