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互動意識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音樂能夠熏陶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新時期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音樂課堂上的互動意識,強化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在音樂的互動中學生可表現出自己的天賦,積極的展示自己的特長,教師及時查漏補缺,讓學生在學唱的同時認識樂理,摸索音樂的規律,在音色音調的互動中,學生逐漸的愛上音樂,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形成獨立的音樂表現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學生;互動意識;培養
引言:小學音樂因為并非主流課程,也不參與考試計分,因此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并不受重視,部分地區的音樂教學流于形式化,學生課堂上相對教師被動,在缺乏互動的環境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也自然較為淺薄,新時期教師應創新音樂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元化的音樂課堂互動,在導入趣味元素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表達自己,徜徉在音樂的視域中,感受音樂的多彩魅力。
1.音樂興趣是產生互動的前提
興趣是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基礎條件,當學生具備了興趣,課堂上通常也能夠充分熱情的參與音樂的辯證思考,而學生的興趣不足,在音樂的互動中,就難以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甚至在教師解讀音樂信息,領唱的過程中,學生都濫竽充數,部分學生還存在對嘴型不開口,或者聲音太小,音樂學習中情緒不高等問題,教師應挖掘學生的喜好點,了解學生音樂的興趣條件,從學生的興趣著手,尋找音樂能夠啟示學生展開思維聯想的途徑。如學生耳熟能詳的音樂,慷慨激昂的國歌,曲調豐富的流行音樂等,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還可以從不同學齡段學生的視角出發,通過演奏動畫片的主題曲等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隨堂跟唱,說一說音樂中的情境故事,讓學生愿意主動的提出對音樂的聯想,展開無限的想象空間,感受音樂的文化,在課堂互動中獲得更加愉悅的體驗。
2.課堂氣氛是互動的重要保證
課堂氣氛影響著學生的上課體驗,同樣影響著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印象與總體評價,想要學生在音樂課堂積極參與互動,就需要構建能夠讓學生產生歸屬感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理解到自己對于音樂課堂的重要性,并體會到參與音樂課堂的樂趣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中去。所以,老師應該著重注意音樂課堂氣氛的打造,盡量打造出使學生產生強烈歸屬感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具備強烈的課堂主人翁意識。比如,老師可以采取音樂課堂小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音樂游戲應該保證課堂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既考查學生個體的自我表現能力,也考查學生間相互配合的協作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小學生表現自己的愿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利用集體來激發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在游戲過程中,老師不要過多干預,將課堂交于學生,老師只起到課程教學的推進作用即可。游戲過后對于學生的表現評價也應該以鼓勵性語言為主,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加強學生對自我認知的認可性,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課堂互動意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也應注意,不能為了營造課堂氣氛而一味追求教學方式的過度娛樂性,這樣難免會使課堂教學形式大于內容,不利于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育。
3.靈活情境的創設是實現互動的保障
首先,在問題導入中創設教學情境。教學導入是進行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教學導入中創設問題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能使學生在興趣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當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感受到快樂以后,自然而言的就會去主動的學習音樂、親近音樂。例如在進行《小白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對音樂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緊接著,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視頻和圖片中向我們展現出的是哪一個季節?小朋友們劃著小船要去做什么?”這樣的提問有助于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互動意識、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興趣,之后,教師再趁機導入新的知識,讓學生欣賞《小白船》,并讓學生隨著歌曲的速度打節拍。這樣的教學導入不僅能讓課堂精彩不斷,同時還能有效地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其次,利用語言藝術和教學道具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音樂是有感情的,如同人一樣,教師要想讓課堂活躍起來,首先要做的就是展現自身的活力、展現音樂的情感。為此,教師可以借助語言的藝術,用比喻等修辭來描繪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語言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教師還可以制作一些音樂符號、小動物的頭飾,充分利用教具,將學生帶入色彩繽紛的音樂世界中,不斷地幫助學生開拓視野,讓學生在課堂中展開想象、形成互動教學。
4.做好教學準備,深切融入課堂
良好的教學準備是成功課堂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只有在充足的教學準備的指引下,才能使得課堂教學有章可循,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的有序性,老師也才能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互動意識。將教學任務分配給學生,可以有效激發起學生在音樂課堂的存在感,意識到自身對于課堂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會全身心投入其中,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這對于學生自身音樂素養的提升也是一種有效的實現路徑。多媒體設施以及樂器演奏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真實感與趣味性,還可以增添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新鮮感,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為學生的課堂演唱進行打分,還可以利用樂器為學生的演唱進行現場伴奏,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傾向于向別人表現自己,因此這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與互動意識。為了增強課堂互動的效果,老師需要對課堂布置進行一下改造,可以將桌椅擺放成面對面的形式,便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增強互動效果。
結束語:
小學音樂課堂要想培養學生的互動意識,就要對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所了解,并采取相應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同時還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課堂互動性而忽視了音樂教學內容的填充,這樣只會使得音樂教學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性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甜.淺談小學音樂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影響[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
[2]馬蘭花.小學音樂良好課堂常規培養策略分析[J].北極光,2015(9).
[3]梁俠賓.音樂教學要重視學生個性興趣的培養[J].廣西教育,2014(34).
[4]馮蕾.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互動方式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2014.
?。ê艉秃铺厥行鲁菂^海新小學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