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開放的美術課堂孩子最喜歡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小學美術課堂是為孩子們走向更高藝術殿堂鋪砌的一塊基石。通過教師對課程的精心設計,利用小小工具撬動課堂,啟迪思維,引領孩子們將視線投向廣闊的自然和生活,獲得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 美術課堂 生活經驗 開放 創意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室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
  ——蘇聯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
  新《課標》指出:“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多年的小學美術教學使我深切地體會到,隨著課程理念的更新,課程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還可以延伸至課外甚至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利用學生熟悉的環境、事物,引導學生主動接觸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膽創造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從而發揮環境育人特殊作用,建構生活化的美術教育體系。日常美術教學中我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記錄下點滴感悟。
  1菜園覓得童心歸
  “看,這是黃瓜秧,黃色花兒下面的長大了就是我們吃的黃瓜啦?!蔽液投昙壍暮⒆觽儊淼綄W校里的小菜園,孩子們發出了驚喜的贊嘆聲。
  這是學校通往教學樓甬路旁,勤勞的校工師傅將樹下的空地開拓成小菜園。均勻劃分,壟土分格,竹棍兒搭架……從清明節天氣漸漸變暖開始,每天都能看到兩位老人在巴掌大的空地上耙土、澆水勞作的身影。從種下蔬菜種子開始,我們就日日充滿了期待,上下班從這里經過總忍不住尋覓、發現。我們親眼見證了一粒種子發芽、張葉、含苞、結出果實的歷程。六月氣溫漸高,黃瓜、苦瓜、豆角秧已經爬到竹架的頂端,密密的綠葉遮掩不住伸向空中的枝蔓,掌狀的瓜葉、心形的豆角葉,有好看裙邊的西紅柿葉都舒舒服服的伸展開來撐起一把把綠色的小傘。西紅柿秧上結出大大小小一嘟嚕一嘟嚕的果實,青綠黃紅相間,讓人目不暇接……每次經過這里,我總愛用美術的眼光欣賞著眼前的枝枝葉葉、翠綠嫣紅,感受著大自然神奇的饋贈,我一定要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這生命慶典的時刻。
  教材里有一節課“葉子上的小血管”,我決定這堂課就選在學校的小菜園里上。當我在美術課上宣布要去“菜園”畫葉子之后,孩子們歡騰起來。強調了幾點注意事項,我們整隊來到菜地兩旁,孩子們拿著寫生本、鉛筆,或蹲或站開始了自己的創作,那專注的眼神兒,一筆筆認真勾畫的樣子儼然一個個小畫家。他們忘我地畫畫,因為沒有桌子可以支撐,有的孩子索性整個人趴在地上畫。一會兒抬頭看看眼前的蔬菜,一會兒低頭勾勾畫畫。他們通過親自觀察、體驗、探究,感受到自然物象的情趣:黃瓜與苦瓜雖然都是瓜但是葉子的長相不同,黃瓜葉正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毛刺,而苦瓜的葉片比較平滑外形顯得清秀;各種植物的葉脈粗粗細細的在葉子上織成了網;向天空伸出的瓜蔓像一條流暢的絲線;茄子開的是紫花,結的茄子也是紫色的;辣椒有像小燈籠一樣的燈籠椒、長一點兒的虎皮椒、像一簇簇尖兒朝上子彈的朝天椒……小菜園的秘密一個個被發現。整節課下來,學生都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他們發現原來一片葉子上竟然有這么多值得發現的秘密,美好而有趣的事物就在自己身邊啊。
  戶外寫生是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學習美術的一種特有方式,在美術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這節生動的美術課在孩子們熟悉的環境里進行,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觀察、感受,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交流對話中感受到美術學習所特有的樂趣,激發了孩子們探求未知的好奇心。
  從小小的菜園里,孩子們看到了枝枝杈杈的葉脈如何伸向葉子的邊緣又密密的織成了一張網,找到了課本上講過的構成畫面元素的點、線、面,發現綠色原來也是多種多樣的……一片片葉子撥動了孩子們的視線。孩子們這樣獲得的知識比紙上談兵式的傳授更直接、更具趣味性,也更易于吸收,當然,更能激勵他們創作出無數鮮活、生動的美術作品出來。
  2打造我們自己的“美術展覽館”
  學期末,我將孩子們的美術作品集結到一起重新布置了創意天地美術教室。
  這里有創意小組孩子們使用各種材料創作的作品,也有課上同學們優秀的作業。孩子們的作品五花八門,但是我確信每一件都附著著孩子們的心思和創作時的歡愉。將適合擺放的、懸掛的、張貼的各種作品先分好類,再分區域擺放、懸掛,我和小組的孩子利用活動課時間做這件事,一邊做一邊有說有笑,手下的活兒一刻也不停歇有條不紊,我們的創意天地漸漸地變了模樣。退到門口再看這間創意教室,恍若走進了一間小巧的美術展覽館。
  后面的美術課,我們相約在這間出自我們自己之手的“美術展覽館”里來上。孩子們十分期待。我們事先約定參觀的一些事項:保持秩序不擁擠;保持安靜涵修養;好奇可以不觸碰;用心觀看善發現;隨時記錄好習慣。參觀過程中學生們自己可以拿著筆和紙,隨時記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在這樣的美術課里,教師轉變成了“展覽館的引導員”悄聲細語的為孩子們講解;站在一個角落旁邊變成一個“欣賞者”,眼前是滿屋子孩子們的作品,滿屋子看作品的孩子……;變成一個童心未泯的孩童,陽光透過指尖,重新展開無邪的笑顏……孩子們眼睛里透露出的驚喜感染我,孩子們的笑臉觸動著我。一節課四十分鐘的時間,顯得那么快,不經意間悄悄溜走,很多孩子聽到下課鈴聲也不肯離開這間教室依依不舍。一天下來,有二百多個孩子走進這間教室,來欣賞,來發現,來感受,在這里上了一節與眾不同的美術課:開放的空間,樓道教室之間變換穿梭;多樣的作品,材料奇葩,制作方式多樣;大型的、小巧的、懸掛的、張貼的、擺放的、彩色的、黑白的;房頂、墻壁、屋腳……作品無處不在。來到這間小小的“美術展覽館”目之所及都會有驚奇的發現,滿懷期待而來的孩子們像是又掘到了一處寶藏。
  孩子們的記錄:
  二三班伍子健:我們來到了創意教室,我看到了呂紫嫣畫的山茶花,這里很美,還有藝術氣息。   張子末:我們來到了美術樓,我看到了于海洋的作品,這里還有臉譜、陶瓷,用易拉罐啤酒瓶做的花。
  孩子們看完展覽,用筆記下了所見所感,還有不少孩子也忍不住在留言紙文字旁邊留下自己的畫,有的畫出自己看到的美術作品,有的畫出自己當時的愉快心情的笑臉……
  四年級同學不僅記錄了自己的所見,還發表了自己的對這樣活動課的評價和感想,并且提出了希望。
  四四班王景霄:走廊 工筆左數第二幅:兩條金魚越出水面,水面泛起陣陣漣漪。這幅畫工整細致,前后遮擋關系明確,顏色由深及淺看著非常舒適,栩栩如生。這幅畫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兩條紅金魚躍出水面互相嬉戲的情景就在我的眼前,作者是多么認真!我給它題名《金魚戲水》。
  創意天地教室的墻壁上,掛在墻上的自行車使用的材料取自于一些廢棄物品,呼啦圈、礦泉水瓶、塑料包裝線、黑白相間的布條……
  魏依然:每一幅作品都是同學們認真創作的精美之作,站在同學們的作品前,我仿佛看到了同學們刻苦創作的身影。
  劉宸熙:看到同學們的作品我感到很震撼!有很奇特的想象力!尤其創意教室里的作品,同學們設計的美麗旗袍,古樸典雅,引人注目;低年級同學的彩泥作品,我想多看一會兒……
  吉鈺:看到同學們的作品我非常震撼!很自然的覺得我們唐師附小的學生都很有創意,我很高興成為學校一份子,我也會努力成為美術天才。
  張夢恬:教師和走廊都由同學們的作品布置,美麗大方與眾不同。可以體會出同學們細心認真,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教室一定會更加美麗。
  祖赫:那些旗袍各式各樣非常美麗,這些作品體現出同學的創意和細心,每件作品都給了我很多靈感,我也要努力,爭取我的畫也掛在墻上展出!長廊里的工筆作品更讓我驚訝了,畫的有山茶花、荷花、小鳥……我都喜歡。以前我看到自己的畫覺得挺好,可是在這里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比我的好看一百倍的畫,我要學習他(她)們的繪畫方法,運用到我的畫中。
  康樂年:有趣的一天。
  張思穎:刮蠟畫,豐富多彩,體現出了童真的樂趣,有一種夢幻的感覺。墻上粘貼的手工,想象奇特,很有個性,有創意。
  馬昕宇:在創意教室里,有我設計制作的吉祥物——小恐龍,哈!太激動了!
  我的感觸:
  (1)走出傳統的美術課堂模式,我們的教育資源取自于學生,用之于學生,作品來自于課堂學生本身真實的創作,喚起了學生共同的感受,鮮活生動,在學生的記憶里永遠會留下這樣一間別致的屬于自己的“美術展覽館”。
 ?。?)大家彼此分享創作之余的喜悅,達到一種互相啟迪、教育的作用,不分班級,超越年級,打破年齡的限制,喚起彼此有趣的的記憶。
 ?。?)學生們看到了自己的作品,發現了同學的作品。
 ?。?)在這樣的展覽中,學生們見識了各種廢棄材料也能廢物利用,創作出獨特的藝術作品,印證了“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引導孩子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周圍的世界。
 ?。?)激發了一部分學生喜好美術的興趣,內心涌起一份美術創作的沖動。
  我想這是美術課堂的有效延續,是為我們的孩子走向更高藝術殿堂鋪砌的一塊基石。在美術課堂上,美術創作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的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只有教師善于動腦,能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巧用工具,就一定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的思考起來,發展起來,成長起來。但愿更多的孩子從這里出發,發現更加廣闊的藝術天地,在美好的藝術世界里健康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0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