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發鄉村少年宮舞蹈課程提升農村小學生 藝術素養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為核心,以加強師資力量為關鍵,豐富學校的內涵,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農村藝術教育發展現狀尤為薄弱,通過對目前農村小學生的藝術素養問題進行調查,分析農村開展藝術教育的困難之處,針對性地提出開發鄉村少年宮為學生們提供舞蹈課程的場所,就農村小學生的舞蹈興趣培養問題與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育;藝術素養;發展現狀;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4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35
一、農村小學生藝術素養研究意義
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藝術素養,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中的首要任務。目前,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鄉村少年宮的試點,但對于為資源比較匱乏的農村來說,提高小學生藝術素養相較于城市來說就比較困難,能夠提供的課程種類就更加的稀少,但并不能因此就放棄對農村小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相反,學校應該更加重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對此,舞蹈這種不需要花費太多人力物力的藝術種類脫穎而出成為了首選。
二、農村小學生藝術素養研究現狀
1.學生藝術素養觀念薄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日常學習中總是圍繞著書本、練習、考試之類的,許多老師與家長更是“唯分數論”,學生的意識中也以分數為主,就目前的現象來說,優秀的學生在藝術素養方面相對薄弱,學生們意識不到藝術素養在學習中的作用與地位,也意識不到藝術素養對自己綜合素質的促進作用,參與藝術課程的積極性極差。
2.家長缺乏培養藝術素養的意識。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學校與家庭的共同合作,但在農村家庭里,父母大多在外打工或在家務農,工資只能負擔起家庭的基本日常生活,不愿意用多余的錢去給學生們學習藝術,且呈支持態度的家長很少很少,大部分家長甚至認為學習藝術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究其原因,家長對藝術培養意識的缺乏才是學生學習藝術的主要阻力。
3.學校辦學方向側重于文化課,藝術課程不足。社會力量辦學太多,學校的競爭力也很大,對學校的評判條件大多都停留在了升學率上,學校為了更好的招生,側重點永遠偏向于文化課,把舞蹈、音樂、體育等作為副科,安排的課程也少之又少,老師們的藝術素養也十分缺乏,無法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藝術修養。
三、提高農村小學生藝術素養的解決對策
1.多多開展舞蹈活動,提高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一張干凈的白紙,藝術底蘊薄弱,對于藝術的學習也僅僅側重于興趣。作為學生的第一學習場地,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學生開辟更大的藝術平臺和空間,讓學生全員參加,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讓學生在欣賞美、感受美的同時,熱愛生活,珍惜生命。例如舉辦藝術展示大賽,讓學生們踴躍參與。我們提出建設鄉村少年宮,在多姿多彩的少年宮里,學生們歡快的跳舞,幸福的玩耍,在興趣中找尋自我,在快樂中喚起對藝術修養的追求。
2.加強舞蹈宣傳工作,獲得家長支持。對于舞蹈,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毫無用處,還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持反對態度。加大藝術素養的宣傳十分重要,家長的接受才是宣傳藝術素養的主要條件,借助開家長會或者舉辦藝術展示大賽,向廣大家長宣傳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更新家長的傳統觀念,讓社會各界的朋友都了解到藝術教育的現狀,加強對藝術特色課程作用的認識,不再只關心文化課的成績,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支持學生參加藝術特色課程,配合學校的藝術特色教育,與學校一起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
3.提高教師藝術修養,建設高水準師資團隊。除了少年宮課程外,我們也應該重視小學老師藝術素養的培訓和交流,更新教學觀念,認識到藝術教育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為目的,是一種人文課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豐富精神世界、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而且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活躍學生生活,調節學生心情。長期的應試教育都把舞蹈課程歸為副課,而教師的藝術素養是對學生最直接的影響,我們要想全面地扭轉這個局勢,就得從老師的藝術培養意識著手,確保藝術教育在課程中的重要性,把藝術教育規劃在工作計劃當中,不斷地加強藝術課教師的道德建設與專業水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藝術素養的意識,受到老師的熏陶與感染,自覺地跟著老師進行模仿與學習,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健康、和諧地發展。
在我國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發展農村小學生的舞蹈核心素養具有時代意義,是小學教育的首要任務。藝術素養不是一日養成的,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必須在整個學校、全部家長甚至整個社會的支持下才能有所建樹,為此,我們一定要搞好校內外的宣傳,大力宣揚農村少年宮的舞蹈課程建設,爭取得到每一個家庭的支持,利用好所有能夠被利用的藝術素養教育基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藝術活動中去,讓我校成為學生們的藝術成果展示基地,讓學生的童年在快樂中度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東輝.中小學生藝術素養培養途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9).
[2]施婭.農村小學藝術類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以青龍縣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7.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池潔(1983.1— ),女,漢族,河北景縣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課題項目:課題名稱:開發鄉村少年宮舞蹈課程提升農村小學生藝術素養的實踐研究;課題類別: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6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