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語篇分析理論,培養高中生自主閱讀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傳統化的英語教學中,一般是通過語法或者是翻譯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但是這些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語篇分析理論,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介紹這種理論的主要內容,接著分析它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最后重點探討這種方式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語篇分析理論;高中生;自主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2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11
從高中英語課程指標中可以看出,高中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了解文章的大概含義,還應該明確寫作中的思想和語義,這樣才能對文章中的信息進行合理化的推導。而語篇分析理論的出現,可以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擴大閱讀規模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到自主性閱讀的樂趣,為他們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語篇分析理論的主要內容
在進行語篇分析的時候,通常會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前者包含了語境、篇章和體裁等;而后者則涵蓋了銜接與連貫的分析。語境則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形成的,涉及時間和地點等,體裁則是記敘文、議論文等,而篇章模式則包含了三部分,如problem-solution pattern、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matching-comparison pattern三部分。在銜接與連貫中,銜接一般是通過語法或者是詞匯的手段來表現的,讓整篇文章看起來具有銜接性。
二、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中的實踐應用
(一)閱讀前
課前的預習和練習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一般只是利用詞典來解決一些陌生的單詞,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對于課文的教學,應該將重點放置在整個語篇的內容中,所以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的把握課文。高中的閱讀文本一般都比較長,當學生在閱讀完整篇文章之后,教師就可以利用語境分析的方式來介紹整個系統性的知識背景,通過圖片、故事等進行自主性的分析,來預測文章的內容,以此來掌握文章的大概含義。例如,在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是人物知識,設置一個討論活動讓學生可以自主性的去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而清楚的認識和理解人物的成就。
高中英語閱讀的文章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如果只是掌握一些基礎的詞匯和語法,而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這不利于高中生的綜合性發展。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讀《英語周報》《英語世界》等報刊,這樣便可以增強他們的閱讀量,對于西方的背景知識也有一個大致的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晚自習的時間準備一些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上的教學做好準備。
(二)閱讀中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語境、題材和篇章分析,引導學生正確劃分段落,找到每一個段落中的大概含義,在此基礎上進行梳理,進而找出文本的內涵,真正完成自我閱讀。篇章模式主要是要求學生從文章的整個結構上入手,通過對文章整體脈搏的觀察和了解來進行相應的分類。
教師在閱讀開始的過程中,設置兩個不同的任務,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在這個任務中,讓學生利用語境進行相應的分析,通過問題引入本文中的時間、地點或者是任務,深度歸納出整個文章的大體含義。這樣既可以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又能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第二個任務則是,“Read the text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閱讀課文并與每個段落的主要思想相匹配)通過這個任務,于無形之中,就可以向學生滲透一些篇章的知識,而且圍繞著每一個段落來開展相應的學習。通過這種自局部而整體的閱讀教學模式,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大體含義,再從細節上處理這些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三)閱讀后
在閱讀完成之后,教師也要重視學生語篇閱讀技能的培養,加強閱讀的訓練內容。在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技能之后,就可以根據預測的內容、段落大意來概括文章的整個主旨,從中找尋到有用的信息。而且在讀后的活動中,教師還可以提出兩個問題,如“What is the style of this article? ”(本文是什么文體?)“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writing this article?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體裁和篇章模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知識搶答活動,并給那些回答正確的小組打分,一周統計一次,對表現優秀的小組成員準備小禮物。這種激勵的方式,能夠更為快速地激發學生的熱情,也能增強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使學習變得主動且趣味盎然。
參考文獻:
[1]張瑞霞.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西北師范大學,2014.
[2]藍山鈁.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15(23).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陳剛(1981.10— ),男,漢族,福建惠安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英語語篇閱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