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課以活動為中心的課程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個科目的教學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因此,課內外活動課程的安排成為了教師新的關注點。初中思想品德的學習與學生建立基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更需要進行創新,讓學生在接受課程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通過實踐體驗理論知識的價值,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升總體素質。基于此,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課以活動為中心的課程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中心教學法;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49
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行為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進行。其一,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直接講授事物的特性,使學生通過直接的理論獲知、明白道理。其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調查,通過實踐的方式獲取知識。事實上,這樣的方式能夠產生比直接理論更好的學習效果。其三,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并且驗證實踐的內容。這一模式結合了以上兩種模式的共同優勢,有利于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同時提升?;顒诱n程的開展,正是這一模式的應用。
一、 初中階段思想品德活動課程開展的優勢
(一)針對學生特點開展活動課程
初中階段的學生,經歷過小學階段的系統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因此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對于生活中的事物容易進行思考。事實上,學生在這一階段對于生活中事物的思考,是一種樸素的哲學。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思考的內容以及思考的結果進行了解,并且給予指引與教育。初中階段思想品德課程的課本以及理論基礎知識的編訂,正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經過方法的細化在課本中的具體體現,許多問題以及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學生這一階段的實際狀況相吻合。
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夠較為輕易地將課本的內容與實際的情況相聯系,進而展開活動課程。在活動課程的進行中,學生不僅能夠深刻地理解課本中的知識與理念,還會逐漸將課本中引導的價值觀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形成能夠適應于社會整體思想的能力,獲得更好地成長。
(二)課程的內容設置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在初中階段思想品德的內容設置中,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我國的傳統精神,進行了大方向的價值規劃。然而,在這其中,對于學生的具體行為僅僅是給予了標準,并未做出具體的規定。因此,課程的內容在整體的表現上具有相當的開放性,學生能夠根據課程的內容導向指示,獲得行為的方向,并且自由掌握行為的內容。
二、 初中階段思想品德以活動為中心的課程開展方式
(一)以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進行活動
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程,在目前的教學中,主要以理論學習的方式展開。然而,由于教學的內容具有一些實踐性的特點,可以根據教學的需求,在課堂中或者課外開展活動性的教學。這樣一種教學形式,是以課本中的理論思想為基礎,通過學生的理解學習進行實踐,即稱之為活動?;顒拥倪M行模式可以是集體性的,也可以是個人的。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的活動內容以及教學的需求來確定。
例如,在加強公共道德修養的部分,活動的形式就可以結合社區活動進行開展,學生可自由組合,可以是個人單獨行動,也可以是集體性的活動。
(二)明確活動的具體目標
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需要與普通的日常實踐行為相區分,明確地圍繞著一個理論知識的驗證進行開展。在活動的進行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行為以及學生的感受作為具體的活動參照。
例如,在學習“社會責任”這一部分內容時開展學習活動。活動的目標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身份進行制訂。這一階段中學生的能力有限,目標的制訂就不能是承擔社會責任,需要以社會責任的體驗為主。在社區活動的進行中,學生需要與青年志愿者進行合作,作為輔助者幫助青年志愿者進行實踐活動。
(三)課堂活動的進行
在許多的學習內容中,由于活動的內容沒有實際的開展條件,教師需要在課堂中模擬活動的情境,開展學生活動的教學?;顒有越虒W中創設沖突情境更可以引發學生對于知識、對于生活的深刻感悟。認知心理學認為,最有利于激發學生內在動機的方法是將學習者放入一個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具有沖突的情境中。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沖突情境,從而制造一種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條件和氛圍,使學生在客觀情境中獲得具體的感受,由此產生積極的態度傾向,進而激發學生思考,發展其創造性思維。
三、結語
初中思想品德以活動為中心課程的開展,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以及課本的內容給予引導。具體的活動模式可以采取課堂教學模擬活動的模式,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開展實際的活動。活動性課堂教學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開拓、引導作用,是針對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方法。思想品德活動性教學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使活動成為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姜林花.融情于教 以情育人——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學策略初探[J].文理導航,2013(7).
[2]何曉娟.初中思品課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點滴談[J].中華少年,2017(7).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武繼祖(1973.9— ),男,漢族,甘肅會寧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