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利用教材,滲透德育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對德育教育認識不足,部分教師認為教材中德育素材匱乏、不明顯,難以發揮德育教育的功能?;蚴侵恢匾暬A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德育教育。而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深入研究《教學用書》,挖掘及利用好教材上的素材,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有機滲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德育、智育就能達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利用 教材 研究 滲透 思想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都要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但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對德育教育認識不足,部分教師認為教材中德育素材匱乏、不明顯,難以發揮德育教育的功能。或是只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德育教育。《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也強調: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教材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重視了這一點,為教師結合教學進行愛祖國、愛科學、愛鉆研等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提供了豐富的、符合兒童特點的素材。作為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利用相關的素材進行整合,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在新課改下我們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呢?下面本人從三方面談談在低年級數學課教學中是如何利用教材滲透德育教育的。
1善于結合主題圖導入過程,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數學教材里面有很多插圖,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精心設計了:美麗的校園、農家小院、保護環境、和平鴿廣場、快樂的周末、靠右行等情境,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熱愛和平、保護環境、珍惜時間、遵守規則等教育。教材整體體現了豐富多彩、努力向上的學校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所以教師善于結合主題圖進行品德教育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準備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符合兒童特點的情境圖“美麗的校園”,教師要利用好這個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圖中人和物的數量,讓學生不僅感受數與生活的關系,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又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我們要把握時機,適時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督虒W用書》也提到: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初步懂得小學生的行為規范——要遵守紀律、按時到校、要尊敬老師、關愛同學、還要好好學習、熱愛科學,鍛煉身體。教育學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園里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為祖國建設更加美麗的校園。第二課《比多少》的主題圖是引人入勝的“小豬幫助小兔蓋房子”的童話情境。我們可以從童話故事引入比較事物的多少,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學、樂學。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同時向學生滲透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第三單元《第幾》這一課,教材通過一幅貼近兒童生活的“排隊買票”圖讓學生觀察、計數排隊買票的人數。還可以尋找例子,比如排隊等候老師批改作業,乘公交車排隊等,結合這些實例培養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禮的良好品德。第五單元《6和7的認識》主題圖是“值日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經歷數數的過程,初步感受6和7的基數意義。結合插圖教育學生團結合作、熱愛勞動,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方面健康成長,感受到助人的樂趣。《8和9的認識》教材安排了“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主題圖,結合數數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全面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主題圖列舉了購買文具、乘船買票、買報紙、存零錢等生活中使用人民幣的例子,讓學生知道“買東西要用人民幣”。讓學生了解人民幣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小朋友存零錢的示意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一談自己是怎樣安排零花錢的,是否有存錢的習慣,存錢可以做什么等,引導學生在思考中了解應該合理花錢,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對學生進行一些理財方面的教育。二年級下冊《兩位數減兩位數》情境圖展示了一些學生正在看北京奧運會金牌榜的場景。教師應抓住這一素材,用情境圖的素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乘法口訣》一課以中國傳統活動“龍舟賽”為背景引入,一方面使學生體會9的乘法口訣是為了解決9的連加的實際問題產生的;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體會在社會活動中需要有一種朝氣蓬勃、齊心協力的團結合作精神。《10000以內的認識》主題圖呈現了雄偉、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圖及相關數據,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善于結合教學過程,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數學課堂不同于語文課或思品課,它有自身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要結合教學過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題一例,一圖一表等進行滲透。如第七單元《認識時間》“做一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將小明一天的主要活動呈現出來。通過了解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教育學生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學習,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教學“快樂的周末”展示了一個學生周末的生活,要求學生按照圖意的先后順序,為每件事找到相應的時間。引導學生聯系自己周末的生活實際來想一想,自己每個時刻都在做什么,互相啟發,向學生滲透合理安排好周末的生活的品德教育?!墩J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指導學生觀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知道人民幣上有國徽、有不同民族的文字、國家領袖圖像、多處風景名勝等。適時向學生滲透貨幣文化,豐富學生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了解,進而增進愛護人民幣的情感,并能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這個單元可以結合乘法口訣的學習,向學生介紹有關乘法口訣的發展歷史,使他們認識到乘法口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用漢字記載于傳承下來的,歷經千年,經久不衰。通過介紹乘法口訣的相關史料,一方面讓學生理解用漢字書寫的意義,另一方面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二年級下冊練習十七第5題借助五岳的數據練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可以利用這個素材讓學生談談自己去過的這些山有多高,談談自己的身體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長知識,培養民族自豪感。 3善于聯系生活實際,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取有關德育信息,及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課后的“生活中的數學”、“你知道嗎”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我們要利用好這些素材,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例如一年級上冊《位置》中的“生活中的數學”,教師呈現上下樓梯和升國旗敬隊禮的圖片,不僅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經常使用“上下、左右”的情境,初步體會這些方位詞表述的作用。向學生說明只要我們靠著自己右手這邊走,就是靠右行。我們平時在走路、開車時,都要按照交通規則的要求靠右行駛,這樣才會安全、有序。看來左右不但在我們身體上有,教室中有,生活中也有。告訴學生升國旗時,作為少先隊員應該舉起右手敬隊禮,表達對國旗的尊重。第七單元《認識時間》中的“你知道嗎”教學時可以搜集一些古代的計時工具展示給學生,同時可以簡單介紹日晷和銅漏壺是怎么計時的,使學生在了解計時工具的同時感受古代人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你知道嗎?”介紹了七巧板的由來: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有7塊板組成,拼出來的圖案變化萬千,是老少咸宜的玩具。通過用七巧板拼擺喜歡的圖形,初步感知所用七巧板的塊數。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數學文化,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墩J識人民幣》中的“你知道嗎?”一是向學生介紹了我國貨幣的發展歷史,使學生理解人民幣的功能和作用。二是介紹人民幣上的圖案,讓學生體會其藝術之美。此外,教師可補充介紹其他國家貨幣的情況,通過對比加深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中的“生活中的數學”介紹了我國民間的剪紙藝術,讓學生在欣賞剪紙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剪紙中的對稱美,藝術美、數學美。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再設計一些圖案,并組織展覽交流,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總之,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教學中,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深入研究《教學用書》,挖掘及利用好教材上的素材,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有機滲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德育、智育就能達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