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工層級管理對老年患者服務質量影響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對護工采取四級層級管理模式對老年患者服務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52名護工為此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26名,對照組:由科室護士長進行常規管理方式;實驗組:進行護工四級層級管理方式,分析對比兩組護工的服務質量的差異和老年患者、家屬及醫生的滿意度。結果 經過1,5年的照顧實踐,實驗組護工各服務質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滿意度要比對照組滿意度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護工實施四級管理模式有利于老年患者服務質量的提高,且可以改善患者、家屬及醫生對護工工作質量的滿意程度,減少投訴發生率。
[關鍵詞]護工;層級管理;服務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3-140-03
目前我國呈老齡化趨勢,針對實際情況來說生活節奏變快,導致人們處于忙碌的一種狀態,以至于老年人在住院的過程中不能時刻有家屬的陪伴[1],護工是指受過短期培訓,具有小學以上水平,能協助護士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的人員[2],護工行業是順應社會的需求發展起來的,對于我國臨床護理工作來說護工不僅可以照顧住院患者,更是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為了提高護工對老年患者的工作質量,我院護理部從2017年7月開始對部分老年病區護工采取四級層級管理,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52名護工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時間在2017年7月~2018年12月,其中:已婚42例,離婚/喪偶10例,均在本院工作一年以上。其中男10例,女42例;學歷:小學22例,初中25例,高中5例;年齡30~55歲,平均(42.5±5.2)歲。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6例。兩組護理人員在年齡、性別、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在崗前培訓的基礎上,對照組護工采取常規管理模式,實驗組護工實施四級層級管理方案,詳情分層管理方法如下:(1)護理部掛帥成立領導小組,把對護工的管理形成一條管理鏈即護理部—護士長—護士—護工四級管理,護理部制定相應層級的權限和工作職責;(2)護理部根據護工的工作性質制定《護工培訓手冊》,完成時限1個月;(3)護理部分別組織老年病區護士長、護士和護工進行《護工陪護手冊》專項培訓,完成時限4個月,然后護理部對所有培訓人員進行考核,合格方能上崗;(4)老年病區將護士進行分工,每個護士管理3個護工,該護士負責對所管轄護工日常照護工作的監管,形成我的護工我負責,我的老年患者我負責的局勢;(5)護理部每月抽查2次護工質量,科室護士長每周抽查護工質量1次,對存在問題進行持續質量改進。
1.3 觀察項目
由我院自行設計老年患者/家屬和醫生對護工滿意度調查表問卷[3],在此調查問卷中包括生活照護、飲食護理、護理技能、服務態度、溝通能力、心理護理、責任心、愛心、同情心和護工自身年齡、性別、性格等。1.4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研究獲取的一切數據均納入SPSS16.0統計學軟件中,并由專人負責輸入與核實,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工的服務質量比較
在護理一年后,項目組選取26名醫生對兩組護工的服務質量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護
工各服務質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老年患者/家屬對護工服務質量滿意度的比較
在護理一年后,項目組對50例老年患者/家屬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分析的結果顯示實驗組滿意度要比對照組滿意度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伴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也就加重了老年人的住院幾率,然而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說,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因此老年人在住院后大部分時間是無人陪伴的[4]。獨生子女家庭因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導致不能時刻陪伴在老年人身邊,因此專職護工職業孕育而生。
在此次研究中,對我院護工分別給予取常規管理模式與四級層級管理模式,經研究證實采取四級層級管理模式后有效的提高了護工的服務質量,在選取我院50例老年患者/家屬對護工進行評價后發現,采取四級層級管理模式的護工獲得的滿意度均較高。采取四級層級管理模式后更明確了護工的職責、范疇,并使護工對醫療常識有一定的認知,護工采取四級層級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優勢:(1)陪伴患者:護工可代替護理人員也可代替患者家屬陪伴、照顧住院老年患者,專職護工通常經過專業的培訓,從而具有相應的護理能力,比患者家屬更加專業[5-7];(2)分擔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護理服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針對臨床實際情況來說護理人員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比較大,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并不能一對一的進行,從而對護理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7]。有研究顯示,我國臨床護理人員通常情況下處于疲勞工作的狀態[9-11]。在醫院中建立陪護中心,由護工承擔一部分護理人員的工作,如喂飯、協助功能鍛煉等,護工可時刻陪伴在患者身邊,不僅照顧著患者的日常起居,更是可及時發現患者病情的變化;護工作為護理人員的幫手極大的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協助護理人員緩解了工作壓力,使護理人員可以更專心的進行專業護理工作,不必親自實施瑣碎的工作,進而提高了護理的質量[12-16];(3)保證了護工質量:提高了護工的醫療知識,在對老年患者進行服務的過程中,可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簡單問題。護工經過專業的培訓,對醫療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完全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只有極少數的護工會出現護理錯誤事件;(4)提高了護工工作積極性:護士管理護工能提高護士的工作積極性,使護職業成就感,日常工作中護士與護工接觸的最緊密,能及時發現護工照護的是否規范,從而給予及時糾正,而護士長事務性工作比較多,難以顧忌到護工的很多工作,甚至形成盲區,用護士管理護工有很大的優勢;(5)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經過四級層級管理模式后護工變得更加專業,在護理的過程中可及時發現患者病情的變化,從而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更是滿足了患者的需求,代替患者家屬陪伴患者。 總而言之,對護工實施四級管理模式有利于老年患者服務質量的提高,且可以改善患者、家屬及醫生對護工工作質量的滿意程度,減少投訴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包永蘭,林琳,紀惠丹,等.連續性排班與層級管理模式對老年骨折術后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5):56-58.
[2]吳蘭青,浦美華,陳月琴.醫院化管理在護工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2):21-23.
[3]張錦慈,范穎,老年住院患者對陪護需求現狀的調查及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3):353-354.
[4]梁榮迪,龐震苗.護工及住院患者對“有形展示”服務滿意度的對比調查[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5):138.
[5]李雪英,何愛嫦,梁翠芬,等.醫院實施陪護管理后各利益相關群體對陪護工的滿意度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1,33(3):130-132.
[6]耿莉華,王國權.陪護員培訓教材[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12-13.
[7]林玉霜.現階段護工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0,9(6):529-531.
[8]鄭思琳,陳紅.開展優質護理示范活動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45-46.
[9]符霞,盧少萍.我國醫院專職陪護人員的規范化管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6,20(8):2016-2165.
[10]沈永和.住院患者夜間突發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其風險管理對策[J].護理學報,2007,14(2):44-45.
[11]李瑛.護理員基本技能[M].北京:中國勞動社保保障出版社,2004:1-12.
[12]吳蘭青,浦美華,陳月琴.醫院化管理在護工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2):21-23.
[13]姜英,謝春花.手術室護工細節管理是優質護理服務中的重要環節[J].中國當代醫藥,2017,10(9):150-153.
[14]顧桐語,楊春燕,王麗麗,等.護士對護工工作滿意度及管理需求調查[J].護理研究,2017,31(20):2532-2535.
[15]宦紅美,金小芹.護工崗位責任制在住院老年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9):15.
[16]孫碧君.淺析護工管理[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3):114-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