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主題定教,全面施教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小學語文旨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主題學習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機遇和挑戰。事實證明,主題學習能夠確保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自主、全面地學習語文知識,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大有裨益。然而,由于教師對于主題學習運用并不是特別熟練,主題學習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此,本文對主題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研究,以實現主題定教、全面施教,實現語文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學習
  主題學習是指圍繞某一主題展開多種學習活動,對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樹立合作探究精神,發展學習個性,增強語文綜合素養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所以,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主題學習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殘留,小學語文主題學習面臨著三方面的壓力:首先,部分教師主題學習表面化,即用主題學習的外殼包裝“灌輸式”教育實質;其次,主題學習課堂時間分配不均。由于知識量較大、內容較碎,教師不能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導致學習慌亂,效率低下;最后,主題學習缺乏主線。閱讀、寫作、識字任務“齊飛”,致使小學生消化不良,學習效果差。正是因為這些問題,我對主題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實踐進行了探究,希望一線教師提高對主題學習的運用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課堂模式——以例悟法,依法自學
  主題學習是兒童語文素養與價值觀綜合提升的“雙基”教育模式,并不局限于語文知識與語文技能的傳授。所以,課堂除了聽說讀寫等基本訓練以外還要內涵優秀文化、高尚情操的熏陶與感染。而這樣龐大的任務量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受教學任務的影響,教師不可能一直圍繞某一主題開展教學活動?;诖?,主題學習的課堂模式是“1+X”模式,即,以同類主題的一篇文章為典型展開教學,然后,學生模仿學習方式進行同類型主題的其它篇目的自學活動。這樣既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又可以鍛煉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全面發展。
  例如,在“自然”的主題學習中,我將課堂分為兩部分:一是精講范例,二是自主學習,以保障主題學習的有效實施。具體來說,在精講范例部分,首先,想象導入,建立情感。即,引導小學生想象雷雨天氣并用語言描述出來;其次,示范朗讀,梳理脈絡。第一步,示范性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解決難度的生字詞,讀通句子;第二步,在朗讀中給自然段標序,梳理文本一共描述了幾個時候的雷雨景象;之后,深入閱讀,學習雷雨前的景象,詳細了解文本內容,學習段落中精妙的語言;最后,引導學生抒發閱讀情感,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敬畏之情。在自主學習部分,首先,以“好中差”為原則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形成互幫互助、共同學習的合作環境;其次,引導學生模仿范例,自主學習《找春天》、《小毛蟲》等課文;最后,總結學習過程,構建所學文本的學習框架圖。而通過“1+x”模式的主題學習,學生積累了語文知識,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實踐中,教師要不遺余力地構建“以例悟法,依法自學”的課堂模式。
  二、課堂形式——預學、共學、延學并進
  主題學習與普通學習模式相比,工程浩大,不僅學習篇章多而且學習內容雜。面對這一狀況,教師仍舊采用傳統課堂灌輸的教學形式,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負擔,造成學生學習吃力。鑒于此,教師必須勵志圖新,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找到與主題學習相適應的課堂形式。而通過研究,我發現“預學——共學——延學”相守相望的課堂形式對于主題學習的組織大有裨益。首先,預學可以幫助學生整體認識主題學習的系列篇章,消解一部分學習壓力;其次,共學可以形成合作學習環境,通過學生、師生之間共同努力快速學習主題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最后,延學可以深化學生對主題的理解,誘發高階思維,增強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所以,教師應該在主題學習中滲透“預學——共學——延學”相輔相成的課堂形式。
  例如,在“想象”的主題學習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彩色的夢》、《我是一只小蟲子》、《蜘蛛開店》等課文的學習活動。首先,預學,布置主題任務,包括:熟讀課文、認識生字等,使學生對閱讀文本有基礎性的認知;其次,共學,即,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教師的領導下共同學習文本知識。比如,組織學生共同討論、探究文本的每一小節寫了哪些內容,使學生較為清楚地掌握文本內容,提高思考、交流能力;最后,延學,即,拓展主題學習內容,使學生對主題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讓學生寫一篇“想象”小作文,加深對想象的理解和運用。在整個過程中,以“預學——共學——延學”環繞的形式滲透主題學習內容,全面提升了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高了主題學習效率。
  三、課堂內容——聽、說、讀、寫共融共存
  主題學習是圍繞某一主題展開多種學習的活動。所以,在主題課堂上,只圍繞閱讀或者寫作組織主題學習略顯單薄。所以,在課堂內容上,教師應該采用聽、說、讀、寫共融并存的策略,即,圍繞某一主題進行識字、說話、閱讀、寫話等多方面的任務訓練,發揮主題學習的數量優勢,達到熟能生巧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故事”的主題學習中,針對《羿射九日》、《太空生活趣事多》、《“貝”的故事》等幾篇主題文章,我設計了聽、說、讀、寫共融的教學課堂。具體來說,首先,播放三篇文章的朗讀素材,引導學生仔細去聽,找出三篇“故事”在寫作上的不同之處,既鍛煉學生識音認字能力,又灌輸學生寫作形式知識;其次,引導學生對比閱讀三篇文章,理解故事內容;之后,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三個故事,轉述文本內容,鍛煉“說話”的水平;最后,結合三篇文章,就所思所悟寫一篇小故事。在整個主題學習中,聽、說、讀、寫相輔相成,促進了學生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全面發展。
  總之,在主題學習課堂上,教師應該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新課程標準為準繩配合主題學習內涵設計教學活動,使主題學習發揮最大效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加快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推進小學語文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質。
  參考文獻
  [1] 常飛艷.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的探索與研究[J].中華少年,2017,(035).
  [2] 高萬峰,于化園.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的探索與實踐分析[J].才智,2017,(1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5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