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創設小學語文魅力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讓學生感興趣、有效地去學習,是廣大一線教師一直積極探索的課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千人千法”,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要想讓小學生學好語文,就需要創設小學語文魅力課堂。只有有效地創設小學語文魅力課堂,才能真正地讓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有興趣地去學習語文,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魅力課堂;有效途徑
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魅力課堂,即為人人都愛上的課堂。那么,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魅力課堂,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呢?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現行的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無論是從知識內容的編排上,還是從文本圖畫的設計方面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上仓幘唧w表現為:首先,選編者用心挑選出優美的知識文本,內容朗朗上口,濃厚的人文氣息縈繞期間;其次,插入優美的圖畫,緊緊貼合課程內容,不僅生動形象地解說了相關知識內容,還調動了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后,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但是,就是這樣的小學語文課本,也遭遇了一部分學生的冷遇。一些小學生由于自控力能力較差、天性愛玩好動的特性,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感興趣,時常會出現走神、搗亂等課堂現象。究其原因,是教師對課程的教授沒有用心,沒有創設出吸引小學生興趣的魅力課堂。
二、小學語文課堂魅力缺失的具體原因
1.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存在問題
由于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學校和教師過于看重考試成績,導致教師只對考試內容予以重視,對于不是考試內容的教學部分在教學中則選擇一帶而過。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只能被動地作為“學習容器”全盤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沒有選擇的權利。在這種“填鴨式”教學的灌輸下,教師既沒有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導致小學生失去了學習積極性,造成語文學習困難。
2.學生自身所出現的問題
小學生天性愛玩、好動,處于形象思維較強的階段,自控能力較差是其弱點。如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就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走神、搗亂等現象。另外,對語文課程不重視,使學生價值取向上出現偏差。
3.不當的家庭教育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優越,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導致學生在價值觀上出現偏差。一些家長自身重視物質享受,與書本絕緣,卻要求子女好好學習知識,沒有給子女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家庭學習氛圍不濃。這種家庭教育環境容易造成學生內心的疑惑和茫然,導致學生不能專注地去學習課堂知識。
三、創設小學語文魅力課堂的具體途徑
1.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還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情況來編排教學設計,在積極培養學生求知欲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濃厚興趣。比如,針對一些對語文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予以引導,給學生先設置問題,積極組織和動員全班學生參與到教學情境當中,之后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求知欲,還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真正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
2.有效組織教學,保證良好的課堂紀律
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有效教學的保證。如果課堂紀律亂糟糟的,課備得再充分,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所以,在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授課前先“約法三章”,說明上課期間的紀律要求;同時,教師應有效組織教學,為魅力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秩序。
3.激情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課堂開頭,是師生建立情感的第一座橋梁,可以為魅力課堂定下基調。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導入新課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以最興奮的狀態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采用設置懸念法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4.張揚語言魅力,打動學生的心靈
打造魅力課堂需要我們張揚語言的魅力。教師可根據課堂情境組織恰當的語言內容,去打動學生的心靈。幽默風趣的語言是和諧師生關系、消除師生障礙的良藥。教師的語言若能富有激情,則更能打動學生。如,在教學《老人與海鷗》第十七自然段后省略號的作用時,我是這樣總結的:“大愛無言,無聲勝有聲啊!這一個一個的點將化作老人心中飛翔的海鷗,將化作海鷗內心對老人的眷戀,也將化作知情者臉上的行行熱淚,還將化作我們這些讀者心中縈繞不散的情懷!”此外,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手勢,若能運用得當,都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調動學生情感,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
打造魅力課堂,需要教師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把更多的課堂表現機會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一切情感因素,讓他們入情入境,主動地學,積極地學,在探索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講了安徒生創作這篇童話的故事:“安徒生在國外旅行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寄來的畫片寫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美麗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她手里拿著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著這張畫片,想起了自己的身世:11歲時爸爸去世,媽媽改嫁,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著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給他帶來溫暖,為他解除饑餓……想著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寫下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這樣的導語很快就把學生帶入童話所描述的氛圍中,使文本知識的傳遞融入情感交流之中,同時又能使課內課外緊密結合起來,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將學生引入一種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同樣凄婉、悲憐的課堂氛圍之中,收到“一石雙鳥”之效。
總之,語文教師要對小學語文魅力課堂的有效創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白其有效途徑的實施是讓小學生對語文課堂感興趣,同時掌握“捕魚”本領,提高語文知識素養,真正讓他們愛上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 李敏.淺談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15(9).
[2] 邸高昆.開發課堂 生成資源——如何有效創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情境[J].科技信息,2010(12).
?。ㄗ髡邌挝唬核拇ㄊ∧喜靠h第一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