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生為本”理念在中職技術學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人”的主體性得到凸顯,人本觀念深入人心。個體成為生活的主宰,渴求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自我價值。在教育領域掀起“以生為本”的熱潮,得到了師生的一致肯定。本文將立足中職技術學校,探討“以生為本”理念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以期為有識之士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以生為本”;中職技術學校;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96-01
  引言
  我國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針,新教育方針指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校和教師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管理工作。中職技術學校具有特殊性,校園內部的大多數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心智并不成熟,很容易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阻礙。在管理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始終心系學生,秉持“以生為本”的理念。
  一、當前中職技術學校學生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
  1.管理模式滯后。
  管理模式含括的內容廣泛,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結構等,是檢驗學生管理的重要參照點。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國學校普遍奉行僵化管理模式,教師和學生的界限非常明晰:教師是管理者,有著說一不二的權力;學生是被管理者,自主權非常小。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并不平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位置相差懸殊。由于地位不均,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比較淡薄,教師不愿意放棄自己的權威,和學生站在同一基點,學生不愿意和教師建立互通關系,讓教師成為自己的朋友[1]。久而久之,學生管理的強制性越發突出,學生的反抗意識更加強烈,師生矛盾屢見不鮮。
  2.管理評價滯后。
  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生活行為。傳統學生管理評價存在滯后性和單一性,管理者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大多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很多學生雖然成績不佳,但品質優良性格較好,是同輩之間的模范。以成績為標準開展評價,會打擊很多學生的積極性,使成績較差的學生失去信心,使成績較好的學生驕傲自滿。當前很多中職技術學院按照成績劃分學生等級,為成績較高的學生頒發獎勵,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忽視不管,阻礙了人本理念的落實,更是影響教育公平的實現。
  3.管理方式滯后。
  管理方式直接關系著學生管理的質量,管理方式的多元性直接影響著管理水平。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接受管理,學校和教師應該采用個性化的管理方式,約束學生的不當行為。當前一些中職技術學院并未秉持因人而異的原則,而是采用統一的管理方式,要求學生遵守學校校規校紀:遵守校規校紀的就是好學生;不遵守校規校紀的就是差生。在硬性規定作用下,學生只能被動服從規則,而從未考慮過校規校紀的重要性。中職技術學院學生處在成長的特殊階段,很多學生出現了反叛心理,公然違抗教師的指令,拒絕服從教師管理。由于管理方式滯后,教師并不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應急措施,與學生建立對話關系,導致學生管理工作屢屢受挫[2]。
  二、在中職技術學校應用“以生為本”理念開展學生管理的重要舉措
  1.采用人本管理模式。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學校和教師需要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需要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從學生出發。在開展校園管理的過程中,學校應該對內部管理團隊進行培訓教育,使管理團隊認識到校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學生管理的目的[3]。學生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實現人才培養的大目標,管理者應該立足學生的根本利益,關愛學生、呵護學生,避免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為了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管理者應該深入到學生生活中去,看學生是否在學習生活中、家庭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并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最終使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自覺遵守校規校紀,成為校園文明集體的一份子。
  2.優化管理評價機制。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要參照成績這一項指標,還應該參考其他指標,盡可能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以成績為導向是應試教育的最主要特征,以成績為導向并非素質教育的內容,以成績為導向會阻礙教學體制工作的順利開展。無論出于哪一方面的考慮,都應該割舍落后的評價模式,優化學生管理評價機制。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應該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寶貴品質、學生的奉獻精神等。教師要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正面的積極評價,使學生樹立成長自信,為身邊的人帶來正能量。當然,教師也要中肯地指出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之處,如因為好成績而沾沾自喜等,使學生隨時保持警惕意識,樹立更加長遠的學習目標。
  3.創新學生管理方式。
  學生處在成長期,很多學生處在叛逆期,會反抗學校的管理行為,與老師公然作對。很多學校強制要求學生遵循校規校紀,更是壓抑了學生的成長個性,成為學生叛逆的導火索,成為師生矛盾的來源[4]。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學校首先應該完善校園規章制度的內容,凸顯校規校紀的柔性特征。一方面,學校要征求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共同執行規章制度。另一方面,學校要根據現實情況,對校規校紀進行不斷修訂。在具體管理中,管理者應該分析學生的個人特點,采用差異化的管理方式:如果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管理者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行為失范的原因,直接指出其不足,并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期望;如果學生的性格比較孤僻,且存在反抗傾向,管理者可以尋找學生如此性格的原因,循循善誘加以引導,并對其進行言語激勵,長期觀察學生的行為。
  結論
  綜上所述,學生管理是校園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校園發展的關鍵一環,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為了實現校園和學生的雙向發展,必須優化學生管理。
  參考文獻
  [1]堅持立德樹人 堅持以生為本  北方民族大學創新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顯著[J].寧夏畫報,2019(01):44-45.
  [2]杜春燕,沈婭.技術、制度、文化、研究:“四位一體”高校學生工作模式的建構與反思[J/OL].重慶高教研究,2019:1-6.
  [3]陳小靜,汪伯承,鄧家軍.以生為本變革課堂教學——四川省北川中學推進教學現代化的實踐[J].教育科學論壇,2018(35):68-70.
  [4]侯曉燕.以生為本  以學論教——如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數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8(12):18-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5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