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為根,以生為本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積累一定的語言能力、發展人文的思維品質,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生動的教學活動,帶給學生形象化的直觀認識,轉變傳統課堂呆板的學習氛圍?!耙匀楦?,以生為本”,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提升學科的學習興趣,扎實地掌握課程內容,促進自身整體能力的提升,讓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創新教學中得到升華。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以生為本;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充分調動學習興趣,豐富知識、提升表達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是指:要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豐富語文知識、積累語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形成學習習慣。那么要想提高學科的核心素養,首先就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現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能夠給予學生形象的感官刺激,使他們在身臨其境、情入于心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感受到更加直觀的文本思想。例如《夢圓飛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閱讀課文。它以通訊報道的形式,生動詳盡地記敘了“神舟五號”飛船載著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飛行太空的過程,同時也表現了中國人民實現飛天夢想時那無比喜悅與自豪的情感 ?!皦魣A飛天”中的“夢”指的是夢想,比喻了我們的幻想。千百年以來,中華兒女都有著共同的“飛天”夢。如今隨著“神舟五號”載人航天的成功發射,我們的夢想成真,飛天夢終圓。因此在本課的教學預設中,教師可以采用“直觀教學法”,通過觀看視頻資料,將文中激動人心的場面,作為激發學生愛國熱情的基點,讓他們在聲、影、形多感官的刺激中,感知“神舟五號”的發射過程,體會現場熱烈的氣氛,從而用文中煸情的制高點來調控課堂氛圍,提升教學趣味,帶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習興趣。視頻的觀看刺激了學生“圓夢”的情感。接下來教師可以用“閱讀感悟法”和“自主學習法”來引導學生通過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小組的討論、探究,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和人物情感,領會文本的寫作方法。生動的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搭建了攀登知識高峰的階梯,為文本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源。同時,現場情景的再現與抽象的文本相得益彰,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此外,課堂教學時,教師還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價值。給予他們探究問題、討論問題的機會,使得整個的學習過程都能夠處于主動感悟、主動交流的環境中,不僅豐富了知識的積累,還提升了語言表達的能力,發展了個體文化思維,更使他們的主體意識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二、有效運用學習內容,貼近生活、促進能力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僅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還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與生活的關聯性,從而在學習中感受生活、了解生活、體驗生活,形成綜合實踐能力,提升思維品質。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編排上,緊密聯系著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堅持了即行即知、行知合一的原則。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先行后知的系統性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教、學、做的開放式學習環境中得到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例如《蘋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記敘文,文章講述了鄰家小男孩“傳述”給“我”一個秘密,蘋果里竟然藏著一個“五角星”。這個秘密使“我”從中得到啟發,原來打破常規思維就能夠創造新的“奇跡”。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緊扣文章內容,先讓學生品讀課文并討論:“小男孩是如何讓‘我’發現蘋果的秘密的?他具體是怎樣切的?”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上下文的聯系,理解“攔腰”的切法和“通?!钡那蟹?。當學生通過理解和討論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試著用“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去感受看到“五角星”時的驚喜。同時引導學生在觀察自己切好的蘋果時理解“橫切面”“清晰”等詞語。從而映示文中“真的,從橫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蘋果核果然像一顆五角星?!边@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還可以通過親身實踐的過程,來引導他們打破常規思維,激發創新的意識。更可以讓他們在課程的學習中發現生活中原來可以處處有驚喜,處處都能展示我們的創造力。
三、用故事活躍課堂,抒發情感、發揮想象
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故事化的教學方法最受學生青睞。因為故事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講述載體。其內容涉獵廣泛,有利于激發學生聽、說、讀、寫的有機整合,從根本上促進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寫作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它不僅是對學生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也是升華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綜合教學。因此,教師可以在寫作課堂上利用生動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發展他們的想象思維,從而在圍繞“故事”的主題中展開合理想象、大膽創新創造,編寫出擁有自己個性的創作。例如在四年級上冊 “習作6”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聆聽生動的“童話故事”,讓他們徜徉在自己想象的卡通世界中,調動豐富的想象力。然后在教師的示范文中,了解編寫故事的基本要素及特點(時間,地點,主要角色,事件;事件與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并向學生強調“故事”應有情有景、積極健康。接著就可以讓他們觀賞主題動畫,并讓他們仔細觀看動畫,了解動畫人物及情節,導出故事的中心議題“心中的卡通形象”,然后根據聽到的“童話故事”以及看到的“動畫情節”,展開想象、明確故事主題、構建故事梗概。選擇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編一個有趣生動的故事,對小學生來說不算困難,因為他們對于這些卡通人物再熟悉不過。因此,教師只需在寫作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中心思想,就可以放手讓他們盡情發揮、放開思路,用已把握的習作特點,在童話故事中打開一條自由發揮的創新思路。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指路人,教師應深刻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綜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設計符合他們心理的“故事化教學”,這樣才能真正地、自主地發揮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凸顯學生的學習價值,從而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用恰當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想象中形成嚴密的知識體系,在創作中將思維呈現,讓情境豐滿。
綜上所述,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需要轉變的不僅僅是課堂的教學模式,更重要的還有教師本身的教學理念,以及對教材文本的深度解讀。綜合教學實踐,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從文本題材的角度,發現教學目標的定位,樹立多元化的課程觀念,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 力;用豐富的知識拓展,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個性化的教學指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提升學生的人文、道德修養。用靈動的教學方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趣味,用探究式的學習模式,給予學生課堂主體價值的體現。從而讓學生綜合提升語文能力,讓核心素養在課堂創新中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劉戰良.芻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9).
[2]孫莉智.多元培養,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核心素養元素[J].讀與寫,2018(11).
[3]傅登順.核心素養關照下小學語文教學新思路[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8).
[4]陳紅芬.立足語文核心素養 提升課堂教學效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
[5]陳燕飛.新課改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18(8).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