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語文源于語言,語言的基礎之一就是思維,而思維也是語言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與研究,以期能夠對其教學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能力;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51-02
初中時期對學生來講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所以在此時期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從語文科目的本質來講,它除了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的性質,有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外,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有力途徑。本文闡述了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的現狀,并提出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中學生正處在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于周邊事物的解讀有自己個性化的見解,但是學生自身的解讀往往缺乏系統性,同時也表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尚未發展完全,必須在語文學習中得到強化和發展。教師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時必須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得學生掌握歸納整理和系統化學習的技巧。例如,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并積極尋找文本當中關鍵性信息,同時要歸納和整理收集到的有效信息,并根據自身的理解和對信息的把握來闡述文本的中心內容以及表達的思想內涵。教師為了拓展和完善學生的思路,可以針對學生的表達提出一些問題,使得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進行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課堂學習而言,其重點內容就是聽以及看,除此之外,還需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將課堂知識熟練掌握,從而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對于初中生而言,其正處于青春期,不但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發生一定改變,并且其思維正處于比較活躍的時期,大多數中學生對周圍事物均具備自身獨特見解,而這些見解通常都缺乏一定理性,其邏輯思維能力相對比較差,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安排學生閱讀一些課外優秀文學作品,同時可為學生安排一些寫作練習。在不斷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有效文章信息獲得,并且能夠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樣一來,在寫作過程中便能夠靈活進行運用,同時能夠使自身邏輯思維能力得以提高。
三、利用閱讀及寫作教學訓練學生思維
閱讀教學的思維過程訓練,主要是通過理解、鑒賞、創造等活動來實現的。理解,即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等思維過程,弄清文章各級語言單位的意思。鑒賞,即通過聯想、想象等表象的運動過程,伴以分析、綜合的過程,對文章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感受、體驗、判斷和評價。創造,即通過聯想、比較等思維過程,圍繞文章引出新思想、新認識。寫作過程的思維訓練,主要是通過審題、煉意、選材、結構、成篇等活動來實現的。審題的過程,主要是對題目進行抽象與形象理解的過程,通過抽象的理解,弄清題目的內涵與外延,通過對題目內容的聯想、想象等形象理解,弄清題意。煉意的過程,主要是抽象、概括的過程,通過抽象、概括,把握本質,使意深而新。選材的過程,主要是比較、分類的過程,通過比較、分類,把握材料間的本質聯系,有效地選擇材料,表現主題。結構的過程,主要是系統化的過程,通過系統化的過程就能把作者思維的階段性成果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和連貫起來,使自身構成一個完美的系統。成篇的過程,主要是具體化、聯想、想象、分析、綜合運用的過程,通過具體化、聯想,想象等,使文章血肉豐滿。
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思維活力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需要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前提,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背踔姓Z文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貼近初中生的學齡特征和興趣偏好,多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火花,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得到有效培養。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避免空洞理論的灌輸,要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措施,創設形象化、趣味性、具體化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更好地活躍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降低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負擔。比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等文言文的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的文言文基礎比較薄弱,很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存在心理障礙。此時教師就要多在課堂上創設趣味性、互動性的教學情境,如通過FLASH動畫對鄒忌與齊王之間的對話情境進行模擬,可以對學生的感官神經進行有效刺激,帶來給學生不同尋常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五、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
初中語文教學是一種開放性的教育形式,需要將語文素材與語境結合起來,那么學生聯想思維能力的培養也顯得尤為關鍵。語文教師也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約束,提高對培養學生聯想思維的重視程度,并為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提供積極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將聯想思維的培養貫穿于閱讀和寫作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作為主人公,真正地與作品進行零距離接觸,同時為學生營造相應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認真思考自己會在當時處境中有哪些思考和感悟。通過學生對作品的聯想和剖析使得學生掌握文章精髓,在把握住文章中心思想后,其他的問題也能夠得到有效解答。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課堂指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在課程教學前,要為學生設置情境。在課程教學完成后,教師要注重拓展和遷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聯想思維。
總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清楚認識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并且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使學生思維能力得以綜合全面提升,進而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達到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5(4).
[2]李奎鋒.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