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只要我們轉變教育觀念,給學生留下時間、空間和機會,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想、去看、去說、去做、去懷疑,既教給學習方法,又教給獲取知識的途徑,就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自主性;探究能力;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積極主動地、獨立地發現及解決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要改變學生單純的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
  一、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ㄒ唬┲笇ьA習
  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起先可設置“導學提綱”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如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設計以下導學提綱:①“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什么異同點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商的小數怎樣確定③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余數怎么辦?這樣堅持訓練并將預習要求,讀書方法適時滲透,當學生對如何預習有一定的實踐后,提綱逐步精簡,最終讓學生丟掉“導學提綱”的拐杖,走上自學的道路。
 ?。ǘ┕膭顚W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
  有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年齡等限制,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問難,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我們要創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質疑問難。而且教師要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
  二、提供討論交流的機會,培養交際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記得一位教育家說:“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索,自己推論,給他們講的應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數學本身的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更好的誘導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構建認知結構,從整體上提高綜合解題能力,使學生樂學。指導學生在這些關鍵的地方思考,把面積計算知識系統化,既溝通了面積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了思路,又滲透平移、轉化等數學思想,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處于引導,學生處于主體的地位,體現教育教學價值。
  在教學中,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新知,這對學生來說印象和感受會很深,理解得很深刻,更容易掌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動手用“割”、“補”、“拼”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躍躍欲試,積極操作、大膽實踐,課堂氣氛非?;钴S,結果把圓分成16等份、32等份......有的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有的拼成平行四邊形、有的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從不同的角度去推動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整個推導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當了一次“小發明創造者”。
  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充滿自信。不僅使自己對知識理解更豐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飛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①設置疑難,激發學生好奇心理;②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如:教“正比例”時教師領學生到操場,問:現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桿的高度,怎樣測量;根據旗桿的影子長也能算出旗桿的高度;影子和旗桿有怎樣的關系。此后,讓學生量出幾種不同的桿長和各自影長,來研究桿高和影長的關系,進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四、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實驗、想象,可以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學習10的組成時,教師為學生準備了10個扣子,要求學生先數一數有幾個扣子,再把扣子分成兩部分擺一擺有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發現10的組成的不同擺法。
  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形成過程,大膽懷疑,敢于創造性地接受知識,充分地展示了學生合理的思維過程,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培養和發展。
  總之,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為主,不束縛學生;以發現為主,不代替學生;以鼓勵為主,不鉗制學生。善于利用教材,靈活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彭小娟-《數學學習與研究》.
  [2]楊雪松-《新課程.上旬》.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7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