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模式教學下《安全檢測技術》的課程成績考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切實提高我國教育教學的質量已成為目前的重大任務,改變課程成績評定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實質性的促進作用,最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掌握本門專業課的知識。本文針對傳統考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安全檢測技術的教學特點,對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關鍵詞:PBL 評分 課改 安全檢測技術
引言
PBL教學模式最早是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1]創立的,嘗試去實施學生自學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其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逐漸被其它教師采納和接受。安全檢測技術是安全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課,該課程主要是教授儀器儀表操作及機械原理方面的知識。課程成績評定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已難以適應當下人才培養的需要[2,3]。本項目擬在基于前期開展的PBL教學模式下,通過改變傳統的成績考核方式,更全面、更充分、更公平的檢驗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主動在學習過程中去探索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其專業能力。
一、研究方法
為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本研究主要通過調整傳統的學生成績考核方式,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在利用PBL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地啟發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去解決問題。根據本課程內容交叉化的特點,與機電院教師進行合作,采用個性化作品展示、小組匯報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體改革內容如下:
1.平時成績的改革
?。?)注重平時成績考核:將原來的期末考試成績占主導地位調整為平時成績占主導地位,嘗試將平時成績由原來的20%提高到70%甚至更高,強調考核形式的過程化,考核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件持續性的工作。
(2)確立平時成績的主導地位:平時成績評定體系包括出勤率、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學生個性化作品展示等評定項目,其中學生的人性化作品展示占平時成績的百分之60%或以上,應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發現問題的問題,平時成績考核時將這兩方面納入重要的考核指標中。
2.成績所占權重的改革
(1)平時的課后作業考核:平時的課后作業包括課本中重點章節內容的總結、小論文、個性化作品制作等課外知識拓展,分別占平時成績的20%、20%和40%。主要內容為課堂中所學的儀器操作及個性化制作,比如流量計的創新等。本門課程注重機械儀器方面的應用,因此在平時的考核過程中,本項目組的機電院教師以及相關老師,對學生的個性化作品進行專業的評價,多方面、多角度的進行考核。
(2)期末考試:期末考核可以采用開卷作答形式,采用學生一人一題的方式,命題只給出方向和范圍,比如《流量計的分類及工作原理》、《超聲波傳感器的應用》等題目。學生可以在要求的范圍內自由選擇主題,自主完成一篇關于安全檢測技術中所學的儀器應用方面的論文。開卷論文的考核方式強調學生查閱資料、整理資料、組織材料、獨立完成充分的能力,能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激勵展示學生自我,而且能有效避免學生抄襲。另外,學生自主選擇主題完成期末考核,不再禁錮學生的思維,以便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同時也是對學生個性、興趣的培養。
3.成績評審方式的改革
在學生的個性化作品展示環節,由機電院的老師與相關權威專家,并邀請3-5位學生,組成評審組,并制作評審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指導與評價,營造認真嚴肅的氛圍。讓老師的認真精神感染到學生,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的壓力和動力,讓考核真正起到督促學習的作用。
結語
通過改變課程成績評定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改進具有實質性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導向、診斷、反饋、強化、激勵、改進和長遠發展幾個方面。最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掌握本門專業課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與技能,使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變被動為主動,降低教師教學阻力,有效調節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譚迎新.安全檢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A].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2008年學術年會,2008:381-383.
[2]李麗萍.PBL教師中教師角色功能定位與思考[N].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4(1):17-18.
[3]BarrowsHS,TamblynRM.Theportablepatientproblempack:aproblem-basedlearningunit[J].JournalofMedicalEducation,1977,52(12):1002-1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