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自由學習在學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信息社會初建的今天,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浪潮之下,人的需求不斷被關注。傳統教育模式帶來的社會問題頻發帶給眾多教育者無法回避的問題:孩子應該做一只沉默的杯子,有限且無聲地接受壺的傾倒?還是應在充滿關愛、客觀公正、激勵上進的環境中培養自主精神,鍛煉自我表達,自由地學習。
  關鍵詞:學校教育 需求 促進 自由學習
  一、初衷與現狀的逐漸背離
  1.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的初衷
  學校教育通常被認為“產生于奴隸社會初期,由非專門教育機構逐漸演變為培養人的主要場所?!比~瀾教授也認為:“學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
 ?。?)受教育的初衷
  或許你曾因這一幕而觸動:小朋友總是背著書包興沖沖奔往學校,總會對哥哥姐姐脖子上鮮艷的紅領巾充滿羨慕,也總要在課堂上高舉雙手搶答問題……又或許您也為此感喟無奈:愈漸沉重的書包越來越少被主動翻閱,愈漸沉默的課堂也慢慢尋不到雙眼的閃耀,愈漸增長的年齡更少有智慧的沉淀。著名作家張曉風犀利反問:“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遲到、拖拉作業、紀律甚至逃學、心理健康等社會問題被如此簡單的話語揭開面紗,讓眾多教育者無法回避:孩子們,在傳統學校教育中到底失去了什么?
  2.困難與機遇
  如今,互聯網正以無法預見的速度顛覆著我們的生活,教育從業者面對著未來社會的基礎、中流砥柱甚至是領導者,傳統以“教”為主的傾倒性課堂,會不斷被淘汰。
  二、自由氛圍——人的本質需求
  1.從人本到生本
 ?。?)人本主義的吶喊
  50年代從基礎教育矛盾激化的美國興起,從心理治療走向教育思考,杰出的心理學家們從來訪者中看到了: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對愛的渴望,對束縛天性的反抗。美國當代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每一個高層次需求的實現都基于低一層次的滿足。學校教育目標毫無疑問指向了人的最高層次需求:自我實現。那我們不妨自省:低層次的要求,“安全感、尊重、愛”學校都能給予學生嗎?班級氛圍是充滿人文關懷還是強制嚴肅?課堂是尊重個性還是統一模式?評價的標準是單一不變還是關注到孩子的成長軌跡?
  (2)生本教育——學生與生命
  郭思樂教授提到人的起點非零,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的、思維的、學習的、創造的本能。依靠學生的內部自然發展學生的學習天性,釋放學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一項有效的教育思考。故而學校教育應該借助學生創造力的本能、保持其天生的好奇心,給予自由的環境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正如郭教授所提:我們需要為學生設計一種以學生好學為中心的教育體系,整個教學的目的和過程的終端,是學生的主動發展,而不是教師善于教。
  三、自由學習——有效教學的呼吁
  1.成績與幸福感——本是同根生
 ?。?)何為自由學習?
  自由學習并不是不負責任地放任孩子,也不僅是倡導自主學習這種現代學習方式,而是著眼“人”的培養:鼓勵好奇心和勇于嘗試的精神;重視個體的自由與責任;給予支持和建設性的批評,而不是劃分等級;重視創造性過程而不是結果;選擇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目標,而不是教師設定的目標;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內心世界。
 ?。?)改變觀光者的良藥
  現行的基礎教育約有兩個衡量指標:成績與幸福感??煽荚囍贫葞Ыo教師無法卸去的高壓,“自由學習”似乎是天方夜譚。但一個個的教學案例似乎啟發著我們事實并非如此。
  Y君,因父母忙于生意,對其疏于照顧而養成了“性本愛丘山,奈何只有作業山”的散漫性格。每天早早來到學校,飛快補好作業,剩余時間滿教室找同學消磨時光。思維敏捷,卻從不舉手發言;運動細胞卓越,卻見縫插針地偷懶;甚至畫得一手好畫,卻從不為班級貢獻力量。久而久之,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父母之言充耳不聞,老師關注視而不見。但當你放下所有的要求走近他,你會發現:他的雙眼會被機智幽默的提問點亮,他會悄然說出某個問題的答案,他從不忤逆老師的懲罰,他仍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
  作為教師,學生學習生涯中同行的伙伴,前行的促進者,我也深刻反思并在班級與教學管理中大膽嘗試:
 ?、偃趸巹t,化愛無聲。首條班規就圍繞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提出要求。
 ?、谠谝巹t制定中傾聽自由言論。班會課用來起草班級問題,并由全班討論解決。課堂中制定紀律“公約”,舉手表決,制定共同守則。
 ?、圬S富學習資源。傳統教師的角色本質如“杯與壺”:只會鉆研所謂重要的知識,將其從“水壺”中穩穩地倒在“杯子”里。我的改變以暑假實踐活動為例,科技館、日常生活體驗、科學觀察;從科學視頻中表達你的理解和感受。
  理所當然,孩子們應自由地從自然萬物、歷史文化、生活百態中汲取知識,而老師只需且必須做好負責任的促進者!
  2.教學相長的助益
  (1)教師的幸福感
  一個將自己置身于成績和要求被服從的教師,幸福感從何而來?失去幸福感的老師,教學激情又該如何激發?先秦老子就描述過智慧“管理者”的樣子:“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最成功的君主,百姓即便不知道他的存在,都能安居樂業,做“自然和本來”的樣子?!盁o為”是極高的境界不亦是自由的表現?
  (2)教師的發展
  每個孩子都有不可估量的潛能,所以單個教師無論是精力還是知識儲備都無法再繼續傳統的“教”。反而,一個充滿愛、民主意識以及豐富學習資源的班級和課堂,常規問題會大大減少,教師將贏得更多發展的時間空間,這就是良性循環。并且,“在一種互相理解的課堂氛圍中,每個學生都會感到自己被其他人喜歡,對自己和學校就會持有更積極的態度?!被ハ嗬斫?,亦能互相成就,何樂而不為?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這便是自由選擇、不斷積累的成就。學習亦然。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改革不斷發生的今天,當我們注視著每一個孩子、每一個班級、每一所學校的時候,有意義的變革:為孩子創造自由學習的環境似乎就不那么令人生畏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7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