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優化課堂語文閱讀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閱讀在學生的語文學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豐富知識,更能夠得到能力培養。本文著重介紹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問題
  閱讀教學 時效性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055-0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從中不難看出,閱讀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而且能夠得到能力的培養。因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然而,課堂閱讀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呢?現結合本人在教學中的實踐談幾點看法。
  1.以讀為本,貫穿課堂教學
  閱讀,顧名思義,讀是其中的核心。“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引導學生俾善于讀,則其功至偉”。這是葉圣陶先生對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所作的評價。在教學中,學生通過默讀、朗讀、美讀、整體讀、部分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理解課文內容,品析語言文字、感悟情感價值,在讀的過程中實現學生、教師、文本和作者之間的對話。例如,在教學《少年閏土》這課時,本人先讓學生自由試讀課文,讀通課文,利用工具查找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齊聲朗讀課文,弄清課文角色有感情地品讀,感悟作者抓住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最后,抓重點語句“他們不知道一件事情,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边M行研讀,體會“我”對閏土的羨慕、欽佩之情。通過這樣層層推進,學生在讀中學到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2.以訓練為點,細節與整體相結合
  “訓練”即語言文字訓練,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倡把握整體,培養學生整體和把握的能力。但整體需要細節的充實,即抓重點語段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每一個細節都是整體的基石,有了一個精彩的細節,才會有完美的整體。例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要引導學生首先對課文整體有一個宏觀的把握,伯父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愛戴,“我”之所以對伯父無限地懷念和敬仰,是因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課文的第一部分是結果,后四部分是原因。再通過對“談《水滸傳》、”、“笑談 ‘碰壁’、“救助車夫” 、“關心女傭”四個環節的品讀、研讀,對伯父在這些環節中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節賞析就不難理解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了
  3.以多媒體資源為輔,優化課堂教學
  媒體資源,特別是多媒體資源和運程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受到許多教師的青睞??墒牵邢喈敳糠值慕處熢谑褂眠@些媒體資源時不加選擇、不擇時機地濫用、教學中不但沒有激發學生學習文本的興奮點,反而滋長了學生“好?!?、“有趣” 的貪玩心,課堂效率的提高成為空談。那么怎樣才能合理地運用資源呢?
  (1)在理解學生現實生活中無法看到,觸摸到的事物時?運用多媒體資源。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鎧甲”、“降落傘”、“豆莢” 等圖片的出現可以使學生形象生動地認識和理解到植物媽媽的外形,教師不用多費唇舌,節約了教學時間。
 ?。?)在朗讀、想象都無法達到效果時運用多媒體資源。例如,在教學《觀潮》時,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開動豐富的想象仍無法感受潮來時壯觀、雄偉氣勢場面的時候,抓住時機插入多媒體課件,學生就很容易從視覺和聽覺上體會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在學生一知半解、感到困難時運用多媒體資源。 例如,《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當學生讀完課文知道地球資源遭到了破壞,但還不能體會嚴重后果時,可以大量播放破壞環境造成系列生態環境惡變的圖片資料,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悟到“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這一中心思想。
  4.把握教材,引導積累
  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僅靠課文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沒有積累就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不可能具備真正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在《語文》第五冊的教材中,充分整合了課程理念,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學習結合起來,要讓學生用好資料袋,進行課后積累,使其物用其用。例如,在《奇怪的大石頭》一課后 的資料袋為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為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的有關宋慶齡的簡介,《孔子拜師》之后提供的關于孔子的介紹,都屬于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時,可以安排在課前預習,讓孩子認識偉人小時候就“與眾不同”,并且這些就像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安排到課后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其兒時的因果關系,增強學生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總之,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的起步階段,面對初學兒童,必須從最基礎的地方抓起,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涂好底色,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作鋪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2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