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從美術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也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密切聯系,我們需要將各學科的知識與美術進行整合。本文主要從歷史背景與藝術種類、文學思想與藝術思想、科學精神與藝術創作等方面探討科學知識與美術進行整合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美術 各學科知識 整合方法
美術學科中包含的知識內容比較豐富,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相對密切,將其他學科知識在美術教學中進行引導有利于學生對美術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入,形成全面的、系統的認識。那么應該怎樣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與美術教學整合起來呢?下面我將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歷史背景與藝術種類
我們都知道,美術的發展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條分支,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將歷史背景與藝術種類進行結合,讓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藝術的不同種類。從歷史背景的角度對藝術種類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了解藝術種類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如,我在為學生講授《書法的點畫之美》這一課程內容時,就將書法的歷史知識與書法藝術的不同種類相結合進行講授,使學生了解不同時代的不同書體。我由殷周時代的甲骨文、金文及其文字特點,講到秦朝的小篆和大篆,再講到漢代的隸書、章草、行書等,接著是魏晉時期的楷書、行書和草書,這一時期書法的演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講解這些不同書體的書法過程中,筆者為學生展示了每種書體的不同形態,讓學生能夠將書體的名稱與書體的形態相對應。之后再講述唐代、宋元以及明清時期書法的變化,這樣學生就能夠將書法的歷史了解清楚,并能夠理解現在書法之中的書寫形式帶來的美感。當筆者講授完書法的發展歷史之后,學生能夠將書法的變化過程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認識過程,不僅了解書法出現的歷史時期,還了解不同書體的出現與當時的文化、政治或書法材料的關系。這樣,當學生欣賞書法的點畫之美的時候,就能夠說出某種具體的書體這樣書寫的原因。[1]
二、文學思想與藝術思想
在美術學科中,還蘊含了許多文學思想,因為藝術史上許多繪畫是由文人創作的,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將自己對文學的理解與認識也加入到藝術作品之中。所以,許多文學思想與藝術思想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讓學生了解相應的文學思想,有利于學生理解藝術作品中表達的思想與情感,對于學生學會欣賞和分析藝術作品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我講授《寄情山水》的內容時,就將其中蘊含的文學思想講授給學生,使學生認識到藝術作品中傳達的情感。中國古代山水畫,在魏晉時期,由于社會動蕩不安,文人墨客多隱蔽在山林之中,保全自己,所以他們常常寄情山水,將園林中的山水之景加以概括,形成山水畫。到了隋唐時期,造園之風興盛,文人們也多參與造園活動中,所以便將園林中的山水之景描繪下來,追求山水畫的神似,用畫來指導造園。宋代文人畫家更注重在山水畫表達自己的情感,有的畫家用雄渾壯麗的山水畫表達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有的則用簡淡恬靜的風格表達畫家的對山水意境的追求。不同的文人,對于山水的理解不同,所呈現的畫面也千差萬別。比如,馬遠的山水畫,喜歡用小景表達恬淡的山水意境,王蒙則喜歡用繁密重疊的大山表達山水的壯闊。讓學生了解這些山水畫中的文學思想,對于學生理解其中的藝術思想、山水畫中傳達的美好意境來說,有積極的作用。
三、科學精神與藝術創作
在美術教學中,藝術的創作與科學精神也無法分割,尤其是現今的藝術創作,需要學生掌握構圖、比例,而構圖、比例等問題,就涉及到了科學中的知識。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更能使學生將藝術創作與科學相結合,從而使學生的作品呈現出更協調的構成比例。[2]
我教授學生學習《靜物畫有聲》這一課時,就將其中的一些科學知識為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認識到繪畫創作需要具備精準的造型能力與構圖技巧,才能呈現出靜物真實的狀態。所以在讓學生畫靜物之前,我先為學生講解了焦點透視的相關知識。拿正方體來說,將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面上,正方體的四邊與畫紙的四邊平行時,上面縱深的平行直線與眼睛的高度一致時,將消失成為一點。其他的物體也同樣存在這樣的狀況,這就是焦點透視。反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也能夠將物體的形體刻畫準確。所以說,讓學生了解藝術中的科學精神,對于學生進行藝術創作非常有利。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在藝術創作中的科學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進行創作時也時刻謹記這種科學精神,使學生的作品具有真實的效果。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可以將歷史背景與藝術種類進行整合,使學生從中了解美術中的歷史知識;還可以將文學思想與藝術思想進行整合,使學生了解藝術作品中傳達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將科學精神與藝術創作進行結合;使學生了解藝術創作中的科學技術。將各學科知識與美術教學相聯系,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傳遞與發展是相互關聯的,對于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柴密.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J].新課程(中),2016-08-18.
[2]施艷華.以創新為核心的中學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統整的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04-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