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給語文教學插上信息技術的翅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時代,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融合,對于深化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質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從教師的角度看,要突出其使用的目的性,要考慮教學的重點難點;如果從學生的角度看,我們使用信息技術,則要考慮是否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真正促使學生學科知識的生成和學科能力的發展,是否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11-01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時代,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融合,對于深化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質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從教師的角度看,要突出其使用的目的性,要考慮教學的重點難點;如果從學生的角度看,我們使用信息技術,則要考慮是否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真正促使學生學科知識的生成和學科能力的發展,是否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1.明確需要,以信息技術為實現語文教學目標服務
  語文教學必須依據教學目標來選用信息技術手段,以直擊語文教學的本質。2017版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隨著社會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語文課程更加強調以核心素養為本。要進一步改革語文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既要關注知識技能的外顯功能,更要重視課程的隱性價值,還要關注語文課程在社會信息化過程中新的內涵變化;通過改革,讓學生多經歷、體驗各類啟示性、陶冶性的語文學習活動,逐漸實現多方面要素的綜合與內化,養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品質、精神面貌和行為方式?!辈⒚鞔_了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語文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出發,依據學生的實際,確定該教什么,確定選用什么樣的信息技術手段,并使之融合到教學過程之中,使之與教學的其他環節血脈相連,水乳交融;不能將手段當目的,由過去的“滿堂講”變成“滿堂放”,制造表面的熱鬧,從而失去語文學科本質特點的內容。
  在傳統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主要的方式往往是口講粉筆寫,學生說,師生議。引入信息技術后,利用聲像圖等,可以突出其形象性和直觀性。當然也有一些老師無視語文教學規律,有的僅僅是將“黑板上的板書”搬上“電子屏幕”,將學習內容變成“電子文字”加上音像組合,而失落了教學重難點。信息技術的運用,應該用來突出語文教學重難點、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其形象性和直觀性的優勢,應為“創設情景”和“演示過程”服務,應為“互動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和“發現式學習”搭建平臺。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希沃電子白板、微課、網絡等技術的展示功能、互動功能和反饋功能等。
  如在《語言表達得體》的學習中,利用網絡環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更直觀地明確語言表達得體的重要性和主要要求,利用希沃授課助手直接投屏或教學平臺統計功能展示學生課堂練習的情況,及時得到反饋,隨時調整課堂教學。課后將主要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推送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
  2.關注學生,以信息技術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心裝學生,要考慮實用,要處處為學生著想,而不能為技術而技術。我們不僅要運用技術去改善教與學的環境或教與學的方式,而且必須運用技術去實現教育的結構性變革,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構建出新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結構。這才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這一全新觀念與做法的基本出發點,也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質與內涵所在。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找準學生語文學習的興奮點,恰當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創設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充分利用網絡的廣闊性和互動性,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大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讓學生動手實踐,開動腦筋,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能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搜索、處理能力,讓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只是停留在“學會”知識上,而轉到“會學”上,進而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如在《語文中的邏輯》的學習中,課前布置有關邏輯趣味題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討論,激發學生對邏輯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課中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自主搜索了解相關的邏輯術語,在解決課堂容量大、知識難度大的問題的同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實現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就是要真正尊重語文教學的規律,真正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習中的認知工具作用,切不可越俎代庖,本末倒置。
  參考文獻
  [1]宋金華.基于信息技術環境的課堂教學結構性變革研究.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6,27(03)
  [2]屈玉茹.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師素養.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