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給插班生的英語學習插上翅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員流動頻繁,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也隨父母到工作的城市就讀,成為當地學校的插班生。尤其對于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城鄉結合部的學校來說,這些孩子來自五湖四海,有各自的家鄉,有各自的故事,有不同的家庭環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但普遍相同的是英語水平差異較明顯,而其中的原因又是錯綜復雜的。為了幫助插班生盡快融合本地的教育模式,提高學習效率,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從而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英語教師除了要給孩子足夠的人文關懷以外,還要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幫助他們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程理念下的要求。
  【關鍵詞】提高;小學插班生;英語;學習;效率;策略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員流動頻繁,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也隨父母到工作的城市就讀,成為當地學校的插班生。本地的生源結構改變了,插班生成為了一個既被重視又容易被忽視的群體。我校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城鄉結合部,周邊有工業區,插班生的數量每年遞增。讓英語老師最頭疼的是三至六年級中途插進來學生,因為,學生大多數根本沒系統接觸過英語,有的甚至連26個字母都不認識!他們基礎差,跟不上整班同學的水平,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長期感受不到成功感和被認同感,由此產生了挫敗感,這給我們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導致外來插班生成績落后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有的是由于以前在農村小學沒有開設英語課,缺乏英語基礎;有的是由于以往所在學校的英語師資或教學資源相對落后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家長自身文化素質較低,從事的工作都比較辛苦,起早貪黑的,很多人都沒有精力和時間好好照顧孩子;有的是受家長工作變遷而要多次轉學無法適應環境和教學模式造成的;有的是對英語學科不重視甚至從來沒接觸過系統的英語學習等。
  英語課程標準中教學建議的第一條是“面向全體學生,為每個學生學習英語奠定基礎”。班級里的學生是有差異的,如何面對所有的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而又能照顧到插班生的需要,是教師要面對的實際情況,也是教學工作的挑戰。幫助這個特殊群體的融合教育是當今教師需要解決的比較迫切的問題。我們教師該如何針對這些插班生的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策略,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效率呢?筆者通過自身的一些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策略與大家探討:
  一、徹底把脈學情,方能對癥下藥
  目前插班生的生源情況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較復雜,他們的家庭情況和學習情況差異大,成績產生差異的原因也不盡相同,英語學習落后的插班生的學情大概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二、走心的關懷,走新的路徑
  對于插班生這類特殊的群體,老師的主動關懷肯定能讓他們的學習加速融合,因此,需要老師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基本信息,充分地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學習經歷、學習困惑乃至內心世界,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全方位地與孩子談心,還要主動通過家訪、電話、微信等聯系方式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持,必要時從家庭教育方法上給家長作指導。日常教學中要根據插班生的數量和學習水平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分類進行輔導,因材施教,尋找新路徑。
  1.克服陌生感和自卑的心理。
  成績落后的插班生與班級里的后進生存在一定的共性,其中不同的是他們要面對和適應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面孔,要在短時間內融入當前的學習環境和生活。其實他們身上也不乏閃光點,只是許多閃光點常被“低人一等”這個心理定勢掩蓋了,于是造成自身的一種有害心理——自卑。
  克服陌生感和自卑的心理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師可以安排班里比較熱心的同學做“小導師”負責接待插班生,帶著他們熟悉學校的各場室、熟悉學校的教師、學校的制度、作息時間、一天的學習生活等,安排學生一起游戲、一起進餐等,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消除陌生感。教師在課堂上多給機會讓這些孩子表現自己,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和進步點要大力表揚,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善于利用“英語節”“六一”文藝表演、體藝節、科技節等活動創設機會讓插班生參加,可以增強其自信心。平時可以安排一些班里的學生帶著插班生參與班級的管理和班務或出謀劃策,能讓其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班級的情況,和老師和同學相處更融洽,也能提升辦事能力從而遷移到學習能力上,消除內心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
  2.掃除障礙,緩沖過渡期。
  首先要解決的是語言障礙,一部分插班生只會說自己家鄉的方言,對普通話和廣州話不熟悉,講得不流利,英語的發音也帶有鄉音?,F在的英語課堂老師都是全英語教學,這無疑是對插班生的考驗和挑戰。老師既要照顧大部分學生的需要,又不能忽視插班生,避免他們掉隊。于是,課堂上老師先把語速放慢,用簡單的課堂用語組織教學,再配合手勢和表情幫助理解,發現學生自己能聽懂并作出反應時老師就加大力度表揚,以此幫助插班生緩沖過渡期帶來的不良反應。
  3.創設條件,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著力點,更是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平等參與教學活動機會的重要保證。激發興趣對“基礎薄弱型”和“態度懶散型”的插班生來說尤其重要。教師應經常設計有趣的英語課堂活動,多提供機會給插班生參與。哪怕他們在表演的對話或故事只是充當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色,或許就只有一句臺詞,哪怕他們參與比賽或玩游戲時總是不能取勝,但是給他們留著這個“小舞臺”,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潛能。
  比如在教學新版PEP教材六年級上冊,涉及到談論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jobs這個話題時,首先利用動感十足的多媒體課件呈現有關人物職業的圖片,吸引學生的眼球,新鮮感油然而生。然后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通過運用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an...”進行簡單正確的交流后,教師可繼續追問“Why do you want to be a...?” “ So what should you do from now on?”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學情,樹立規劃自己人生的意識。對于“目標不明型”的學生要多提問和創設機會讓其表達自己的職業暢想,使他們懂得要有遠大的人生目標。   4.家校攜手,共商對策。
  對于“疏于管教型”的插班生,有一部分家長工作壓力較大,工作非常忙,自己的知識層次又較低,所以無法輔導自己的孩子學習英語。有的對教育孩子的重視和投入都不夠,疏于管教,從而使孩子進入了“態度懶散型”和“疏于管教型”的模式。部分家長只要老師跟他一談到英語,便搖頭說“我們沒什么文化,英語也沒學過,我們都不懂怎么教?!边@確實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現實。對于此類學生,老師要投入最大的熱情跟家長進行點對點的溝通指導。例如,先從指導家長管理孩子使用錄音機、點讀機、跟讀課文音頻等入手,讓家長配合訓練學生聽讀的習慣。家長如何跟孩子進行家庭聽寫,如何檢查孩子的作業等都要作細致的指導,更要指導家長通過建立家里的評價制度,培養學生在家里能獨自完成作業、按時作息等習慣。
  家校的良好溝通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密切配合,如發現學生的進步,老師要先向家長“報喜”,可以幫孩子設立“積分存折”,商定達到一定的積分可兌換小禮品,以此作為孩進步的見證。如發現孩子學習上的問題,老師要積極幫助家長找對策,而不是單方面的“投訴”了事。
  三、落實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1.建立問題臺賬。對于“基礎薄弱型”的插班生來說,他們的內心還是很渴望能學好英語這門語言的,但“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他們的家里經濟條件可能不允許他們到培訓機構補課,盡管他們也嘗試過努力學習,但由于基礎差、方法不對頭,雖然花了力氣,但面對日益增多的知識點無法消化,從而造成了惡性循環。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先把比較集中的問題記錄下來,建立問題臺賬,要每天都進行輔導和跟進,多鼓勵孩子,把復雜的語法知識點簡單地教,用學生能聽懂的方式去教。其次要有針對性地布置不同水平層次的作業,還應為這類孩子開辟“綠色通道“,然后通過私聊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課堂或作業中遇到的難題,指導他們開設錯題集,建立自己個性化的問題臺賬。
  2.采取“師徒結對”。這是常用的幫扶手段,強調合作學習。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流于形式。前期要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去培訓“師父”,要多對他們說“你真是品學兼優,自己學習好還肯幫助人”“你是老師必不可少的好助手,老師需要你”等鼓勵的話,讓師父以最大的熱情去輔導成績落后的插班生。還要指導師父怎么安排輔導的內容,怎么應對徒弟的不聽話,定期進行輔導小結,要及時肯定師父的功勞和徒弟的進步并加以獎勵,頒發“最佳拍檔獎”、“金牌師傅獎“、”最有潛質獎“等。教師要拿著放大鏡看徒弟身上的優點,不只看到他們身上的短處。對那些缺點多的后進生,要多給予更多的包容、關心和愛護。
  3.授之以漁。有效記憶單詞是不少學生的難題?!叭狈Ψ椒ㄐ汀钡牟灏嗌蠈W,但學習方法不對頭,他們迫切需要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他們大多數記憶英語單詞的讀音都是在單詞旁邊標注中文的諧音來幫助自己讀會這個單詞的發音,發音自然就不準了。他們在單詞識記方面都是死記硬背的,缺乏方法,有的上午背了下午就忘,有的經常漏寫或多寫字母,例如把“computer“寫成”compter“。老師可以結合phonics自然拼讀法,用劃分音節的方式記憶單詞,學生就容易記住com-pu-ter。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不斷滲透記憶的方法和拼讀規則,先教會他們48個音素里輔音音素的發音,然后結合例詞逐步教元音因素和字母組合的發音,指導拼讀規則,先從單音節單詞的拼讀入手,再到雙音節、多音節的拼讀。每次在課堂教學新單詞時先鼓勵他們嘗試拼讀,凡是讀對的都大力表揚,引導他們根據單詞的音節劃分來記憶。新詞學完以后,馬上結合phonics進行“一分鐘記憶大比拼”,采取比賽競爭的形式訓練學生的有意記憶,幫助他們提高記憶單詞的效率。另外,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單詞歸類識記。例如,教學新版PEP教材六年級下冊一般過去時態,動詞過去式的不規則變化自然就成了學生的難題,就此可以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把枯燥乏味、零散碎片的動詞過去式不規則變化嘗試歸類。
  “缺乏方法型”的學生不會自己歸納知識點,對自己做過的題型不會總結找規律。因此,老師可以圍繞每單元的話題,讓學生嘗試制作思維導圖(示例1、2),讓他們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的寫寫畫畫中找到感覺和方法。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設計復習表格(示例3))的形式幫助學生歸納單元或某課時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的脈絡或某個知識點的把握更全面,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指導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金鑰匙
  眾所周知,有效的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英語學習的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針對插班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
  1.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對于高年級的插班生,教師除了課堂關注學生的參與度,還要教給學生記筆記的習慣和方法,在布置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和課后復習時,不妨嘗試讓學生翻看筆記溫故知新。
  2.調控策略即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節的策略。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每次考試前確定自己的目標,建立自己的考試臺賬,考試后進行自我反思,還可以在班里把寫得比較具體的反思進行評價和分享,榜樣引領發揮作用。
  3.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課堂中教師安排的Group work或Pair work交際活動都要有明確的要求和評價,關注學生的語言生成,引導學生延伸課后的話題交流,例如完成口頭采訪和調查,錄制、點評口語交際小視頻等。
  4.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例如指導學生利用現代流行的、自己喜愛的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源,設計自己的英語電子報等。
  總之,學生的教學工作做好了,家長也能安心工作,解決了外來民工的后顧之憂,也是做好了民生大事。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在《教育與發展》中提出:“使包括后進生在內的全體學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笆姑课粚W生都得到發展”,應該是教師的天職。相信只要我們教師肯思考,結合學生的實際實施教學,給予細致到位的學法指導,可以幫助插班生插上騰飛的翅膀,讓他們越飛越高。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學工作漫談.魏書生(著)漓江出版社,2008.4
  [3]騰飛的教育.學林出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0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