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給湖南林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打開湖南地圖,從武陵山脈到羅霄山脈,綠色在生長,從山間地頭到林間小塊,數據在增長。
湖南,面對信息化建設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巧妙地將林業信息化融合進了生態文明建設與大數據發展兩大戰略中。
十年,當我們回首展望,會看到,“一張圖”代替了雙腳,“衛星遙感”代替了雙眼,“電子政務”代替了筆紙,智慧林業不僅為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林業改革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讓萬千林農及社會公眾共享生態福利,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頂層設計 構建信息化的生態屏障
聚焦生態與大數據的共融共通,是湖南堅守生態底線和創新發展的路子,林業信息化成就了兩者的完美結合。
早在2009年,大數據發展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初期,湖南林業信息化就邁開了她堅實的腳步:
成立了由廳(局)長任組長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年均投入5000萬元以上的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在全省14個市州、104個縣市區均成立了素質高、服務技術過硬的林業信息化管理機構。
先后編制了《湖南林業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湖南省林業發展“十二五”林業信息化建設專項規劃》和《湖南省智慧林業發展規劃》等,為實現全省林業生態數據“可見、可查、可管、可控、可享、可用”進行了全面規劃。
有了堅實的保障和科學的規劃,湖南林業信息化建設多次實現跨越發展:
2009年,首批全國林業信息化示范省拉開了湖南林業信息化的帷幕;
2013年,按照“數據大集中,網絡全覆蓋”的目標,建成了現代化的湖南林業數據中心;
2017年,湖南林業GIS公共服務平臺建成;
2018年,制定《湖南林業生態大數據體系建設規劃》,高質量完成國家數字檔案試點單位建設。
如今,全省已逐步將林地、濕地、森林、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等基礎性資源數據落實到山頭地塊,形成了信息全方位輻射、監管多方面鋪開、服務各層次跟進的林業信息化格局。
2015年3月2日,時任湖南省省長杜家毫來林業部門考察時曾贊嘆:“沒想到林業行政審批全部實行了網上辦理,沒想到林地數據信息為林農提供的服務這么精準和全面,沒想到省林業廳信息化水平達到了這樣的高度?!倍偶液潦¢L的三個“沒想到”對湖南林業信息化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也讓林業部門對信息化建設的未來充滿了干勁和信心。
整合數據 轉變林業管理工作方式
打造“大平臺”,實現基礎保障標準化
“我們那個時候啊,通訊基本靠吼,上山基本靠走,瞭望基本靠瞅,老百姓辦個林權證什么的,基本都要往縣城跑,路途遙遠不說,有時候證件不齊跑一趟也不見得能辦成?!倍纯诳h林業局信息辦主任張志勇回憶過去的工作條件時感慨萬分。
自2011年以來,湖南林業系統建成了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湖南林業電子政務信息平臺,徹底打破了這種信息孤島的“無網”情況。
省林業局與全省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林業局以及2000多個林業站、216個國有林場、170個自然保護區等基層林業單位實現了互聯互通。
談起現在的變化,張志勇十分高興,“現在我們有了屬于林業的網絡系統,工作起來像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林農在家就可以輕松快速辦理各種審批事項,光我們洞口鄉鎮林業站為林農辦理各類證件達300萬余份,網上辦證率實現100%。”
融合“大數據”,實現政務管理規范化
說起林業數據庫帶來的好處,常寧市林業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雷孝斌如數家珍般:“目前,常寧市有關林權證的登記、發證、統計、查詢、注銷等業務已經全部在林權管理系統開展,這大大提高了權證管理效率,解決了數據分散不易查詢統計等問題?!?
打破信息壁壘,讓群眾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路,已經成為提升群眾滿意度、優化工作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全省林業基礎數據庫由此孕育而生。
2013年,按照“數據大集中,網絡全覆蓋”的目標,省林業局建成了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的湖南林業數據中心,包含網絡管理區、數據庫區等8個功能區,實現了人和物的完全隔離。
此外,還建立了高標準的展示中心和數字檔案室。湖南林業展示中心搭建了弧幕電影、數字沙盤,可以模擬森林火災、叢林通道等場景,有效提升了整體觀賞體驗。湖南林業數字檔案室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試點建設驗收,被評為“全國示范數字檔案室”。
開發“大系統”,實現業務支持精準化
在郴州林業局森林防火指揮中心,林政科科長蔣曉輝向記者隨機介紹資源林政管理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實時查詢、修改、統計森林資源的現狀。例如當我們查詢永興縣2015年度的林地情況時,系統就會把其面積等實時數據十分詳細給我們呈現出來,不僅一目了然,而且還節約了工作時間?!?
過去,林業工作普遍存在著“兩多一長兩不準”的問題,即跑得多、東西多,林業工作一半時間在路上,之中夾雜著各種文檔、各種地圖;再有就是找不準、記不準,一塊區域只說大概到村、小班,具體位置只憑感覺,實地勘察標記區域,憑的是經驗勾畫,面積就有了偏差。這些因素,使林業數據不精準,審批調查變得復雜。近年,隨著林業信息化技術的逐步應用普及,這些“毛病”被逐一解決,“快、準、先”成了林業工作的“標配”。
目前,湖南省林業局共開發了公文處理、國有林和公園管理、公益林管理、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55個信息系統,涵蓋了林業工作的主要領域。所有信息系統均與湖南林業電子政務信息平臺統一集成,省、市、縣、鄉四級用戶都能單點登錄、全網漫游,高效辦理各類業務。
就這樣,通過繪制林業一張圖,將所需要的散亂無結構的數據結構化,既轉變了林業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更多的是現代化的高效運轉,達到了便民惠農的目的。
構建“大網絡”,實現公共服務便捷化
為了讓“群眾跑腿”變為“信息跑路”,靖州縣將采伐證、運輸證、檢疫證等14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都實行了網絡審批。同時,依托湖南林業電子政務網開展林業系統公文辦理、信息宣傳、行政審批等工作,實現了全局“無紙化”的日常辦公,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靖州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我局通過網絡平臺為群眾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1200余件,辦理各類證照蓋章1600余次,答復咨詢林農群眾4000多人次?!?
湖南省林業局門戶網站設有信息公開、在線服務、互動交流等6大板塊60個欄目。依托網站,省林業局全面推行網上行政審批,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開設《局長信箱》欄目,每年收到網民來信數百封,都做到了有問必答、有案必查,切實維護了基層群眾的合法權益。
緊跟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省林業局還開通了林業政務微信公眾號、微博,運用自媒體宣傳林業改革發展成就,年均閱讀量達10萬人次,有效提升了林業工作的影響力。
揚帆遠航 著力構建林業智慧治理體系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林業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讓林業人體驗了一把“坐地日行八萬里”的豪邁,實現了“巡天遙看一千河”的夢想。
當前,全球信息化進入人工智能新階段,建設網絡強國已成國家戰略,新一輪機構改革賦予林草事業新使命新任務,林草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信息化提供更加強大而高效的創新驅動引擎。
面對新形勢,湖南省林業局提出了“林業再信息化”的戰略目標,將在林業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重點領域精準發力,積極建設林業“天空地”一體化智慧感知網,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林業核心業務以及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林業新格局,實現各類林業業務數據協同、各級林業機構數據聯動、各種相關部門數據互通,形成全覆蓋、一體化、智能化的林業再信息化管理體系。
林業信息化建設事關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是現代林業應變創新、轉型圖強的有效載體。湖南林業將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全面推動林業信息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生態強省作出新的貢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