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用參與式教學研究引領班主任專業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參與式教學研究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前提,班主任充分利用這一理論來指導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提升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尊重個性化意識等專業成長素養,引領班主任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本文對利用參與式教學研究引領班主任專業成長進行了探析。
  參與式教學 班主任 專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20-02
  參與式教學是西方國家針對強調教師和書本作用的教育不適應當時歐美產業革命的需要,對于束縛課程、課本、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及人才培養質量的革新。從參與式教學的源流及初衷來看參與式教學的核心是對“書齋式”封閉的教育教學所培養的人才不適應積極社會發展需要的改革。隨著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變革的深入,參與式教學的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成為促進學生主體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的有效方法。
  班主任是負責一個班級的思想教育和組織工作,是引領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力量。如何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我嘗試了利用參與式教學研究來引領班主任專業成長。
  1.在學習研究中促進班主任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
  參與式教學研究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前提,以創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條件,以教師激勵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構建為特征,以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為目的的一種模式。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發揮參與式這一特點,在制定班級制度時,我充分引領學生發揮主人翁的作用,在班長的組織下、小組長的帶領下,大家共同制定了班級制度。瞧,制定制度時,學生們時而爭得面紅耳赤,時而靜心聆聽,時而手舞足蹈……看著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討論中,我開心地笑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全面的詮釋。心理測試表明,共同參與制定的決策、制度,最易于為參與者執行。這些公約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相聯系,如:學習制度、衛生值日制度等,力求讓這些制度成為班級文化,幫助學生在實踐中與自己的學習、生活、做人等方面相聯系。在一系列班級文化的引領下,我要求學生人人制定奮斗目標,并為這一目標實現而努力付出,對于行動能力較弱的學生,我秉著一個不放棄的信念,耐心輔導他們,根據心理學的觀點,這些學生在外在性目標的激勵下與老師激勵的語言鼓勵下,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就能有所提高。班級所有學生在努力奮斗中慢慢受到這些班級文化的感染、熏陶,并進而使之內化為人格,成為前進的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班主任教育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個個金點子噴發而出,這些金點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變成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件件優秀的事例,一聲聲老師的贊嘆,一個個精彩的活動,一張張鮮艷的獎狀……
  2.在學習研究中促進班主任個性化意識的提升
  參與式教學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為學生主體性、個性化發展思想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論。主體性、個性化教育是有史以來教育的追求,也是教育千年尋求解答的難題,參與式教學真正把學生納入主體地位,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激活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參與式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我在班級實施了“人人都有小崗位”的學生自管模式。自管項目涉及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有門官、桌長、燈管等職務,在班課會上公布崗位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及性格特點競聘上崗。這樣的一種模式不僅給予了學生實踐的崗位,也給了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每個班會課上,自管會中的班主任助理都要對全班一周的小崗位情況作全面總結,對于在小崗位上不能勝任的同學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不合適的調整崗位。近一個月的磨合期后,學生們都能勝任自己的崗位。這樣的小崗位管理,對于班級里的一些個性張揚的同學,或者有個性缺點的同學倒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梢园阉麄兎诺较鄳膷徫簧?,不講衛生的同學讓他管理衛生角,不愛戴紅領巾的讓他管理檢查紅領巾,愛管別人而自己又不是太嚴格要求自己的讓他做分管項目小組長……小崗位的安排中也體現著一個個小智慧,讓小崗位實踐體驗活動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明白是非的觀念,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這樣的“人人都有小崗位”的學生自管評價代替了一次次嚴厲批評,換位思考一下,其實孩子有時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作為教師應該理解認同孩子在這樣的年齡、這樣的環境下選擇這種行為的“合理性”,面對孩子這樣的無心之錯、無知之錯、無意之錯,我們要做孩子精神的關懷者、人生道路的引領者,用博大的愛去包容他們,讓孩子自我體驗,用人人參與式管理的行為和情感觸動孩子的心靈,喚醒他們心底最真實的體驗,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和擁有感。
  3.在學習研究中促進班主任溝通能力的提升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學校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學校一方面能獨自勝任的,必須是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奔彝ソ逃仁呛⒆又橇﹂_發的搖籃、精神文明的窗口,又是學校教育、班級建設的基礎。
  理想的教育應該是家長與班主任結成和諧、融洽、互相信賴、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然而在班級教育管理中,家長們管理意識較弱,缺少主動性,他們往往扮演的角色多是學校的參觀者,并沒有真正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如何讓家長參與班級管理,與我的班主任工作在經驗、思想和知識中形成互補,相得益彰呢?
  在實踐中,我充分利用參與式教學研究理論,用這一理論來指導家校合作。開學初,我利用召開家長會的機會,首先介紹了班級的大致情況,我告訴家長,為了更加詳細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情況,我們可以建起家委會,家委會成員可以及時參與到我們班級的各項活動中來,家長通過家委會就可以全方位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情況,這樣更加利于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合作,在我的引領下,班級成立了家委會。
  為了讓家委會的成員充分發揮起主人翁精神,我在班級管理中,經常邀請他們參與我們的討論活動,如,開學第一天,學校要求將第一期的黑板報美化到位。這是一個難題,大家都知道,低年級的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較弱,開學前作為班主任既要忙于備課,又要忙于學生的報名、領書等工作,無法安心地指導孩子們完成黑板報,短短的一天時間,僅靠自己肯定沒法完成。我充分利用家委會,請他們參與我們的討論中來,家委們決定,一起參與到學生的報名工作中來,他們有的指導學生出黑板報,有的協助我去領書,有的指導孩子們打掃衛生,有的幫忙聯系遲遲未來報名的學生,看著家委們忙碌的身影,我很欣慰。他們真正把我們的班級當成了自己的家,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
  在一系列活動的參與中,家長們的智慧、經驗得到了充分地展示。親子讀書活動中,家長的儒雅讓孩子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外出共游中,家長的勤勞為孩子們樹立了遇事動手又動腦的榜樣;家長評教中,家長的信任使老師們體會到從事教育事業的崇高。
  在與家長的共處中,我們的溝通更加暢通無阻,促膝長談、坦誠相見,他們彌補了我社會資源單薄等劣勢,在孩子們教育的道路,我們攜手前進,共同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
  參與式教學是國家教育政策倡導的教學方法之一,是以人為本理念的現代教學論演繹,也是新時代培養社會性、實踐性、創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參與式理論指導下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孩子們獲得了健康成長,家長理解了教育不易,班主任得到了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陸海燕.關于“參與式教學法”的概念、研究與建議[J].文教資料,2010(12)
  [2]鐘守權.參與式教學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德育,2018(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