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在山區小學管理中的實施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在不斷地飛速發展。不僅是社會和經濟在不斷的發展,我們國家在教育這一方面也在不斷的進步。教育這個問題越來越被大家關注和重視,因為教育是民生之基,不論是哪一個國家,教育都是被群眾所看重的一個方面。當今比較備受熱議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的話題,多為一些教育領導層人員,我們更應該時刻關注教育,我們應該多進行反思和改進,我們怎樣才可以做好教育工作? 我們怎樣才可以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怎樣學生才可以真正的把知識學會,學習成績可以有效的提高? 這些問題,都應該是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管理;家校合作;實踐策略
現如今,我們對于小學的教育也是十分注重的,我們都把小學教育看作是一個人生的初級階段,一個人只有把初級階段的教育做好,那么就為以后的教育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學校作為一個教育基地,它的職責就是為了分擔教育子女的功能,在以前的教育傳統方式下,家庭在教育子女這一方面的地位有所下降,因為傳統的教育驅使著父母都把教育這個責任推給了學校,認為教育孩子的問題都是學校的,父母的責任是占小部分的。
一、普及家校合作的概念, 建立良好的家長學校
現在,國家都提出了“家校合作”這一個教育理念。意思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在學校嚴格要求教育學生給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回到家中家長也要督促孩子的學習。我們要讓學校和家長都要聯合起來,共同為學生服務。我們還要不斷地提倡“家校合作” 這一名詞,要讓家長們熟悉這一教學理念,并且我們要建立家長學校,讓家長們重視起來,要讓家長們知道孩子的教育不僅要靠學校的嚴格教育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只有學校和家長們完美的配合, 那么我們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習慣。例如,在小學每一次開學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家長們開一次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和家長說清楚我們現在要實行“家校合作”這一教學管理模式,和家長商量一下怎樣才可以使學校和家長們更好地契合、更好地合作, 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要讓家長真正地理解學校教育的含義,轉變家長以前傳統的教育理念,要讓家長真正地參與到學生的教育上,我們要讓家長和學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共同進步。我們也要讓家長真正地參與到我們的家校合作這一教育模式,共同為學生的成長出力和貢獻,通過這樣的家校合作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建立家長委員會, 加強教育通道
我們要打造一個健全的教育體系,要讓家長和學校一起行動。我們建立這個家長的委員會就是學校和家長們進行溝通的一個通道,要利用好這個通道,真正地把我們的“家校合作”這一教學理念滲透到我們的家長委員會中去。在當今教育的不斷改進下,要讓我們的教育體制更加地健全,要把家長委員會真正地融人到教學過程中去,我們也可以讓家長為我們的一些班級活動給出相應的建議。如果家長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向我們學校提出問題和反饋問題,我們真正達到家校合一。我們需要也要主動地推進家校合作這一教學概念,以及不斷落實我們的教學課程改革,我們也要積極地為家長委員會更好地開展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同時也要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家長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向學校提出,和學校進行良好的溝通,共同的解決現在出現的問題。例如,現在我們都流行使用電子設備,所以我們可以使用微信建一個家長委員會的群,把家長都統一集中起來,讓老師和家長建立一個長期的溝通。比如,今天我們的作業是什么? 我們今天學了什么新的知識?讓孩子放學回去以后,家長監督和督促孩子及時完成作業。我們還可以及時通知家長一些孩子在學校出現的小問題,我們還可以在群里發布一些關于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這一些好的教育文章,讓家長們互相學習。我們也可以讓家長對現階段我們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并且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及時解決問題。通過建立家長微信群不僅可以讓家長們互相學習對方的好的教育模式,我們老師還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及時與家長們做一個反饋和通知,加強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促進老師工作的順利開展,還可以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三、布置一些家庭作業, 讓家校共同陪伴孩子成長
在如今的應試教育背景下,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已經不是簡單的學歷好這一方面?,F如今的社會不僅需要學習知識能力好的,還需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所以在現在的教育模式下,我們要不斷地提高我們的教學方法。我們為了可以更好地實施家校合作這一教學方式,我們可以給家長及時地進行溝通,多和家長進行互動,提高學校和家長之間的合作度以及契合度。例如,我們現在中國有很多的節日,我們可以和家長們商量一下,讓家長和學生多參與我們的家庭實踐活動。比如,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小的家庭作業,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去種一棵樹,然后在樹上系上一個標志,回來之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活動的感受。我們還可以給家長提出一些小的建議,讓家長每天都給學生布置一些孩子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可以,我能行”這樣的習慣和行為,還可以和其他的學生進行交流,家長和家長互相進行交流,一起為學校的其他活動出謀劃策。
總而言之,家校合作是現在我們要時刻推行的教育模式。通過這樣新的教育模式,不僅可以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還可以更好地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蘇敏賢.家校合作,和諧發展一一小學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通好家長,2018(13).
[2]劉建煥.關于小學班級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與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