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德育中貫徹落實“立德樹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修身,言傳身教是國家百年之大計,教育之根本。在當今社會,決定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的關鍵是教育,教育還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最終還是由教育來決定。教育是我們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當然,要振興教育的希望關鍵就在我們廣大的人民教師。那么我們的小學老師如何在教學中習貫徹落實黨中央“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呢?
  【關鍵詞】小學德育;道德;師德;立德樹人
  曾經有這樣一個關于人的品德的事:有這樣一個人,他在辦理出國的手續時,就差一個章就可以完成簽證。但是在他往包里拿身份證時,不小心把一角錢硬幣弄丟在地上,但是他覺得一角錢也沒有什么大作用,隨便一腳將它踢到了一邊.辦手續的人把這一幕都看在眼里,他拒絕了為那個人辦理手續,說:“你剛才的動作讓我看在眼里,你可知硬幣上有你們自己國家的國徽?你不愛硬幣就是不愛國徽,不愛國家,出國以后你還會愛惜什么呢?”國徽就是代表一個國家,一個連基本的愛國品德都沒有的人,絕對是一個“廢品”,更會是一個對國家有害的“危險品”。我們的品德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會一天半天就能形成好的品德。它是我們從小的教育和不斷地培養而成,所以小學的德育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在小學的新課程中規定,小學德育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回歸生活。小學生的道德品質來源于生活,并在我們的生活中真實地反映出來。課程標準指出:“道德存在于兒童的生活中?!碧岢鲞@一觀點的目的是要說明我們的生活與道德內在的聯系,核心內容就是明確我們的道德教育要回歸到小孩子的生活。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是衡量這個人的品質核心所在,學校要將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作為教育中心環節。作為小學的我們該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的“立德樹人”?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一、加強師德建設,造就品德高尚的師資隊伍
  所謂師德,就是我們教師要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教師各方面的表現如,為人師表、熱愛祖國,教書育人,身先士卒,見義勇為,這都是師德。人們都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的言行舉止對每一位的學生成長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教育工作者,師德建設的重點是以教師本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俗話說:“教師就是為了給學生傳授知識,但教學生如何做人才是最重要的?!毖詡魃斫淌亲詈玫牡掠绞健I頌槿嗣窠處熅鸵`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質,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人民教師要用自己優良的思想和道德品質去感染和培養學生。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有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覺地加強師德修養,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衣著樸實,自然大方,舉止文明,語言得體,以自己良好的言行舉止和樸實的形象感染學生。我們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有著超強的模仿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正因為他們對老師有著特別的信任、崇拜感和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對學生的行為、思想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學生喜歡模仿,老師的動作,聲音,等都給學生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教師的道德品質修養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只有我們的教師做到以身作則,才能要求學生有好的道德素質。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在教學樓梯口放了一個牛奶盒,觀察師生的反應,十多個學生走過了,沒有一個學生彎腰,這時走過一位老師彎腰撿起了牛奶盒,有幾個學生看到后感到驚呀和慚愧。當筆者將這段視頻在各班播放后,每個學生都感到了慚愧和深受教育。結果你會驚喜地發現,學生下次再見到地上有垃圾都會主動彎腰。如果教師的思想不端正,行為不規范,就不可以為學生樹榜樣。 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到忘我的境界,我們永遠是學生的榜樣,我們的行為是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所以,教師要令學生所敬佩、愛戴,就要以最好的思想,精神面貌和行為舉止去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二、教師要做學生道德成長的伴行者
  在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和十幾年的教師生涯中,使筆者領會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肩負著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我們要有自己的人生觀,教育觀和學生觀,教師是一個道德的學習者,同時也是道德的傳播者,教師和學生在道德觀念上是平等的,只是教師和學生站到了不一樣的起跑線上一起學習、一起發展。學生是充滿活力的新一代,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十分強大,主體意識和平等意識十分強烈,還有比我們成年人更強烈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作為教師必須承認這一切。所以,教師想要樹立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道德思想觀念,不但要以自身為榜樣,而且要在不斷的學習過程和工作實踐中做好反思,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要真正成為學生漫長的道德成長道路上的伴行者。
  三、要全面落實學校德育工作,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
  學校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教育以人為本,把學校的德育擺在首位,全面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小學德育水平,促進教育事業快速地發展。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教育教學的第一位,堅持繼承與弘揚相結合;堅持教師的自我教育與榜樣引領相結合。小學以誦讀為主,教師指導學生讀書、寫字,了解中外文化經典。學校必須堅持對學生進行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學生文明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開展熱愛學習、立志成才的教育;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基本養成講禮貌、講文明、講衛生、講公德的好習慣;開展熱愛集體、熱愛家鄉教育;開展熱愛勞動、勤儉節約教育;開展愛護環境、遵紀守法教育;堅持開展尊敬國旗、國徽,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愛國教育;開展生活實踐的基本常識和心理教育,加強安全教育、挫折教育和學會感恩教育。引發小學生萌生愛國的情懷,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粹,初步感受我國經典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初步養成尊老孝親、團結友愛、勤儉樸素、遵紀守法、文明有禮的良好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慢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格。   四、小學道德教育要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
  小學道德教育需要遵循小學生的成長規律與他們的生活、學習習慣結合起來,循序漸進。在新的教育改革中要特別注意各個學段之間的銜接。幼兒園的教育主要是培養小孩良好的習慣,由習慣慢慢養成觀念,再轉為自覺行為。要防止幼兒園小學化。我認為小學化,就是指過早把小學的課程安排到幼兒園,讓小孩子過早地學習書本知識而忽視了幼兒良好的習慣的培養。幼兒園不是說不可以學知識,而是要讓小孩在玩中學到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小學的學習是要讓(下轉第31版)(上接第30版)兒童從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培養愛祖國、愛人民、愛知識、愛創新的思想品德。到了中學則要讓學生放眼認識世界、認識我們的社會、認識自己的人生,為逐漸形成個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進入大學就轉變觀念,要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促使大學生形成堅定的信念,將來做一個敢于擔當,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有用之才。
  五、小學要以思品課為主陣地,富思想教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
  小學德育的基本內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為養成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小學主要是向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共產主義、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為基本內容的初步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社會常識教育。以思品課為主陣地,富思想教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品德課的任務,其它課程也要滲透德育的教育,各學科都要根據各科的特點進行教育。學生用的教材只是一個樣本,不是不可以更改的固態課本,課本只給我們老師作參考的教科書,教材本身已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教師要從教材的樣本中提取出生活的實例,我們教師要成為教材的創新者和加工者的主體意識,一定要清楚教材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參考與樣本,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人對教材進行適當修正、開發和再創造。課程最直接的實施者是:教師!教師是最了解每個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學習的差異與家庭狀況等。新課標指出:我們所用的教科書不是教師作為知識的載體來直接講授的,它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個工具,是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加工利用的資源。例如,教師在安排好課本小學品德教育的基本內容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掘和利用好生活實際中的教育資源,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學校和教師要重點關注的事情。小學學校應以“五愛”為目的,以“五心”教育為中心,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本,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努力打造學習好、思想覺悟高的社會主義新人,培育出優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六、深入開展德育教育實踐活動,鞏固德育教育成果,將德育教育從校內向校外延伸
  學生是要在活動中成長,這是教育的一條重要規律。小學德育工作要以小學生為主體,要充分發揮小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把小學課堂從校內延伸到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和生活實際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目的是讓我們小學生不但能學到課本上的知識,也能從生活和自然中學會熱愛大自然、熱愛家園、熱愛生活、熱愛我們的地球,增強道德意識,要讓學生走到大自然中去,走向社會。引導小學生從實踐中認識我們的世界、認識我們的社會;在實踐活動中領悟生活,在和同伴的交往中,學會如何正確地對待大自然、正確地對待我們的社會、正確地善待他人、正確地善待自己,讓自己達到一個蛻變,提升自我。我們學校堅持組織開展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不斷為學生提供課外學習的機會,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地走出課堂。當今有很多學校在組織學生課外活動時有很多顧慮,害怕出現各種安全問題,上下思量,從不組織學生課外活動,從不出校門,導致孩子們缺乏鍛煉,不僅是井底之蛙,將來走出校門也就很難適應我們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
  一個人從小就沒有好品德,沒有好品行,沒有好品質,將來對社會也不會有多大的貢獻。一個人的品德是從小養成的,到長大以后也會一直伴隨你,正所謂三歲孩兒定八十,好的品德要從小抓起,十年樹人,百年樹木。好的品德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立德樹人”對一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義不容辭的,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是責任重大的。讓我們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好學生的領路人。道德教育也不僅僅是小學的事,我們要利用社會的一切資源,包括家長的資源、社區的資源、社會各種文化資源,重要的是學校要與家長溝通、聯系,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這信息千變萬化的社會,社會上的傳媒要充分發揮好媒體教育功能的作用,杜絕一切不健康的內容,凈化我們的社會,還青少年一純凈的社會環境。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成身心健康、愛國敬業、誠信有善、知書達禮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朱雪晴.走,我們去找好教育[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
  [4]王山男.德育工作例談[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9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