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立德樹人視野下的小學德育故事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立德樹人為德育教育指導理念,具有提升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的指導作用。本文以立德樹人作為指導理念,對小學德育中,故事教育的開展形式進行了簡單研究。文章分為三個研究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立德樹人”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德育教育中,應用故事教育的優勢。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立德樹人事業下,小學德育故事教育的開展方式。望文中內容,能夠為各個德育教育負責人,提供故事教育開展的參考思路。
  關鍵詞:立德樹人視野;小學德育;德育教育;故事教育
  
  引言:
  立德樹人,為我國教育部宏觀需求。近年來,我黨始終強調,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概念中。因此,將立德樹人,作為小學德育教育的指導理念,既符合政策要求,也可充實小學德育教育體系。小學德育教育形式中,故事教育形式相對普遍,學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小學德育教育人員,在滲透立德樹人教育觀念時,應將故事教育作為核心滲透方法。
  一、立德樹人概念分析
  “立德”,即以德育教育為主,不斷將正面思想、政治思想帶入到教育進程中,起到感染、感動、感化的教育作用。立德教育理念,強調建設和提升人們的德行,以德行推動社會發展,歸正社會規則、運轉狀態?!皹淙恕崩砟?,強調改造他人、以人為本。樹人理念以人為核心,尊重人們的個性思維、性格、成長環境。重視使用不同的方式,改造人的發展形態。立德樹人概念,一育心,二塑形,強調育人過程中的積累。當前,立德樹人理念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教育。但在各個小學德育教育范圍內,立德樹人也逐漸成為核心指導思想。
  二、德育教育內應用故事教育方法的優勢
 ?。ㄒ唬┛山⒅庇^視角,幫助學生理解“德行”
  成年人生活經驗豐富、受教育時間較長,因此成年人可理解“德行”一詞的含義。但小學生邏輯思維尚未成熟,并未建立哲學思想認知,無法通過字面意思,理解“德行”的內在含義?!暗滦小睂儆谡軐W詞匯,以哲學形式為小學生講解詞義,學生必然無法接受。故事教育以講授故事為核心方法,小學生接觸“故事”教育時間較長,可對該形式產生“親切感”。學生角度中,故事教育往往輕松詼諧,理解難度較低。教師“說故事”時,表情、情緒不再嚴肅,參與壓力較小。壓力較小狀態下,學生可通過了解故事情節,對人物行為的起源、內涵產生印象,進而利用對比的方法,理解“德行”的實際含義。教師角度中,故事教育可建立直觀視角,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學難度迅速下降,無需定時改動教法,也可吸引學生注意力。
  (二)可建立情緒宣泄空間,激活學生責任感
  小學生在進入小學學習前,學生家庭教育,可影響學生性格、三觀。因此,家教較好的學生,個體已經產生社會責任感、正義感。但擁有情感,不代表可正確宣泄情感。德育故事教育,可為學生提供情緒宣泄空間。當教師講授“社會現象”類故事時,學生將本能地對故事、故事人物進行評判。評判過程中,學生情感可在正確場所得以宣泄。教師可同樣以評判形式開展教育,例如與學生進行討論,指出人“應該怎樣”與“不該怎樣”,激活學生責任感,樹立德行榜樣。
 ?。ㄈ┛扇趸虒W屬性,拉近師生關系
  開展德育教育,學生需要在輕松、平緩的氛圍中,逐漸建立或轉變道德標準。當學生處在嚴肅的教學場合中,學生緊張情緒將被迅速調動,無法認真聽從教師講課。同時,心理壓力過大,將造成反面影響,令學生無法對社會現象以及德行做出正確判斷。但在使用故事教育形式時,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當學生與教師親密接觸,學生對教師的負面印象必然發生改觀。同時,故事教學法與傳統教育模式存在明顯區別,聽故事過程中,教育屬性不斷淡化,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必將逐漸拉近。
  三、立德樹人事業下的小學德育故事教育
  (一)開設“周周故事”板塊,傳遞德育信息
  教育人員可在網絡、紙媒中搜集德育故事,范圍不應局限在現代,紅色文化、紅色故事都可作為故事素材。獲取素材后,教師應剪輯素材,將故事字數控制在500以內。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教師講述時間過長,易出現偏離主題現象,影響德育教學效果?!爸苤芄适隆卑鍓K應保證每周一次,目的在于令學生形成依賴感,對故事教育產生期待?!爸苤芄适隆卑鍓K可分為兩種輸出途徑。第一,德育故事需在實體教學中輸出,教師應設置課堂活動、討論活動,保證學生可熟悉立德樹人思想,建立正確德行觀念。第二,德育故事可編輯至網絡平臺,例如上傳至校園網、微信公眾號平臺。教師應錄制講解音頻,與文字同步上傳,供學生在課下反復查閱。
 ?。ǘ┯蓪W生、家長主導,開設故事沙龍
  由教師搜集素材,教師完成講解,整個過程屬于單項信息傳輸。一段時間后,學生參與故事教學的積極性必然下降。針對此,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商議,邀請家長群體進入學校內,開設故事沙龍。課下期間,學生可與家長一起,選擇自己喜歡的德行小故事,例如《孔融讓梨》、《滴水之恩》等。選定故事后,學生與家長可共同制作道具,增加故事講解的趣味性。展示期間,學生應聲情并茂講解德行小故事,講解結束后,其他學生、家長應與教師一起,評判故事中出現的現象。繼而由家長和教師一同糾正學生思想,培育學生良好德行。每位學生和家長都應參與故事沙龍,交流越密切,德育教育效果越優。
  四、結語
  綜上,文章以立德樹人為視野,對小學德育故事教育的開展優勢、策略進行了簡單分析。開展故事教育的根本目的為,通過趣味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建立正確德行觀念。希望文中所述故事教育策略,可為各個小學德育教育改革,提供些許參考策略。
  參考文獻:
  [1]郭云.德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17.
  [2]黃保佑.小學班主任在語文教學時進行德育教育的實踐嘗試[J].農家參謀,2018(12):140+1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6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