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的德育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融入正確有效的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重視學生德育教育,并結合學科教學內容,有目的、有方法地展開德育教育,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準則。文章就立德樹人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德育教學進行探究,以期對優化小學數學德育教學有所增益。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數學;數學課堂;德育滲透
  一、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的前提條件
  (一)在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生因心理及身體發育還不夠成熟,好動、好奇、好問的心理特征使他們對外界事物喜歡探索和嘗試。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積極探索多種多樣、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設計學生喜歡的游戲、故事、比賽等活動。因為這種活動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活動的內在意義,體會活動的樂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和參與程度,而且能活躍學生學習的思維想象。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能更好地接收和理解數學的教學內容,接受有效、正確的德育教育,提高其綜合素養,以修身養性,實現品格及智力的同步提升。
 ?。ǘ┰诿芮薪Y合生活的實踐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懂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要樹立大教育思想,不能過于封閉,改變以往“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數學中不僅要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還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和啟發學生對數學德育教育的實踐應用。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領悟德育內涵,在德育教育中應用數學知識點,從而促進其實現將數學課本知識與德育標準要求各方面知識的有效融合,體會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廣泛應用性及品格德行養成的必要性。
 ?。ㄈ┰诨顚W活用數學的體驗中滲透德育教育
  有效的數學教學,是要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時,要讓學生了解每個知識點的來源、推演過程,也要讓學生了解知識點與實際生活中不同問題的關系及運用方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頑強拼搏、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立德樹人背景下有效開展小學數學德育教學探究
 ?。ㄒ唬┙Y合我國數學歷史成就增強學生愛國熱情
  我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均有一些杰出的數學家、數學發明及相關的數學小故事。在教學中結合這些小知識講解數學知識,不僅可以吸引小學生的興趣,還可激發其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受到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如小學數學中關于平面圖形面積章節的教學,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不同歷史時期所取得的數學成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中提出了平面圖形計算面積的方法。另外,在小數知識點的教學中,介紹我國在世界上是最早提出小數的概念并已加以運用的國家,使學生了解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確到6位小數的數學家等。這種融德育教育于日常數學教學的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他們的數學知識面,同時有效激發學生自豪感和愛國情懷,獲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結合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
  數學學科的教學是嚴謹的,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但小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有意識做到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課堂上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探索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將德育教育與教學活動密切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完成德育教育。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采取一幫一、數學興趣小組、數學實踐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多交流、多請教、多幫助,以優扶弱,讓學生在互學、互幫、互補、互促的良好氛圍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培養他們的友愛和集體觀念。這一點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
  (三)設計相關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公益環保意識
  在教學中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如在設計關于解決問題的內容時,教師可在題目中滲透公益活動、環保理念等內容,培養學生的公益環保意識。針對社會愛心人士無私幫助貧困學生上學等公益活動,可設計應用題如“為資助一位失學兒童,社會各界共有5000名公益人士,若每人捐資50元,共捐資多少元”等,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又能增強學生的公益意識和從小關心、幫助他人的愛心。再如,進行年、月、日章節教學時,可設計提問植樹節是在哪一天、這一個月有幾天、為什么我國要把這一天設為植樹節、各地植樹節通常會舉行哪些活動、植樹節有什么益處等等。在此基礎上,繼而引導學生收集目前世界范圍內與環境有關的節日,包括世界環境日、世界無煙日等,促使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豐富知識儲備,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寶貴的環保意識。
 ?。ㄋ模﹦撔聰祵W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思維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要有意識地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促進教學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包括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和培養。具體可采取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等方法,引導學生活躍思維,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建立殊途同歸的數學思維。這種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能力有著重要影響,有助于學生從小學開始建立正確的三觀并建立起可貴的數學整體性、系統化思維,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全面有效認知和把握,這一點對于學生數學學習和運用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數學在小學各門課程教育中是一門有著廣泛應用的基礎課程,教材中包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從而為小學數學融入德育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教師不僅要完成好數學各知識點的教學任務,更要創造性地挖掘并運用好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修養,同時展示出數學教學這門課程獨特的人文價值,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將產生積極而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大潛.至善至美的數學 立德樹人的數學教育——關于小學數學教育的一些思考[J].小學數學教師,2017(Z1).
  [2]蔡宏圣.立德樹人:數學史的價值與意義[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7(03).
  [3]周衛東.立德樹人,數學何為[J].教育視界,2016(08).
  [4]卞麗軍.數學課堂也能立德樹人——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德育滲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6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