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品德高年級智慧課堂教學策略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研學后教理念指的是一種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為目的、在研究學情學法與課標教材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理念。本文重點研究討論了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品德高年級智慧教學策略的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研學后教理念;小學品德;高年級;智慧課堂
一、充分考慮研學后教理念的具體應用
所謂智慧課堂,就是以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為主、引導學生從知識走向智慧的課堂?!把袑W”指的是在深入研究學情、學法、課標及教材的基礎上,為學生編寫符合其認知規律、能引導其自主學習的“研學案”,學生通過研學案探索、鉆研知識、提高能力;“后教”指的是幫助學生解決在研學案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給予學生恰如其分的點播與指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谘袑W后教理念開展小學品德高年級智慧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充分考慮研學后教理念的具體應用,確定“研學案”是否符合小學高年級年級特征、是否有一定的難度差異、是否有明確的側重點與技術記憶的、是否任何課型都可進行“研學后教”,并做好“研學案”的設計。值得注意的是,研學后教理念下的智慧課堂教學,并不排斥教師的引導作用,尤其是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解決為什么、如何做的問題上,教師的引導往往比學生自主學習更加有效。例如,在《美麗的生命》研學案設計中,教師設計問題時主要圍繞“生命因何而美麗”進行設計,如“小草是有生命的嗎?小草在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哪些變化?你認為小草美麗嗎?如果只存在花朵不存在小草,那么大自然還會像現在這么美嗎?”保證問題的質量,使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有小組合作的價值,同時要給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學生這樣討論生命,部分對話如下:
“小草是沒有生命的,小草怎么可能有生命?!?
“那么你是有生命的。”
“我肯定是有生命的,你也有生命。”
“我覺得小草是有生命的,它會生長,就和我一樣?!?
“小草怎么可能會和你一樣?”
筆者聽到學生的對話之后,以“哦,你這樣認為啊,那么既然小草是沒有生命的,那么你覺得小草會長大嗎?小草枯萎之后還會重新生長嗎?”這一問題引導深入學習植物的生命,建立學生對植物生命的認識,學生很快意識到了自己認知上的不足。
二、深入研究教材與學生
“研”是研學后教理念的核心概念。在不同教學階段研究的內容有所不同,研究的主體也存在明顯的差異。研究的重點是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內容,難點在于如何設置研學問題、實施后教策略。總的來說,“研學后教”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從知識的受動者轉為知識的探索者。筆者認為,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應當對教材與學生進行深入研究。一方面,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智慧元素,探索教法和學法,研究通過學習本段內容學生要掌握什么樣的知識、學習什么樣的思想,確定課堂上主要教什么、怎么教,分析如何通過“研學案”設計從知識走向智慧。另一方面,借助對學生作業的批改以及對學生的觀察,深度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智慧能力,認識到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可以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如何理解與吸收課堂所學知識。以教材研究為例,《今天,你安全嗎》一課緊密聯系學生的家庭和校內外生活,教師通過學生與實際生活的接觸引導學生了解家庭生活與校園中也存在安全隱患,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并與學生共同走進好朋友“安安”的家中尋找安全隱患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對避免家庭事故發生的方法進行歸納與總結,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建立學生的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后與家長一起消除自家的安全隱患。這樣,既使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又使學生的智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調整教學環節與教學中心
研學后教的實質在于調整教學環節與教學中心,減少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課堂學習時間,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有效的學習內容,這與傳統教學模式下強調備課與預習有高度一致性。難點就是,如何設計“研學案”、如何備課、怎樣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怎樣預防學生不抄襲他人答案、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開展“研學后教”并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以什么樣的方式減少理論設計與實踐教學的差異性。筆者認為,無論是什么類型的課,都要從學生與教材實際出發,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所以,具體如何在研學后教理念下開展智慧課堂教學,調整并落實課堂教學實施環節與教學中心、讓學生自主完成知識的學習是關鍵。例如,在《請你相信我》教學中,將目標自習、課堂探究、課堂訓練環節移至課前,將問題探究、學生質疑、思維訓練環節移到課上。先為學生布置“舉例說明誰是你最信任的人,說一說為什么值得你信任?!薄叭绾卫斫庹\信的內涵?”“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等思考題目,學生應知應會的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再采取檢查的方式導入學生自習內容教學;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反饋學習情況,通過獨立思考、討論與辯論等方式解決自習中遇到的問題;接著開展誠信案例分析活動,發散學生的理性思維;最后為布置新一課的學習內容,回到自主探究學習環節。
四、突出自主探究式學習
研學后教理念下的智慧課堂教學,學生始終借助“研學案”以完成任務或者是解決問題為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課堂上,學生主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從而實現互幫互助、共同提升。因此,教師需要突出自主探究式學習。筆者認為,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開展自主探究式教學:其一,提高任務布置或者是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注意任務及問題的內容,對其進行適當處理。例如,在《我的祖國多遼闊》問題設計中,有教師設計了如下問題:“我國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你能從哪些方面感受到我國疆域的遼闊?”此問題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探究學習興趣,但內容上沒有明確的方向,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筆者認為,可將其改善為“我國南北到底相距多遠呢?請同學們先從地圖上找到祖國的最南端與最北端各伸到哪里,在地圖上把位置標出來,并進行小組討論?!边@樣,學生有明確的自主學習方向,也逐漸在學習中掌握從數字的角度描繪疆域遼闊的方法。其二,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過程做嚴格管理,防止學生投機取巧、偏離課堂,杜絕抄作業現象的發生。其三,開展多樣性的自主探究活動培訓小組討論技巧與方法,如辯論會、限時游戲競賽等,具體活動內容與時間根據實際教學來確定。
五、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無論是以怎樣的理念、怎樣的模式開展怎樣的教學,教師都應當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研學后教理念下的智慧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從價值方面來看,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為研學后教需要教師在研究教材與學生、加強課堂管理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而相應的報酬卻沒有增加,難免會出現消極怠工現象。從學科素養方面來看,教師應當設計好“講學稿”與“研學案”,保證其質量,確定不同類型的課有對應的設計與指導方法。從態度方面來看,教師應當堅持科學的教學態度,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想法與個體差異,正確引導學生將想法轉化為理性思維。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研學后教理念下開展小學品德高年級智慧課堂教學,教師應當充分考慮研學后教理念的具體應用,深入研究教材與學生,根據研究結果合理調整教學環節與教學中心,突出自主探究式學習。為了確保研學后教理念下智慧課堂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端正學生的行為,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促進智慧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陳偉達.“研學后教”理念的實質以及操作策略[J].師道·教研.
[2]秦芳.構建思想品德智慧課堂的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Z2):50-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