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后教”帶動高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已經不在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需求,亟待做出變革和調整,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高中美術教學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人們開始不斷的探索構建高中美術高效課堂的策略。“研學后教”理念的提出,有效的滿足了新課改的要求,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文就“研學后教”帶動高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研學后教;高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52-01
引言
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確立學生核心素養理念的重要階段,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教學作為教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其教學比重明顯得到提升,美術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學方法較為落后,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靈活的運用“研學后教”教學,帶給學生全新的教學體驗,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
一、高中美術教育實踐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依舊受到了傳統教學經驗的影響,對于美術教育仍過于注重美術知識和技巧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得當前的高中美術教育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教育效果;其次高中美術教育的模式過于單一陳舊,教學方式也缺少創新和完善,師生之間的距離感較強,課堂教學氛圍并不活躍,極大地影響到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高中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也缺少足夠的興趣和熱情,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了文化課的學習上,美術教育缺少足夠的吸引力,嚴重降低了美術教育的有效性。
二、“研學后教”教學理念的概述
“研學后教”充分的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則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對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研學后教”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課前導學、課堂研學、教師教學和鞏固練習。首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對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提煉,并制作成導學案,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并在課堂之中將自己的成果進行展示和交流,教師針對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然后教師為學生布置練習作業,鞏固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對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把袑W后教”已經成為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模式,推動了高效課堂的構建,實現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三、“研學后教”在高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中的應用
1.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課前導學。
在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轉化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幫助學生樹立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前導學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學習體系構建的基礎,因此,教師可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前導學之中,為學生制作微課課件,讓學生通過觀看來高效地完成課前預習,找出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教師要注意課前導學的趣味性,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導學課件的合理性,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實際水平進行合理的設計。
2.借助游戲活動開展課堂研學。
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模式過于陳舊,教師過于注重美術知識的講解,這樣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師要在課堂研學時創新教學方法,可以加強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將游戲與美術教學結合起來,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自主研究和合作學習來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教學《古代山水畫》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首先為學生播放我國古代優美的山水畫圖像,引導學生進行賞析,為學生構建輕松的學習氛圍,然后讓學生利用文房四寶仿照古代大師的作品進行繪畫,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融入到作品之中,這樣不僅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更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通過分工合作來共同來完成一幅山水畫,教師則積極的參與到學生中間去,及時的指導學生,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感受美術帶來的快樂,并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
3.豐富課堂實踐操作強化教師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以學定教”的模式,有針對性的開展精講,從而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美術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此,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豐富的實踐操作,不斷的挖掘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宮殿建筑》一課時,教師可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我國紫禁城的建造時間、占地面積、建筑布局以及建筑結構等等,并在課堂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視頻,主觀的了解我國古代的宮殿的建筑風格。在學生對古代宮殿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之后,可為學生準備豐富的教具(如拼插積木),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設計自己心中的宮殿應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在小組內經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獲得靈感。學生設計草圖完成后,教師要及時的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并鼓勵學生運用教具將自己的設計作品拼搭出來,看哪個小組完成的快、完成的好。這樣的實踐操作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營造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
4.開展綜合性評價鞏固練習。
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者,其評價對學生的性格塑造以及自信心的建立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為此,在高中美術教育活動中,學校應當建立起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監督和管理,教師對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同時采用相應的鼓勵評價用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例如:在教學完《園林與民居》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思考問題:中國道家思想具有很大的影響,你能舉例說一說它對我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影響嗎?以及對現代環保意識的影響嗎?學生可能會說出各種各樣的觀點和想法,教師要對回答精彩的學生給予贊美,對回答不太理想的學生也不要進行否定,而是要肯定其想法,鼓勵其多角度、深入的進行思考,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研學后教”教學理念的不斷普及,有效的促進了高中美術教學的創新,使學生真正的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了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效的構建了高效的高中美術課堂。因此,我們教師要對“研學后教”進行積極地探索,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宇.論高中美術設計課程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9(06):150-151.
[2]孫德強.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情感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221+224.
[3]陳文娟.依托“研學后教”課堂,放飛學生創新能力[J].快樂閱讀,2016(04):60-61.
[4]曹啟海.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創新實踐[J].創新人才教育,2019(01):80-82.
[5]李麗.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美術鑒賞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4):136-1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