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后教識字易課堂訓練避回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識字教學的成敗關系到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成敗。教師如何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如何利用確實有效的措施扎扎實實地實施識字教學?如何培養孩子自主識字的習慣?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我們低年段語文教師必須解決的迫切難題。自從本區提出了“研學后教”的新教學改革精神后,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利用好這樣的教學理念,為我們識字教學服務,于是我嘗試著將“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識字教學。
識字是小學語文低年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的識字教學能為學生在以后的閱讀與習作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新課標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因此,識字教學的成敗關系到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成敗。教師如何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如何利用確實有效的措施扎扎實實地實施識字教學?如何培養孩子自主識字的習慣?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我們低年段語文教師必須解決的迫切難題。自從本區提出了“研學后教”的新教學改革精神后,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利用好這樣的教學理念,為我們識字教學服務,于是我嘗試著將“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識字教學。
一、還目標于生, 嘗試自主學習。
研學后教,最為主要的是老師備課環節,備課最主要的是備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我們要求教師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應該是:“如何引導學生自學最有效”。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對教學得失情況進行分析,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學生已經具備了哪些知識,哪些還比較模糊,都要了如指掌。另外,學生自學時可能會遇到哪些疑難問題,怎樣設計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備課的重要細節內容。在充分地備學生后,為學生指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成功的先決條件。如在設計《雷雨》第一課時學案時,我指定了以下的學習目標:①學習利用課文中的“小蝸?!弊詫W生字,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②大致了解課文的內容,初步了解文章各自然段寫了什么,文章是怎樣寫雷雨的。③初步感受文章的的新詞和佳句。有了學習目標,孩子們就更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這樣比老師慢慢地帶,效果要高的多。
二、還過程于生, 培養識字習慣。
還實在低年段中,實施“研學后教”的核心就是方法的教授。讓孩子們習得一些學習的方法是相當必要的。這里最為主要的是讓孩子學習一些自學生字的學習方法及讓學生組成一些合作學習的小組,按照規定的學習流程,運用自己所習得的識字方法。讓會學習的孩子帶動能力薄弱的孩子,從而獲得學習的成功。二年級識字課的學法指導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ㄒ唬┮龑Ш⒆恿暤谜n前預習方法。
我就要求學生利用自己語文書上的拼音朋友將小樹葉中的生字讀三遍,要求要準字音。再在課文中找出樹葉中的生字,并給生字標上拼音,劃出生字新詞。最后將課文讀一次給家長聽。這樣讓孩子初步了解生字的讀音。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生字。有興趣的同學還通過查字典,給生字多組幾個詞,還可以想想會給哪些生字編字謎,帶到課堂來考考你所在的學習小組的同學。這樣逐步培養學生預習的好習慣,預習這個環節在實施的前期可以放在課堂利用5分鐘來做。但是等孩子形成這樣的學習方法后,就要放在課前完成,這樣就可以騰出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將自己的自學成果與自己同學交流,學習。這樣對學生習得更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更為有利。課前預習一定要抓落實,特別是對于一些學習不自覺的學生和學習成績中下的學生,要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和配合,了解孩子在家的預習情況。
(二)提供孩子課堂自主學習時間。
讓孩子先自學,無論孩子有沒有預習,都需要孩子自己學習。要認識生字關鍵是讓生字與孩子多見面。就像我們認識朋友,見一次面可能記不住朋友的名字和模樣,但多見幾次面自然而然就記住了。
(三)組織孩子互學、幫學小組學習形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關鍵還在于打破傳統的“獨立作戰”模式,學生互教不但讓每個學生“活起來”, 重要的是學生在互教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種喜悅必將促使學生更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不同的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不同,其學習速度、學習進程也大不相同。這一環節不僅可以幫助中下生識記難記的生字,是“補差”,同時,尖子學生通過幫助中下生識記生字,更好地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增強學習能力,養成合作精神,其實這也是“培優”的有效措施。所以在讓學生形成固定的學習小組,在小組的設計上必須優、中、差的同學都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做法如下;首先讓小組長組織還組里的成員識記生字,要求每個同學都要說,一個同學說的時候,其他同學必須認真聽。其次,小組長帶領組員讀生字。再次,讓孩子出示自己所制作的小字卡或自己編的字謎,考考組里的同學。最后,組長的帶領下給生字組詞找朋友。通過互教互學,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互相幫助,互相指正,充分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這樣比起老師在上面聲嘶力竭地說更為有效。
(四)教師適當引導,為孩子跨過難字關。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我們必須遵循的科學教學原則,這個時候,教師要在必要的時候作出相關的引導,或肯定或否定或引導或啟發,如在學生自學的在互教階段,老師可以隨時到各個小組了解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的指導。對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牢記心中,并在心中作一下適當的梳理。從而確定在全班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所要教授的重難點。通過課前預習、課間自學、小組的學習交流后,學生在腦海里。已經對所學的生字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教師所要做的是檢查先學的情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漢字的記憶。我們可以用的措施如下:⑴字音的檢杳,指名讀,盡量讓中下生讀,及時糾正讀音,再全班齊讀,以達到全班鞏固。⑵是字形的檢查,看看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是否能準確地讀出本節課的生字,方式很多,可以讀生字新詞。其間,要注意識字方法的滲透(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謎語、編順口溜、編小故事等)、也可以讀帶生字詞的句子。
另外低年級的孩子喜歡比賽,游戲,可以在識字以游戲為載體。這樣會讓原本枯燥的識字變為學生喜歡的活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可以組織一些小游戲如“聽音指字”、“找朋友,變新字”、“叫字排隊”、“采生字蘑菇”等等。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情境,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體現情境中學、游戲中學、玩樂中學的課改精神。在充分讓孩子認識字型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孩子“給字建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孤立的識字方法,將生字融入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此環節重在堅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策略,激勵學生多組詞、多造句,給字建高樓??上仍谛〗M內進行討論,互幫互助,后由小組集體展示“高樓”。生字由具體的語境中來,還要回到具體的語境中去。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加深對生字的熟悉程度。
三、還實踐于生, 體驗成功喜悅。
孩子的語文能力并不是孤立的。我們不能將識字教學支離開語文的運用而獨立存在,所謂“識”是為了“用”,而“用”是為了加深“識”。 教師不但要在教學時將所學內容放入一定語言環境中去,把字、詞、句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而且要及時為學生創設練習和運用新知識的機會。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如讓學生做漢字加減法;部首連線成新字;選擇正確的生字寫在句子中;用字組詞、用詞造句、讓學生讀短文、選字填空等等。學用結合是預防識字回生的良方,這些訓練可提供學生和字詞反復見面的機會,在發展全面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發展識字能力。在識字的同時,達到聽、說、讀、寫、思整體推進,螺旋上升。
總之,建立新型的識字教學模式,才能形成一個自主識字的課堂,能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對話是建立在“傾聽”的基礎之上的,能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積極表達的能力。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課堂教學給予了鍛煉學生表達的機會,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參考文獻:
[1]周家鈴. 小學低年級學生輕松識字教育談[J].新課標(教師)2008,(02)
[2]彭雪梅. 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 科技創新導報,2008,(04)
[3]馮艷. 快樂識字教學實踐初探[J]. 中國體衛藝教育論壇,2008,(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672.htm